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夏日落幕,京都的第一场小雪轻舞而至,街道上自行车穿梭,电影院的海报换上了经典老片。
林云和于海棠带着她父亲,走进了医务室,治疗那困扰老人的哮喘。
王医生笑容满面地迎接他们,林云带来的野蘑菇,是他表达感谢的小小心意。
“王医生,何雨柱和您介绍的刘丽,那俩人现在好得蜜里调油啊!”林云乐呵呵地提起。
“可不是嘛,瞧刘丽最近,上班都是蹦蹦跳跳的。”王医生边说边谦虚地为于海棠的父亲测血压。
于海棠站在一旁,想插话却总找不到机会,只能在心里暗暗感叹,这冬天虽冷,却因为这些温馨的小事,让人心里暖洋洋的。
海棠与林云年初领证,却因海棠父亲病情延误婚期。
林云始终如一,对海棠父亲关怀备至,陪诊、送药、照顾,事事亲力亲为。
海棠心怀愧疚,决定年后与林云完婚,不再辜负。
林云则边工作边积累财富,夏天卖西瓜、绿豆,平日卖猪肉,经济稳如老狗。
“海棠啊,咱爸的病,林云比我还上心。”海棠心里总念叨着。
两人早早领了证,可眼看着年底将至,婚事却还未有着落。
林云呢,对海棠的爸妈就像自己亲爸妈一样,有病有痛,随叫随到。
每次陪海棠爸看病,林云总忙前忙后,比亲生儿子还贴心。
“这女婿,哪家不眼红?”街坊邻居都夸赞不已。
看完病,海棠跟着林云走出医院,开门见山。
“林云,过了年,咱们就把婚事办了吧。不能再让你等了,我已经对不起你一年了。”
林云笑着点头:“行,听你的。”
目送林云骑车远去,海棠回家继续照顾父亲。
林云则回到工作岗位,夏天卖西瓜绿豆,大赚一笔。
加上卖猪肉的细水长流,林云的钱包始终鼓鼓的,不过他从不越过自己定的那条红线。
古玩字画、美酒首饰,林云的收藏丰富得让人眼花缭乱。
海棠呢,一边照顾父亲,一边担忧着婚事,半年下来,人显瘦,但眼神更明亮,身材更加苗条动人。
春季初临,林云与于海棠领证后,婚期却拖延了大半年。
林云毫无怨言,时常探望于海棠的父亲,对其病情关怀备至。
邻里们对林云赞不绝口,而起初骄傲的于海棠,随着时间的流逝,心情由骄傲转为忧虑,再到愧疚。
家人劝她应多关心林云的奶奶,以实际行动报答林云的善良与厚道,体现对长辈的尊敬与照顾。
那时年初,两人刚领证,于海棠还没把婚事放在心上。
在她看来,自己和林云领证了,就是他的女人,婚礼不过是迟早的事。
然而,婚期一拖再拖,林云却从未有过半句怨言。
他隔三差五就来于海棠家里,看望她父亲。
每当老爷子哮喘病发作,咳嗽得上气不接下气,林云总是随叫随到,从无延误。
于海棠家的街坊邻里,无人不夸赞林云。
海棠结婚后,因母亲提醒,猛然警觉:优秀如丈夫林云,周围定然桃花不断。
于是,她更加珍视这段感情,时常跑四合院照顾林云的奶奶。
尽管厨艺不佳,一次炒菜失误让她焦虑不已,但奶奶用自己的经历安慰她,肯定了她的媳妇身份,让海棠安心不少。
“海棠啊,我听说轧钢厂的人都在说,别看你和小林领了证,就不愁没女人盯着他。你得把握住小林,别把这么好的男人弄丢了。”
母亲的话,像警钟敲响在海棠心头。
于是,海棠有空就往四合院跑,洗衣做饭,晒被褥,忙得不亦乐乎。
但说到厨艺,海棠真不是那块料。
第一次给奶奶炒菜,就糊了,她急得眼泪直打转。
“傻孩子,炒糊了有什么大不了的?我年轻时也这样,还把铁锅里的玉米粥熬干了呢!”奶奶笑着安慰海棠。
奶奶连连摇头:“你是我孙子千挑万选的媳妇,我相信他的眼光。”
海棠听了,心头的大石终于落地。
她洗净锅具,索性带着奶奶去外面饭店大吃一顿。
于海棠为博得老太太的欢心,那是使出浑身解数,贴心照料,却不知自己的那份小心思早已被老太太看穿。
年终时,老太太透露出一个秘密。
孙子林云种下的海棠树,寓意着对她的深情与未来的承诺。
得知真相的于海棠,心花怒放,翘首以待海棠花开的那一日,自己能成为林云的新娘。
这边于海棠满心欢喜,那边林云却在单位接到一个重要广播任务,让他心生疑窦。
他可是变着法子讨好老太太,又是揉肩,又是捶腿,还洗脚,老太太作为过来人,怎能看不出于海棠对林云的卑微爱意?
老太太只是笑而不语,心想: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于海棠在院子里给老太太晒被子,陪着老太太遛弯。
老太太大笑:“傻丫头,这就是海棠树,我孙子专门为你种的,他还说,明年海棠花开,一定要娶你过门。”
于海棠听了,心里乐开了花,原来林云心里一直有她,还亲手为她种下这株海棠树!
从此,她开始期盼着海棠花开的那一天,她能成为林云最美的新娘。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