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你就说自己是被冤枉的,其他的我来想办法

换源:

  一大妈听他这么说,也犯起愁来:“那以后还能指望东旭给我们养老吗?要不咱们自己领养一个孩子吧。”

易中海立刻拒绝道:“不行,领养的孩子谁知道以后会怎样啊,万一人家亲生父母找来,麻烦事儿可就多了。

东旭好歹是我看着长大的,我对他知根知底,而且我当他师傅也这么多年了。”

一大妈听了,神色变得有些黯然,无奈地叹了口气,不再言语。

这时,秦淮茹收拾好东西走了过来,说道:“一大爷,我等会儿和您一起去看看东旭吧,我这一晚上都不踏实。”

易中海想了想,点头道:“行吧,那咱们现在就出发,去瞧瞧东旭的情况。不过到时候不知道门岗让不让你进去。”说完,他放下手中的饭碗,带着秦淮茹就朝着轧钢厂走去。

李忠辉骑车从轧钢厂返回的途中,恰好碰到了去给贾东旭送东西的易中海和秦淮茹,便主动打了个招呼。

秦淮茹一看到李忠辉,立刻迎上前去,眼中含泪地恳求道:“小辉兄弟啊,你一定要在领导面前多给你贾哥美言几句啊。

他就是一时糊涂,要是因为这事儿丢了工作,我们一家老小可怎么活呀,全家都指着他挣钱养活呢。”

李忠辉也有些无奈地说:“贾家嫂子,这事儿是厂里统一安排的。而且我之前了解过,贾哥柜子里的东西可不少。具体怎么处理我也做不了主,我明天跟我们赵处汇报一下,看看情况再说吧。”

秦淮茹赶忙说道:“那就麻烦小辉兄弟了。要是这关能过去,我一定让你贾哥亲自上门感谢你。”

易中海也在一旁附和道:“对对对,东旭这孩子不懂事,要是有什么做得不对的地方,小辉你可千万别往心里去啊。”

李忠辉摆了摆手说:“都是小事儿,只要贾哥没啥大事儿就行。你们先去给他送东西吧,我忙了一天了,也该回家了,就不陪你们去了。”

易中海和秦淮茹连忙点头,接着就急匆匆地往轧钢厂赶去。

他们来到保卫科二楼的禁闭室,贾东旭看到秦淮茹来了,赶忙走到窗前,焦急地问道:“师傅,淮茹怎么来了?情况怎么样,我能出去了吗?”

易中海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说:“我问过小李了,你们这批人要等厂里明天统一处理,今天是回不去了。

淮茹过来给你送点吃的和厚衣服,你晚上就先凑合一晚吧。”

贾东旭一听,顿时慌了神,连忙上前,哭丧着脸说:“那厂里会怎么处理我啊?师傅,你可一定要救救我啊。

要是工作没了,我们这一家子可怎么办啊。”

易中海看着眼前的徒弟,无奈地说:“我估计工作应该能保住,不过肯定得罚点钱。

而且以后啊,你这名声怕是不太好听了。”

贾东旭听后,顿时愣住了:“是啊,就算工作保住了,以后在厂里和院子里,我都背着个偷盗的名声,走到哪儿都抬不起头来啊。”

想到这儿,他一下子瘫坐在地上。

秦淮茹赶忙劝慰道:“东旭,别太担心,只要工作保住了就好。厂里和院子里有一大爷照应着你呢。等你出来,咱们请大家吃个饭,道个歉,说不定这事儿慢慢就过去了。”

易中海也怕贾东旭太过沮丧,赶忙说道:“没错,只要工作保住,其他的都不是事儿。有我在,你别怕。到时候要是有人问起来,你就说自己是被冤枉的,其他的我来想办法。”

贾东旭听了秦淮茹和易中海的话,心里稍微踏实了一些,接过东西又聊了几句。

这时,保卫人员过来催促他们离开了,易中海便带着秦淮茹先回四合院去了。

第二天一大早,李忠辉来到单位,向赵阳询问昨天审讯的结果。

赵阳汇报道:“科长,昨天一共抓到了十八个人。

其中大部分人偷的都是不值钱的螺丝螺母这类小部件,数量不多,价值也低,加起来总价不超过两块钱。

有五个人偷的零部件数量比较多,价值在五块钱左右,贾东旭就在这五个人当中,这次在他柜子里发现的轴承,价值已经超过五块钱了。

另外,还有一个人经过审讯发现是惯犯,他有多次偷盗厂内物资的情况。初步核算,光这次在他柜子里发现的物资,价值就超过五十块钱。”

李忠辉听到还有偷盗金额这么大的,不禁皱了皱眉头,说道:“嗯,还有惯犯,那他肯定没少偷。你把资料给我,我去找赵处汇报一下,商量商量怎么处理这些人。”

赵阳把收集好的偷盗人员情况资料递给李忠辉,李忠辉接过材料,大致看了一遍,心里有了底,便朝着赵金虎的办公室走去。

很快,李忠辉来到了赵金虎的办公室。

门没关,他到门口一看,发现郭立民也在办公室里和赵金虎交谈。

于是,他敲了敲门,赵金虎一眼看到李忠辉,连忙招手示意他进来:“小辉,快进来,是不是检查的事儿有结果了?”郭立民也示意李忠辉过去坐下。

李忠辉走进办公室,和两位领导打了招呼,没再多寒暄,直接把检查情况向他们汇报起来:“赵处、郭处,昨天的检查结果已经出来了。

昨天检查发现,一共有十八人存在偷拿厂内物资的情况,累计涉案金额超过两百元。

其中,大部分职工偷的都是夹带螺丝螺母之类的小东西,价值比较低。

有五个人偷了轴承等配件,涉案金额超过十元。还有一个人性质比较恶劣,在他柜子里发现了大量厂内物资,金额超过一百元。

而且经过审讯得知,他是个惯犯,之前就多次偷盗轧钢厂的财物,还被我们保卫科警告过。”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