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捡漏!黄花梨重器现世!老师傅震惊:小哥你真是神眼!

换源:

  老师傅被易中海这股子爽快劲儿逗得眼中闪过一丝笑意。

他活了大半辈子,在家具店当学徒,再到如今成了老师傅,见过形形色色的人。

有那抠抠搜搜,为了一毛两毛磨半天的。

也有那不懂装懂,指着柏木非说是红木的。

像眼前这位易师傅这样,疼侄子疼到骨子里,又肯花钱,还带着个眼神清亮、似乎真懂点门道的半大孩子,倒是不多见。

老师傅捋了捋下巴上稀疏的胡须,目光在陆平安脸上转了转。

“这位小同志,瞧着年纪不大,眼力倒是不错。”

他语气带着几分考量。

“这拔步床确实是好料子,只是年头久了,款式也老,一般人家不太喜欢这种笨重的。你们要是真喜欢,价钱上,我能给你们做主让一些。”

易中海一听,更加高兴。

“那敢情好。平安,你觉得怎么样?”

陆平安心里清楚,这张黄花梨拔步床已经是难得的宝贝,但老师傅刚才那句“不瞒您说”,让他心中微微一动。

【神级阅读系统】虽然没有直接提示后续,但多年阅读网文的经验告诉他,这种时候,往往还有转机。

他面上却是不动声色,只是微微点头。

“这床确实不错。不过,老师傅,您刚才说‘不瞒您说’,莫非店里还有比这更压箱底的好东西?”

老师傅闻言,眼中精光一闪,再次打量了陆平安几眼,这次的神情,多了几分真正的惊讶。

这孩子,不仅眼力好,心思也玲珑。

他沉吟片刻,像是下了什么决心。

“小同志,你这话算是问到点子上了。”

老师傅压低了些声音,带着一丝神秘。

“不瞒你们说,我这后院库房里,确实还有一套老东西。那是我师父的师父那辈儿传下来的,正经的黄花梨,一套罗汉床,配着一张八仙桌,几把太师椅,还有一个大顶箱柜。那料子,比这张拔步床的还要好上几分,油性更足,纹路也更奇。只是啊……”

老师傅顿了顿,叹了口气。

“只是那款式,比这张拔步床还要老,是真正明朝的老样式了。这些年,也不是没人看过,都嫌太占地方,样子又太古板,不实用。所以就一直压在库房里,落灰呢。”

他看向陆平安。

“小同志,你要是真有眼力,又真喜欢这种老物件,我倒是可以带你们去瞧瞧。不过先说好,那套东西,价钱可不便宜。而且,搬出来也费劲。”

易中海一听有更好的,眼睛都亮了。

“老师傅,您尽管带路。只要东西好,平安喜欢,钱不是问题。”

他拍了拍胸脯,自家侄子看上的,必须是最好的。

陆平安心中已是波涛汹涌。

明式黄花梨整套家具。

罗汉床、八仙桌、太师椅、顶箱柜。

这在后世,任何一件拿出来都是天价,更遑论一整套。

系统刚才只是提示拔步床的价值,对这即将出现的“一套”,竟没有任何提示。

这反常,让他心跳微微加速。

要么是价值高到系统一时间难以估量,要么就是……这套东西有其特殊之处。

“有劳老师傅了。”

陆平安语气平静,眼神却透着一股期待。

老师傅点了点头,领着易中海、一大妈还有陆平安,穿过店铺后堂,来到一个略显阴暗的后院。

院角堆着些废弃的木料,旁边一扇不起眼的小木门,门上挂着一把锈迹斑斑的铜锁。

老师傅从腰间摸出一串钥匙,挑拣了半天,才找到一把,颤巍巍地插进锁孔,用力一拧。

“吱呀——”

一声,木门被推开,一股混合着木头陈腐与尘埃的气息扑面而来。

库房里光线昏暗,只有几缕阳光从屋顶的破洞透进来,照出空气中飞舞的微尘。

里面堆满了各种旧家具,横七竖八,大多用油布或破席子盖着。

老师傅熟门熟路地走到最里面,掀开几层厚厚的油布。

“喏,就是这套了。”

随着油布被掀开,一套静静躺在角落里的家具,逐渐露出了真容。

即便蒙着厚厚的灰尘,也难掩其沉稳大气的风骨。

一张宽大的罗汉床,床围三面,雕刻着简洁而有力的螭龙纹。

床前是一张方正的八仙桌,桌面光素,只在束腰处有浅浅的云纹。

配着四把太师椅,同样是黄花梨木,靠背与扶手线条流畅,带着明式家具特有的圆润与挺拔。

旁边还立着一个巨大的顶箱柜,柜门紧闭,但从其体量与隐约可见的铜活,便知其不凡。

【叮!检测到前方系列物品:明代晚期黄花梨螭龙纹罗汉床、黄花梨卷草纹八仙桌、黄花梨素面太师椅(四把)、黄花梨夔龙纹顶箱柜。全套材质为顶级海南黄花梨油梨老料,包浆醇厚,工艺为明代苏作硬木家具巅峰水准。具有无可估量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与收藏价值。当前状态:严重蒙尘,价值被极度低估。建议宿主:不惜一切代价获取。】

