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袁啊,你们这是怎么搞的?这种事情是能用钱摆平的吗?要是杨年愿意原谅贾东旭,那我就不说了。但你们没拿到杨年的谅解书,就把人给放了,你们公安局这是唱的哪一出啊?是不是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都给忘了?”
“孙主任,您批评得对,是我们公安局没处理好,是我的错。还得麻烦您出面帮忙解决一下。”
“小袁啊,我不是说你。那天我就在院里说了,不能硬逼着杨年给贾东旭写谅解书,得让贾东旭在里面好好反省反省。你们现在这么做,我真的很难办啊。”
“我明白,我明白,这事还得麻烦您。”
“你让我说你什么好。杨年这孩子也挺不容易的,从小被亲生爸妈丢掉,是杨老太太捡回来养大的。上次贾东旭抢了他媳妇,还把杨老太太给气死了,他都没大闹,只是去秦家要回了彩礼。现在又出这种事,你让我怎么面对杨年,怎么帮你去调解?”
“孙主任,您就帮帮我吧。总不能让我们再把贾东旭抓回来吧?这样我在老连长那里也难做人啊!”
“你们就知道欺负老实人,杨年这是招谁惹谁了?”
“孙主任,您就帮帮我吧。我保证,这是最后一次。如果贾东旭再惹事,我一定狠狠收拾他!”
“唉,好吧,但我得说清楚,一会儿见了杨年,他提出什么合理要求,你们都得答应。”
“清楚了,我们一定会尽力满足杨年的要求。”
“我对杨年的情况有所了解,他不会乱来的。别把杨年说得那么差。”
“是是是!”
杨年把自己拾掇了一下,搬了张椅子,泡了壶热茶,拿了本书,就坐在门槛旁边,安安静静地等公安人员来。
他之前让公安人员先走,有两个原因:一是他觉得那赔偿款太少了。贾东旭半年的工资都快两百万了,再加上他被判半年的刑,处罚通知一送到工厂,他的工作肯定就没了。就两百万,怎么可能解决问题!
二是杨年也想试试看,能不能打听到聋老太太的一些底细。
杨年觉得公安局那边今天肯定会把这事给解决了,不然上面一旦知道了,谁都不好过。
所以他早就等在门口了。
易中海在家里看到公安人员来了,就知道他们是来送钱的。
等公安人员走了,易中海心里的石头才落了地。但又听说杨年连这么多钱都不要,显然是跟贾东旭杠上了。他的心又悬了起来。
“糟糕,这个不争气的家伙。这么多钱你还不知足?你怎么就不肯要呢?这个可恶的杨年,你就不能把钱收下吗?不行,不能让杨年继续这么下去了,这事今天必须有个结果。”
那时候,公安局的袁局长拍胸脯保证过要帮忙,说他会找人来摆平这事儿。
现在呢,杨年只肯听孙主任的话。他就盼着局长能去找孙主任来一趟。他呢,也得让老太太出面,局长一来,就让老太太跟着去劝劝杨年。再这么拖下去,还不知道会惹出啥麻烦呢。那个贾东旭,不但帮不上忙还净添乱。不过,话说回来,他也不能这么说东旭,说不定他以后还能成为他的……
袁局长和孙主任到了四合院,直奔杨年的小院。
孙主任敲敲门,大声喊:“杨年,开门,我找你有急事!”
杨年心里犯嘀咕,咋把她给请来了呢?孙主任对以前的杨年和现在的杨年都挺上心,就像对待自家孩子一样。以前杨年在外面打零工时,孙主任就经常关照他,轧钢厂一有招工的机会,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杨年。杨年穿越过来的这几个月,每次去找孙主任,她总是先问寒问暖,还让他管自己叫孙婶。虽然杨年有时候不太赞同她的某些观点,但也不能把人拒之门外啊。本想让他们等会儿,唉,没办法,只能开门。
易中海见局长和孙主任一块儿来了,就扶着老太太走到杨年家的月亮门边。
杨年开了门,孙主任和袁局长进了小院。易中海扶着老太太也想进去,却被杨年给拦住了。“我家不欢迎你们。”说完就要关门。
孙主任清了清嗓子,对易中海说:“你去把贾东旭叫来。”
然后又瞅了瞅杨年,见杨年脸色不对,接着说:“一会儿就让易中海、老太太、贾东旭进来,其他人就别凑热闹了。”
孙主任这么一说,门外的人都安静了。
杨年的脸色还是不好看,但也没再吭声。要不是孙主任后面还有话要说,杨年可能真要发飙了。毕竟,就算人家对自己好,也不能这么随便插手自己的私事啊。
要是谁都能随便进来,家里哪还有安宁的时候?就连易中海和贾东旭来了,杨年也觉得家里的气氛给破坏了。
易中海带着贾东旭到了,贾张氏也想跟进去,又被杨年给拦住了。孙主任不等贾张氏开口,就连忙说:“没关系的人都回去吧,贾张氏也请回。”
杨年关上门,虽然挡住了外面的视线,但挡不住别人的好奇心。孙主任虽然让大家散了,可谁也没动,都围在外面,竖着耳朵听里面的动静。
杨年从屋里搬出两把椅子,一把给孙主任,一把给袁局长,自己则从门后拿了把椅子坐下。
孙主任一看就明白了,杨年是不想让易中海他们进屋,于是决定在院子里调解。
孙主任见老太太还站着,自己却坐着,心里有点过意不去。可杨年只准备了两把椅子,没办法,只能让老太太和自己挤一把了。易中海和贾东旭呢,只能站着。他们可不敢和袁局长同坐,至于杨年,他们更是想都不敢想。
“行了,人都到齐了,咱们开始吧。”
杨年今天被喊到这儿,是为了处理他和贾东旭之间的那点事儿。孙头儿瞅着他,问:“杨年,你心里怎么想的?”
杨年憋着气,一句话不说,他心里盘算着,不能露怯,不然得被欺负死。
孙头儿看杨年闷葫芦似的,知道他心里有火。“杨年啊,咱不是来给你压力的。你和贾东旭这疙瘩解得也太久了,总得有个法子解决。你不吭声,咱咋调解呢?”
杨年硬邦邦地说:“孙头儿,我跟贾东旭没啥纠纷,不用调解。”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