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十吨粮食,损耗才十斤

换源:

  一夜过后,新春来临。

虽然立春已过,但春天似乎来得特别晚。

所有人都以为今年小麦会减产,没想到全国小麦竟然迎来了大丰收。

公社粮仓满满当当,然而剩余粮食多得成了小山,一场阴雨就能让它们发芽腐败,愁坏了社长们。

许大茂向林云求援,起初林云还将信将疑,直到秦京茹证实了这一难题。

林云脑筋一转,找到轧钢厂的李副厂长,提议利用闲置仓库解决红星公社粮食存储的大麻烦。

“哈哈,林云同志,觉悟不低啊,都开始为农民兄弟的粮食问题操心了。”李副厂长笑道。

“放心,工人农民是一家,农民兄弟的事就是我们轧钢厂的事!”

他挥笔批准,市场价收购小麦,支持农民兄弟。

林云领命,怀揣着轧钢厂的支持,准备大干一场。

十吨小麦,按照市场每斤九分钱的价,他要让红星公社的粮食不再堆积如山,而是变成农民口袋里的实惠。

李副厂长一反常态,竟破天荒地让林云代为处理粮食采购事宜。

林云心中虽疑云密布,但还是硬着头皮接过了那笔款项。

消息传到红星公社,社长喜出望外,连夜张罗,精选上等粮食,马不停蹄地送往轧钢厂。

晨光熹微,林云意外发现红星公社的队伍已然抵达。

社长感激不已,连连向林云道谢,而林云却谦虚地表示,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李副厂长,强调着工农一家的理念。

随后,双方在欢声笑语中过称,准备结清款项。

“林云啊,我这操作是不是有点越俎代庖了?”

林云拿着李副厂长写的条子,一脸犹豫地走进财务室,提起了一千八百块钱。

“放心,供应处那边我会打招呼的,你只管照旧办事,没人敢嚼舌根。”李副厂长办事果断,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红星公社社长一听到许大茂的通知,高兴得合不拢嘴,连夜的忙碌,终于将最好的粮食送往轧钢厂。

天还没亮,红星公社的队伍就已经在仓库前排起了长龙。

林云一大早,饭都没来得及吃,急匆匆骑车赶到厂里,没想到人家红星公社的队伍早已恭候多时。

社长是个红脸膛的中年汉子,朴实憨厚。

“林云同志,真是太感谢你了!多亏你在厂长面前美言几句,我们的粮食才能卖出,否则,这些粮食怕是要糟蹋了。”社长紧紧握住林云的手,谢声不断。

“社长大哥,别谢我,要谢就谢我们李副厂长吧。”

“他说了,工人农民是一家,我们轧钢厂的工人怎能坐视农民兄弟受苦?”

林云笑着,与社长一同准备过称结账,社长的脸上乐开了花。

林云一声令下,二十几位社员动作利索,粮食过称,任务分配得井井有条。

阎解成握着笔,记账的本领让人放心。

傻柱和刘光天,一个眼神犀利,一个动作麻利,检查粮食质量毫不马虎。

今年红星公社大丰收,粮食质量优良,让人笑得合不拢嘴。

“来,过称了!”林云一挥手,社员们有序排队。

阎解成笔下生风,粮食重量记得清清楚楚。

傻柱和刘光天在粮仓里忙得不亦乐乎,发现有丝毫问题的粮食,立马剔除。

林云统筹全局,指挥若定:“大茂,维持秩序,让大家排好队。”

粮食一袋袋卸下,过磅,入库,一切井然有序。

傻柱的细致检查,让林云十分信赖。

不到一小时,十吨粮食卸完,净重达标,大家长舒一口气。

“云哥,我和刘光天都检查过了,这批粮食质量没问题!”

傻柱一脸得意地从库房出来,对林云耳语几句,偷偷竖起大拇指。

林云微微一笑:“质量过关就好。”

在林云心中,傻柱的质量关最让人放心。

这汉子外表憨厚,内心却是个追求完美厨艺的汉子。

领导们挑剔的口味都能满足,何况是粮食的质量?

终于,十吨粮食全部卸完,去掉皮重,净重十吨,竟然还多出十斤。

“谢天谢地,终于没少!”林云心中暗自庆幸,脸上笑开了花。”

红星公社的粮食过磅后,社长摆出一副苦口婆心的模样,向林云解释起运输途中的损耗问题。

林云听后,瞪大眼睛,但还是点了点头,表示理解,同意按实际重量付款。

“这粮食嘛,自然损耗在所难免,”

社长絮絮叨叨,一脸认真,“我早有准备,特意多装了二十斤呢!”

林云挑眉,嘴角勾起一抹戏谑:“社长大哥,这怎么还多了二十斤?”

“嘿,林同志,你这就不懂了吧!”

社长故作神秘地压低声音,“这温度湿度一变化,粮食重量自然也就跟着跳舞了。”

“咱们这十吨粮食,损耗才十斤,已经很给力了!”

林云轻轻点头,似乎对这番说辞早有预料。

“那这多余的十斤,你们还是拉回去吧,咱们红星轧钢厂,不能占你们便宜。”

“别别别,林同志,你这不是打我们脸嘛!”

社长急了,连忙摆手,“再说了,这粮食存放时间一长,秤砣都得往下掉。

半年掉二十斤,一年掉四五十斤,这可是常识!”

林云微微一笑,递过一张收据:“粮食没问题,一共两万斤,每斤九分钱,社长大哥,签字吧。”

“这收据还得麻烦你签个字,我要回去交差呢。”

林云递过笔,社长接过,一目十行地扫了一眼,签字确认。

整个过程,林云轻松自如,社长得意洋洋,一场关于粮食的较量,就在这轻松诙谐的氛围中落幕。

在繁华的都市一隅,红星公社的那位豪爽的社长李大牛,与许大茂交易确认无误后。

林云笑眯眯地掏出一个沉甸甸的提包,鼓捣出一叠叠红票子,兴致勃勃地提议:“社长,这点小钱,我帮你存银行得了!”

李大牛却摆手拒绝,神情坚定:“这可是大伙儿的血汗钱,等粮食一卖,还得给大家分一分,改善生活呢。”

胡眼镜,那个公社的会计,一丝不苟地清点了钱数,分毫不差。

两人把钱塞回提包,对林云感激不尽。

“胡眼镜,上礼物!”李大牛一声吩咐,胡眼镜乐颠颠地抱出野兔、老母鸡、新鲜蔬菜等农村特产。

林云起初还想推辞,可社长那股子热情似火,让他实在不好拒绝,最后只得点头:“好吧,就这一次!”

随即招呼同伴,“柱子、大茂,来,咱们一起把社长的心意收下。”

就这样,在一片欢声笑语中,林云和他的伙伴们收下了这份沉甸甸的农村特产。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