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普通茶叶卖,用不着我说,你也知道亏得慌。你要真急着用钱,我可以帮你找买家,但价格肯定高不了”
王友志知道这是难得的好茶,但现在没有它的市场。他想帮忙也帮不上。
他倒是可以花半个月一个月工资买下来,但像在欺负不懂行的小孩子。
花多了呢,他自己又舍不得,毕竟再好的茶也填不饱肚子。
他也就是个需要养家糊口的炒菜师傅!
有点可惜,但这年代人是铁,饭是钢,吃饱饭最重要。
“你要不急着用钱,就先留着。好好保存,别再撬了,以后肯定能比现在贵几十倍。”
【何止是翻倍,那是翻十万百万倍好吗?】
【福圆昌,是我知道那个福圆昌吗?】
【跳剧情了,没看到实物,不知道】
【傻柱居然有收藏级茶饼?藏好点,四合院盗圣快出生了!】
【看着普普通通,就跟普洱茶没区别啊】
【傻柱有福圆昌老茶饼?真的假的?我到底错过了多少】
【要是真的,何雨柱等着发财就是了,2017年福圆昌号圆茶一饼的拍买价就200万】
多少?200万?一饼?
何雨柱知道以后的两百万跟现在的两百万不是一个量级。
现在用的是第一版人民币,过几年改版后一万等于一块。
一饼200万,除了他已经撬开的那个,还有13个完整茶饼,那就是2600万。
妥妥的天文数字啊!都能开一条街的饭店了!
突然手握巨额财富的何雨柱,感觉好不真实,像在梦里,腿脚发软,跟踩在云端似的,晕乎乎的。
【但傻柱今年16,到2017就是…82岁了,按剧情,他已经……】
【那贾家就发了!不知道秦淮茹的三个儿女会不会为了争茶饼大打出手】
【他们又不知道以后会值钱成这样,我赌这茶饼根本等不到升值那天】
【傻柱就算有再多好东西,最后的结局都是进入贾家,还不如自己喝了】
【前面说到点上了,除非他藏在他房间以外的地方】
【他家对秦淮茹和他孩子来说,就是无人之境!】
什么叫一语惊醒梦中人?这就是。
冻死街头的画面对何雨柱来说实在是冲击太大,他瞬间清醒过来。
值钱是值钱,不过不能立马变现。
妥妥的传家宝啊!茶饼他暂时不准备卖了,但也不能被别人顺了。
门锁是立刻马上就得买的!
何雨柱决定下了班就去商店,门锁、卡扣、插销,全都备齐,不当冤大头从锁门开始。
虽然棒梗还没出生,但防患于未然嘛。
心理阴影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消除的。
“王师傅,既然您都这样说了,那我自然是要好好存着。要不是有您这火眼金睛,我自己要卖不出去,说不定一气之下就拿来卤鸡蛋了。”
“得嘞王师傅,您忙您的去。我回厨房了,估摸着也快到点儿了,改天请你吃茶。”
见王友志眼神停留在纸茶包上。
“您要不嫌弃就留着闻个味儿,改天请你喝…绿茶。”
……
知道自己占了大便宜的何雨柱,一下午干啥都浑身透着股欢喜劲儿。
练忘了带菜回去都没生气,还去买了一整个虎皮肘子。
刚到院儿门。
【啊啊啊,好激动,又是全院大会】
【同激动,每逢全院大会,必有人作妖,不知道今天轮到谁了】
【不是二大爷三大爷就是许大茂家,他们都是无风起浪的主】
【前面怎么能忘了贾张氏,人家可是活到最后的反派啊,论作妖她第一没人称第二,我封她为“妖后”,“妖王”是许大茂的爹。】
【也别忘了傻柱,天选血包,院里每场纷争不吸到他血不罢休】
今天真要开全院大会?
没听到通知啊,难道是一大爷要号召大家伙去把他爹逮回来吧?
不至于吧?真的大可不必。
不过二大爷三大爷确实事儿多,许大茂的爹也确实阴险狡诈,狠毒老辣。
许大茂甚至不及他爹三成,两成,不,一成。
何雨柱过了门墩儿,一个带骨折眼镜的精瘦老头提着皮包,非要抢先他一步踏进院门。
?“傻柱,下班儿了?”
何雨柱正低头思考怎么拒绝一大爷突如其来的好意,今儿没空听阎阜贵吹牛。随便回了声三大爷好就径直穿进了中院。
他住在中院正房,她妹住他房间旁边的东耳房。
两间房都算是他家祖产,解放前买下来的。
说起来,何大清这辈子唯一的良心就是自己跑了,没把寡妇带进家门,把他兄妹俩赶出去。
不然何雨柱说什么也得跟何大清干一架,老不像样。
中院东房和西房被分给轧钢厂老员工
东房住着贾东旭一家,房子是分给在轧钢厂上班的贾东旭的,之前就他跟他老娘贾张氏两个人住。
他住外间,他娘住里间。
今年娶了秦淮茹后,他就跟媳妇儿一起住里间,老娘住外间。
西房住的是一大爷易中海两口子。
一大妈正在水龙头旁边给一大爷洗衣服,毛刷子“刷刷“作响,大力摩擦着蓝色工服。
在轧钢厂车间干活的,工作服就没有干净的时候。
机床设备运行都需要大量润滑油,就算戴了袖套也挡不住,沾上油污是避免不了的,哪个不是乌黑乌黑的?
但其他家,没哪家洗衣服是一大妈这个洗法的。
干净倒是干净,一个月,新衣服都能薄两层。
整个院儿里,除了她家,谁家也经不起这么浪费。
对门贾张氏就最看不惯,次次见了都要在家叨叨:败家娘们,尽糟蹋东西,衣服穿不完也不知道给我们东旭,喊你男人这么多年师傅也没见着得些什么好处。
现在的何雨柱倒是挺看得惯的,要是情况允许,他就花钱雇一大妈帮忙洗衣做饭收拾房间,
院儿里不少家有母老虎的更是羡慕一大爷,媳妇儿贤惠勤快又温柔爱干净。
每天易中海出门就整整洁洁,他们出门就乌七八糟的。
一日三餐,一大妈还按时按点做好端到桌上,恨不得喂嘴里。
自家婆娘简直没法儿比。
话说后院毛巾厂的王大山就一直想找个一大妈这样的媳妇儿,结果挑三拣四,拖到30岁还在打光棍儿。
王大山娘:“她是不能生,怕被休回娘家,才伏低做小,一门心思都放在伺候爷们上。她要能生个一儿半女的,你看她还温不温柔。”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