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灯灭

换源:

  “其实一大妈身体本来就不怎么好。病了好些天了,一直拖着没去医院。今天起不来床了,我们才将她送去医院。易忠海不是个东西,压根就不关心她。”向母说道。

向阳重生之前看过电视剧,剧中,一大妈的离世是一笔带过。什么时候死的,得的什么病,一笔带过。出现一大妈和易忠海的剧情的时候,两口子也是平平淡淡的,两个人像陌生人一样。没有太多的交流。

“按说,一大爷工资不低,怎么就不舍得送一大妈去看病呢?”向阳不解地问道。

“他的钱是拿来养老的。易忠海原本想让傻柱给他当儿子的。可是傻柱父亲何大清虽然是抛儿弃女跟了寡妇,但人家毕竟是没死。怎么可能认易忠海做父亲呢?现在更不可能了。现在易忠海又把主意打到了棒梗身上。但贾张氏没死,这事也不可能。而且棒梗现在去了机关开车,神气得很,会给易忠海当儿子?痴心妄想。”向承山说道。

“一大妈生病的事情,傻柱知道吗?”向阳问道。

“柱子也去医院了。柱子对一大妈还是很好的,虽然跟易忠海闹翻了。一听到一大妈住了院,立即做了一些菜去了医院。但一大妈现在已经吃不下东西了。”向母说道。

“进不了食就麻烦了。”向承山说道。

“是啊。我估计一大妈熬不了几天。”向母说道。

半夜的时候,何雨柱敲响了向阳家的门。

“柱子,发生什么事了?”向承山打开门,发现是何雨柱。

何雨柱满脸泪痕,嘴角不停地抽动:“一大,大妈,走了。刚刚。”

向承山愕然,时间仿佛暂停了一般。

“你回来喊院里的人去帮忙?”向承山问道。

何雨柱点点头。

向承山去将二大爷刘海中和三大爷阎埠贵喊了起来。

很快,整个四合院的人都走出了家门,集合到了院子里。

秦淮茹也站在其中。

刘海中清了清嗓子,大声说道:“刚才傻柱带了消息回来。一大妈在医院里医治无效去世。咱们作为一个院子的邻居,不能够袖手旁观。现在大伙一起去医院。看看能不能帮上什么忙。”

向阳也跟着去了医院。

易忠海面色沉静,谁也看不出来他的真实内心。向阳和院里的年轻人去棺材铺子买了一副棺材,又借了一辆班车,将棺材拖到医院。

向母等几个妇女一起将一大妈的遗体抬进了棺材。这个年代,京都还没有实行火葬政策,一大妈的遗体要先用棺材拖回四合院,然后举行葬礼。

这个年代葬礼还不许大搞大办。安葬之后,会进行追悼会。因为一大妈的去世,向阳和向承山都请假一天在院里帮忙。

葬礼很平淡的完成,然后就在易忠海家门口的院子里举行了追悼会。

追悼会的现场也非常简陋,阎埠贵用白纸了某某某同志追悼会。院里的人追思了一下一大妈生前的事例。到这会,在所有人的嘴里,一大妈都是不可多得的好人,四合院损失惨重,痛失好人。

谁也没有想到,一大妈追悼会的第二天,易忠海就去上班了。甚至连扎钢厂批给易忠海的假还有好些天没休完。

刘海中找到向阳:“我们家老大想要回京都工作。听说你们自行车车间不错。你能不能把我们老大招进你们自行车车间?”

向阳摇摇头:“你们家老大不是有单位吗?想办法调回京都不就行了?”

“哪那么容易,我跟厂里申请,让我家老大来替我的岗,厂里都没同意。”刘海中摇摇头。

“那我也没办法。我们这个自行车生产工厂,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工厂,而是收购站的一个下属车间。我们主业还是进行废品的回收利用。你们家老大可是中专毕业的,单位也不符我们收购站好得多。”向阳说道。

“可是他分配的工厂不在京都啊。现在他们一家子想要搬回京都。我就觉得我自己家房间足够,他们两口子完全跟我们住一起。”刘海中说道。

刘海中两口子偏心大儿子刘光齐,但刘光齐并不领这两口子的情。中专毕业,特地跑去远离家的外地工厂。结婚了之后,也很少带老婆孩子回来。

“这种事关工作调动的事情,你觉得我一个上班不到半年的收购站收购员能说得上话吗?你们家老大,那可是正儿八经的干部编制。愿意跑到我们车间去?”向阳知道这个刘海中是病急乱投医。

刘光齐是很骄傲的,连自己两个弟弟都看不上,更别说其他人。向阳也不喜欢刘家这样薄情寡义的人。

刘海中一辈子以三个儿子为荣,最后却落了一个无人养老的凄凉结局。真的是父母不慈,儿女不孝。

向阳没有想到的是,刘海中大儿子刘光齐工作调动的事情竟然办成了。刘光齐一家人回到京都。

但并没有如刘海中的愿,住进刘海中精心准备的地震棚里。而是住进了单位安排的家属房里。

得知消息之后的刘海中一下子血压上升,住进了医院。

刘海中住院之后,四合院的人通知了刘海中的三个儿子。却没有任何一个回来看望。

千里马自行车车间在京都已经炙手可热。京都电视台都去了收购站进行采访。

向阳跟着刘东来一起上了报纸。

“向阳同志,你为什么想到在收购站生产自行车?”记者问道。

向阳说道:“我之前在收购站发现了两台老古董机床。据说可以追溯到前清。我当时就想着能不能将机器修好用来加工一些需要的零部件,然后利用收购站收到了零部件给自己攒辆自行车。然后就把两台机床修好了。”

“你攒了自行车吗?”记者问道。

“攒了。就是门口那辆。”向阳说道。

“咦,跟你们生产的自行车不一样啊。”记者问道。

“是不一样。那个时候我们只有那两台修好的老古董机床,只能在原有的零部件上进行修复调整。”向阳说道。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