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柱师兄弟三人都通过了考核,他和二师兄都拿到了四级厨师证,三师兄则拿到了五级。
拿到等级证书的那一刻,三师兄一直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他对自己的厨艺很清楚,能拿到五级就已经很不错了。
“柱子,你这次有点可惜了,以你的水平,运气好点说不定都能再升一级呢。”
二师兄对何雨柱的考核结果有些惋惜,他觉得自己这个小师弟要是再努力一下,应该能考到三级。
“师兄,我还年轻,能拿到四级就可以了,大不了以后再接着考呗。”
何雨柱对这个结果也能接受,反正他在轧钢厂上班,就算等级考得再高,工资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随后,师兄弟三人一起去了丰泽园,打算把考核结果告诉师父。
等田丰知道考核结果后,也鼓励他们三人以后继续努力。
之后,他单独把何雨柱留了下来,跟他说起了今天考核的事情。
听完师父的话,何雨柱才知道,原来今天考核的时候,师父还特意打了招呼。
这让他觉得有些哭笑不得,别人的师父都是想着给徒弟争取更好的结果,只有他的师父想着压一压他。
不过他也理解师父的良苦用心,师父是怕他年纪轻轻就拿到三级证书,以后在厨艺上就不再努力钻研了。
何雨柱内心十分清楚,田丰是真心实意地将他视作亲生儿子般疼惜,正因如此,才会如此为他的前途着想。
田丰比任何人都更期盼何雨柱能在厨艺等级考核中取得更高的成就。
这不仅仅是为徒弟的未来铺设道路,同时也是一件让自己脸上有光的事情。
然而,他转念又思考,何雨柱年纪还轻,他生怕年轻人过早成名会滋生骄傲自满的情绪。
为了让何雨柱在厨艺精进的道路上能够持续地沉淀积累,田丰才决定暂时压制一下他的晋升节奏。
何雨柱顺利通过考核成为四级厨师的消息,并没有在周围引起太大的反响。
在工厂里,仅有负责批假的食堂梁主任知晓此事;而在大院里,也只有易中海清楚他参加了等级考核。
可是,易中海对厨师这一行并不在行,当他听闻何雨柱获得了四级厨师的名分,只是觉得还算不错,随口称赞了几句后,就把这件事抛到了脑后。
那个时候,众人只听说从明年起将推行厨师分级制度,对于具体的分级标准,大家仅有模糊的认知,各级对应的薪资待遇更是一无所知。
不过,大家心里都有一本明白账:无论制度如何变化,潜心提升自身的烹饪技艺,总归是不会错的。
自从何雨柱拿到等级认证后,找上门请他操办家宴的人突然增多。
其中很大一部分主顾,是经由他的师父、师兄以及关师傅介绍而来的。
这些需要家宴服务的人,大多把宴请安排在周末,而何雨柱的师父和师兄们在周末往往没有空闲时间,于是就把这些差事都推给了他。
先前之所以很少有人请何雨柱做菜,多半是因为他年纪轻轻。
在多数人的观念里,厨师这门手艺完全依靠岁月的积淀,要是没有三十岁以上的年纪,很难练就扎实的功底。
如今,何雨柱有了明确的等级资质,旁人一听,就对他的手艺心中有了数,也就不再纠结于他的年龄问题了。
要知道,能够达到五级厨师,就足以在饭馆里掌勺;三级厨师便堪称店里的台柱大厨了。
至于更高阶的二级厨师,一家餐馆要是能有一两位坐镇,那简直就是祖上积德,妥妥的“镇店之宝”。
像丰泽园这种老字号,川菜厨子里也只有田丰一位二级大厨,鲁菜师傅中倒是有两位,其中就包括指点过何雨柱的关师傅。
田丰和关师傅这类二级厨师,每逢国宴人手紧缺的时候,还会被抽调过去支援。
凭借他们的资历和地位,通常不会亲自上门操办家宴,如果有人来请,多半会把活儿交给徒弟。
而何雨柱正好周末休息,这才成为了承接周末宴请的最佳人选。
这样一来,他既能够多挣一些外快,又能借此机会磨练厨艺,真可谓是一举两得。
由此不难看出,田丰对这个小徒弟的栽培,当真是费尽了心思。
何雨柱也隐约领会到了师父的良苦用心,于是便欣然接受了这些安排。
于是,最近每个周末,他都会外出操办宴席。
每次宴席结束后,主家除了支付约定的费用、打包剩余的菜肴之外,有时候还会额外赠送一些点心小吃作为谢礼。
毕竟何雨柱的厨艺确实精湛,宾客吃得满意,主人家也觉得脸上有光彩,多准备一些东西聊表谢意,也是合乎情理的事情。
时间一长,大伙儿对何雨柱的称呼也发生了变化,从最初的“小何师傅”,渐渐变成了“何师傅”“何大厨”。
何雨柱每次做家宴带回来的糕点,大半都进了妹妹雨水的肚子。
小姑娘吃得十分开心,直夸哥哥比亲爹还要厉害。
在雨水的记忆里,以前父亲何大清出去做菜的时候,偶尔也会带一些糕点回家,还总是爱吹嘘这是自己手艺好,主家特意给的谢礼。
只是在何大清离家前的一年多时间里,她就再也没有尝过父亲带回来的糕点了,也不知道是父亲手艺退步了,还是其他什么缘故。
因此,在雨水看来,只有手艺出众的人,才会收到主家的谢礼。
每当听到雨水因为这些糕点夸赞自己厨艺好的时候,何雨柱总是嘴角微微抽搐,哭笑不得。
在他的印象里,何大清的厨艺绝不是平庸之辈,至于后来为什么再也见不到谢礼,他心里清楚得很——自家的“小棉袄”没了口福,那些糕点多半是进了何大清心尖上的白寡妇肚里。
毕竟在何大清眼里,亲生女儿哪里比得上外面的“心上人”重要。
雨水一个人自然吃不完这么多糕点,何雨柱每次带回来,总会分一些给聋老太太和易中海家。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