第23章 院子里要囤粮?

换源:

  在路过中院的时候,

秦淮茹正在这洗衣服,

别人家家户户都忙着做晚饭,

这女人在洗衣服,

不用说,

肯定是等着傻柱饭盒了。

贾东旭真是够好意思的,

一边嫌弃傻柱,

还一边拿傻柱的饭盒。

这又是傻柱自己愿意的,

明知道别人不待见他,

还这么舍得,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许大茂没多管,

回去了后院。

家里面,

娄晓娥已经把馒头给蒸着了,

昨天回家后,

她母亲跟她说了,

既然嫁了人就不能像是在家里一样了,

家里家务活应该两口子分担。

还教了她怎么揉面蒸馒头,

奈何炒菜这些她还不会做,

平时就是会自己煮个面和鸡蛋的大小姐,

能做到这个地步,

已经是不错了。

“今天是什么日子,

你还买了肉?”娄晓娥问道。

别看以前的许大茂收入不少,

可不怎么舍得买肉,

想吃肉,

那都要下乡从老乡那里要。

除非是逢年过节,

不然是真的不能指望他来买肉吃。

“帮你爸把事情办妥了,

咱们赚了那么一大笔钱,

还不能庆祝庆祝吗?馒头你蒸着了吧,

等着吧,

我今天做个红烧肉。”许大茂笑道。

“对了,

你这卷轴里面是什么?”娄晓娥看到许大茂手里还拿着个卷轴,

看着好像是画。

许大茂笑着道:“来,

你自己打开看看吧。”

娄晓娥接过来,

打开一看后,

脸色立刻就变了。

“这幅画,

你从那里来的?”

“就是你爸给我的那四合院的房子,

怎么,

岳父也是有年少轻狂的时候。”许大茂笑道,

边说边忙着系上围裙做饭。

“这都是过去很久的事情了,

这幅画,

你回头还是放回去吧,

千万不要在我妈面前提这些。”娄晓娥无奈叹了口气道。

“我给你拿回来,

就是想听听岳父年轻的时候有什么风流趣事。”许大茂笑道。

“没有,

这都是很久之前的了,

你千万别八卦。”娄晓娥说道,

说着,

就把这画给收好了。

许大茂觉得这里面肯定有自己不知道的事情,

不过看娄晓娥这副讳莫如深的样子,

就没有多问。

既然都过去的事情,

还能让娄晓娥这么讳莫如深,

背后肯定不简单。

………

一个多小时过去后,

许大茂家里传出红烧肉诱人的香味。

贾家。

“秦淮茹,

你去看看是谁家吃肉,

去给我们家要些回来。”贾张氏闻着肉香味,

肚子里的馋虫被勾起来。

棒梗刚才就已经在闹着了,

贾张氏哄着他,

等贾东旭发工资就给他买肉吃。

奈何距离半个月之前许大茂家里那次吃鸡汤的时候,

贾张氏就这么说,

现在还这么说,

棒梗不肯了。

“对啊,

都是邻里邻居,

吃肉不知道给我们家送点。”贾东旭哼了一声道。

家里就他每个月能有些肉票定量,

都不多,

其实还不够他自己吃,

他每天在厂子里干活那么辛苦,

每个月去鸽子市花高价买棒子面,

已经让贾东旭觉得很吃亏。

要是还让他每个月再买点肉吃,

那一家子以后每个月所有积蓄都得搭着在里面。

平时家里钥匙有个什么事情就半毛钱都拿不出。

“不用去看了,

是许大茂家里吃肉,

我今天就看到了,

这半个月他们家三天两头就吃肉,

除了是他们家,

还能是谁家。”秦淮茹低头道。

“要我说许大茂他们家就还是资本家思想,

资本家作风,

天天吃肉这么馋我们,

肯定是还想要故意剥削我们。”贾张氏听到是许大茂,

气不打一处来道。

别看贾张氏这么骂着许大茂,

可要是让她过上这种日子,

她是做梦都想。

“他许大茂自己就是电影放映,

还敢骑着在我们工人阶级头上不成。”贾东旭不服气道。

“那他这么天天吃肉肯定是故意的。”贾张氏恨恨道。

这半个月她总是在吃晚饭的时候闻到肉香味,

只要问了就肯定是许大茂吃的。

“不过年不过节老这么吃肉,

他就不怕吃噎着吗?”贾东旭嫉妒道。

“吃再多又怎么样,

这两口子肯定都是有问题,

生不出孩子。”贾张氏刻薄道。

“妈,

东旭,

我听胡同里的人今天好像都有人去多买些棒子面。”

“他们是今年夏天粮食歉收,

咱们要不然,

也去乡下买些粮食,

叫上一大爷和傻柱,

或者去鸽子市买些。”秦淮茹把今天在院子看到情况说出来。

“那都是糊弄人的,

你这个乡下来的女人懂什么,

我们家是城里人,

怎么都会有一口吃的,

用不着这样。”贾东旭哼了一声道。

“就是,

有定量,

反正每个月粮站起码得给咱们这么多粮食,

再说了,

要是现在都去乡下买,

那粮食价格得多贵,

只有没有远见的人,

才会这么怕。”

“我们可不怕这个,

以前我们吃树根,

照样还不是过来了,

亏你还是农村出来,

秋粮秋收才是最重要,

知道不知道?”贾张氏振振有词道。

如果是别人说这些话,

他们娘俩可能还会相信。

谁让他们娘俩都是打心眼里看不起秦淮茹的人。

有远见的比如娄半城那种人,

提前不知道多久就开始屯粮了。

其他但凡想着要留一手的人,

现在也开始屯粮了。

只有贾东旭和贾张氏这种坐井观天的人,

才会如此之不知所谓。

………

晚上。

阎埠贵也找到易中海,

刘海中。

“老易,

老刘,

报纸上之前不都说今年夏粮歉收吗,

你们看,

我们要不要找院子里的人一起去下乡收粮食,

各家各户多少在背后囤些。”

“我这两天看隔壁院都开始全院一起去下乡收粮食,

我们院是不是也要考虑考虑?”阎埠贵试探着问道。

刘海中还是一如既往的打着官腔,

说道:“我们这院子里的人多数都是有城里户口,

再怎么样还能不给我们发定向粮吗,

我们粮食都是定着在这里。”

“那几个偷偷下乡囤粮的院子,

我看他们就是傻,

今天夏天本来就比往常热,

夏粮歉收很正常,

秋收才是主要的,

要囤你们囤,

我就不参与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