一连串的系统提示,如同惊雷般在陆平安心中炸响。

顶级海南黄花梨。

油梨老料。

明代苏作巅峰。

无可估量。

不惜一切代价获取。

陆平安的呼吸有那么一瞬间的凝滞。

他强压下心中的激动,目光细细扫过每一件家具。

那木料的色泽,深沉而华美,即便在昏暗的光线下,也透着一种温润如玉的光泽。

那包浆,厚重得如同凝固了数百年的时光。

那雕工,简洁处见精神,繁复处不显匠气。

他伸出手,轻轻拂去罗汉床床沿的一片灰尘,指尖触及之处,细腻冰凉,却又带着木材特有的温润。

“好东西,真是好东西。”

陆平安由衷地赞叹,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他转向老师傅,眼神明亮。

“老师傅,这套家具,确实比刚才那张拔步床还要好上太多。这木料,是海黄吧?而且是油梨。这工手,是典型的明式苏作风格,简约大气,线条凝练。您看这罗汉床的床腿,外圆内方,直落到底,行话叫‘一木连做’,最是考验功力。还有这八仙桌的束腰,看似简单,实则每一处弧度都恰到好处。”

他一边说,一边指点着家具的细节,那些术语,那些鉴赏的门道,从他一个半大孩子口中说出来,竟是丝毫不显突兀,反而透着一股与年龄不符的专业与老道。

老师傅听得眼睛越睁越大,嘴巴也微微张开,脸上的表情从最初的惊讶,渐渐变成了震惊,最后化为一丝深深的敬佩。

这小子,不是懂一点,是真懂啊。

这些门道,连他这个做了几十年家具的老家伙,也未必能说得这么透彻。

易中海和一大妈虽然听不太懂那些专业术语,但看老师傅的表情,再看看陆平安那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就知道这套家具绝对是宝贝中的宝贝。

易中海更是心花怒放,与有荣焉。

我侄子,就是有本事。

老师傅深吸一口气,对着陆平安竖起了大拇指。

“小同志,老朽我……服了。你这眼力,真是神了。不瞒你说,这套东西在我手里几十年了,你是第一个能把它说得这么明白的人。当初我师父把它交给我的时候就说,这套东西,得遇上真正的有缘人、识货人,才不算辱没了它。”

他看向易中海,语气郑重。

“易师傅,您这位侄子,是高人啊。这套家具,当年我师父给它估过一个价,一直没变过。既然小同志这么喜欢,又是真正的行家,我就按我师父当年的那个老价钱给你们。五百块,一分不少,您看怎么样?”

五百块。

在这个年代,绝对是一笔巨款。

足够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好几年的开销了。

易中海眉头都没皱一下。

他只看向陆平安。

“平安,你觉得呢?”

陆平安心中早已乐开了花。

五百块买下这套国宝级的明代黄花梨家具,简直跟白捡一样。

他面上却故作沉吟,片刻后才点头。

“老师傅快人快语,这个价钱,公道。舅舅,这套家具,我非常喜欢。”

易中海哈哈一笑,从怀里掏出早就准备好的钱袋,那里面是他这些年的积蓄,还有准备给陆平安上学、改善生活用的。

他数出五十张大团结,递给老师傅。

“老师傅,我们买了。另外,刚才那张拔步床,我们也要了。还有,劳烦您再给配两把好点的黄花梨躺椅,要跟这套家具风格差不多的。”

既然要买,就一步到位。

老师傅接过钱,手都有些抖。

今天这单生意,做得太痛快了。

他连连点头。

“没问题,没问题。躺椅我这正好有两把老料新作的,也是黄花梨,包您满意。这拔步床,也算你们两百块。”

易中海再次爽快付钱。

前后一共花了七百多块,几乎是他大半辈子的积蓄。

但他看着陆平安脸上那发自内心的喜悦,觉得这钱花得值,太值了。

老师傅对易中海的豪气,对陆平安的眼力,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他亲自带着店里的伙计,小心翼翼地开始将这些蒙尘的宝贝往外搬运,准备找板车送货。

陆平安心中一块大石落地,脸上露出了轻松的笑容。

有了这套家具,不仅改善了居住条件,更重要的是,这本身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是未来的保障。

他看着忙碌的众人,心中已经开始盘算,等这些家具运回四合院,又会引起怎样的轰动。

那些禽兽们,怕是眼珠子都要羡慕出来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