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阜贵跟杨年说,这次院里人凑钱,他代表大家来看望杨年。
还告诉杨年,易中海、贾家、傻柱和聋老太太这几家没凑钱。
杨年心里跟明镜似的,自己和这几家已经不对盘了,他们巴不得自己倒霉,哪会来看自己?倒是刘海中也凑了份子钱,这让杨年挺意外的,不明白他为啥这么做。
阎阜贵心里明白,杨年现在是六级钳工了,刘海中还得四年才能考核。
照杨年这势头,说不定明年就能考上八级钳工。到时候,不管是在厂里还是院里,杨年都能把刘海中压得死死的。
先不说刘海家的事,就说他那三个孩子,要是以后也进了轧钢厂,面对杨年,他们该怎么办?
刘海的担忧,杨年也能理解,都是为孩子的前途操心。
想想看,要是自己家的阎解成能进轧钢厂,还能拜杨年为师,那他不仅能少受欺负,还能沾不少光。
你看贾东旭,当初易中海不过是六级钳工,贾东旭那得意样,现在还历历在目呢。可世事难料,变故总是说来就来。
陈雪茹心里犯嘀咕,杨年这次可是立了大功,咋还有人既不来看望,也不愿意凑份子钱呢?她实在想不通,忍不住问了出来:“这世上咋有这么没良心的人啊?他们跟杨年有仇吗?”
阎阜贵和杨年都没吭声,可许大茂哪懂得看眼色?他对着陈雪茹就滔滔不绝地说开了:“雪茹姐,你可能还不知道,当初杨年的奶奶……”
阎阜贵赶紧给许大茂使眼色,让他别说了,毕竟这事儿不太光彩。可许大茂哪顾得上这些,能跟美女聊天,他高兴着呢。
许大茂这么一说,陈雪茹才知道贾家是贾东旭的家族,也明白了杨年过去的那些不容易。她对易中海这些人的做法十分不满。
正当陈雪茹感慨万分的时候,许大茂突然来了一句:“雪茹姐,你身边还有没有像你这样漂亮的小姐妹?给弟弟介绍介绍呗!”
这话差点把陈雪茹噎住,杨年也无奈地看了许大茂一眼。
许大茂根本不当回事儿,跟自己的幸福比起来,那点小尴尬根本不算啥。
可能跟许大茂聊得太high了,陈雪茹也变得肆无忌惮起来。“小弟弟,你多大了?胡子还没长全呢,就想找女朋友啦?”
这话一出,杨年惊得下巴都快掉地上了,阎阜贵也瞪大眼睛瞅着陈雪茹,心想:“这姑娘是哪冒出来的?咋这么大胆呢?看来杨年这眼光不行啊!咋就看上这样的姑娘了?找对象不能光看外表,得看内心啊!”
陈雪茹也感觉到气氛不对劲了,这里可不是她的绸缎店,许大茂也不是来买布的,更何况还是在杨年面前,她不该开这种玩笑的。她尴尬地站在那儿,脸上红得跟火烧似的。
就在这时,孙主任来了,给陈雪茹解了围。
“小阎和大茂也来了?”孙主任问。
阎阜贵一看孙主任提着饭盒,就知道时间不早了。“孙主任,我是代表我们四合院的大伙儿来看望杨年的。”
许大茂也在旁边连连点头。
孙主任还记得许大茂上次闹着要分家的事儿,但后来听说许父在厂里分到了一间房,才明白那次分家是他们父子俩演的一场戏,主意还是许父出的。
这事儿已经过去了,大家都是老街坊,孙主任也就没再提。不过他对许大茂的印象倒是好了不少。
许大茂可不知道这些,看到孙主任就像老鼠见了猫似的,躲在阎阜贵后面,大气都不敢喘。
阎阜贵跟孙主任和杨年说了几句客套话,说走就走,然后就和许大茂离开了医院。
孙主任看他们走了,就提议和陈雪茹、杨年一起吃晚饭。他觉得他俩挺般配的,所以对陈雪茹就像对家里人一样。
孙主任拿出餐具的时候,陈雪茹心里挺过意不去的,后悔自己没早点想到杨年需要补补。毕竟,杨年受伤了得好好调养,她来的时候都没想到这一点。
吃完饭,孙主任让陈雪茹先走,说自己会照顾好杨年。陈雪茹求之不得,她想回家给杨年做点好吃的,让他快点好起来。
陈雪茹走了之后,杨年感觉轻松多了。在孙主任的搀扶下,他去洗手间解决了个人问题。
孙主任看着杨年的样子,忍不住笑了。其实,杨年的伤不重,两处伤口都在肚子上,而且都没碰到重要器官,连肠子都没事。
他现在这么虚弱,主要是失血太多了。送到医院的时候,医生都惊讶于他的好运,给他仔细处理了伤口。因为是穿透伤,里面外面都得清洗干净。现在只要伤口不发炎,就没啥大问题,多补补血就行了。
陈雪茹回到绸缎店的时候,天上已经飘起了雪花。
她在路上买了常去的那家餐馆的猪肉排骨和冬瓜,打算亲手做顿饭给杨年吃,想用美食来赢得他的心。人们都说嘛,要抓住一个人的心,就得先抓住他的胃,而且自己动手做饭,心意肯定更重。
回到绸缎庄,裁缝师傅看到她手里的食材,一脸疑惑地问:“你这是要干啥呢?还买这些菜回来?不会是打算犒劳我们吧?你不是该去看杨年吗?这到底是咋回事啊?”
陈雪茹愣了一下,说:“师傅,杨年为了帮警察抓坏人,受伤了,现在在医院呢。我想做点好吃的给他补补身子。”
“小杨受伤了?咋回事啊?伤得重不重?”
陈雪茹就把事情经过讲了一遍,最后说:“伤得咋样我没细问,但他脸色白白的,看着状态很不好。”
“哎呀,小姐啊,杨年那是中枪了,失血多才脸色白的。你弄这些吃的哪够补血啊!我去找个老中医,开点补血方子,咱们熬好了给他送去。”说完,裁缝师傅就急匆匆出门了。
陈雪茹心里有点后悔,多亏师傅提醒,自己都没想到这一点。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