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25匹马力单缸柴油机和手扶拖拉机

换源:

  京都摩修厂,小车间。

王凌和金晨这两个驻厂军代表小组的成员,正带领着摩修厂技术科的职工,清点着堆放在这里的废弃设备、废旧零件、加工边角料等物资。

而在这之前,王凌已经在自己的办公室(厂里给他安排了一个独立的办公室)里召集人员开了一次碰头会,先是简单的讲述了一下最近一段时间的安排,然后让技术科的五个人向他做一下简单的自我介绍,方便他对大家有一个简单的了解。

众人自无不可,便按照年龄大小依次向王凌做了自我介绍。

王凌也因此对大家有了一个简单的了解:

技术科目前年纪是22岁的郑发明(男),他虽然只有小学文化、原本是车间里的二级钳工,但从他名字上就可以看出来这是一个爱动脑子的人,而且22岁就考上了二级钳工本身就已经说明了他的优秀,所以厂里才把他调到技术科来,就是想要着重的培养一下他的。

截止到王凌抵达摩修厂之前,郑发明一直都是技术科关于实操方面的中坚力量,只差临门一脚就能考上三级钳工了。

成立维修科的时候,厂里原本是想把他调入技术科的,但是他本人的意愿是想留下来学技术而不是转成专职的维修人员,厂里也尊重他的意愿,把他留在了技术科——他也是技术科唯一在人事大变动的时候没有显得不安的人。

他是技术科目前工资最高的人,每个月拿38块6的工资。

年纪第二大的是周晓(男),今年19岁,京东机械技术专科学校的中专生,今年6月份才刚刚毕业参加工作,同时还考上了九级技术员,是目前技术科里学历最高的一位,同时也是在王凌到来之前的技术科临时负责人,目前享受的是行政25级的待遇,每个月的工资是37块5。

剩下的三个都是年仅十六岁的学徒工,分别是烈士刘工的儿子刘小牛(男)、学徒工钱小多(男)和学徒工方天天(男),这三人年纪都小又都是学徒工,目前来说还看不出来有什么天赋,所以还是要再看看,在工作中发现他们的特长。

这就是技术科现在所有的人员了,哦,对了,还要加上刚刚被厂长安排进来的临时工孙小宁,一共就是六个人。

加上金晨,王凌手里可用的一共就这七个人了。

再看看质量,还真就是小猫两三只了。

不过王凌对此也没有什么怨言,因为他一只以来都可以说是一个人在工作,除了金晨之外,他也没有什么固定的辅助成员,临时会有一些来配合他工作的其他人员,但一般在项目结束之后也就都被调走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他很多时候都是在做技术支援的事情,经常被调动,在各个工厂之间转悠。

对此,王凌已经习惯了,就像是他画的那个25马力单缸柴油机的设计图,那么厚的一摞图纸都是他一个人完成的,那还是在养病期间呢。

真要说起来,七个人已经是他(穿越后)领导过的最多的人数了。

……

小车间的清理工作整整持续了两天,这两天的时间里王凌带着七个人让小车间焕然一新。

保费零件和边角料全都被王凌叫来的后勤科的人给拉走了,这些东西如果厂子里实在不需要的话可以拉到废品回收站去,不但响应了国家的号召,还能给厂里换点额外收入回来。

也就是摩修厂是个加工厂而不是冶炼厂,不然要是像隔壁的轧钢厂那样,这些废旧零件和边角料早就被扔进炉子里回炉重炼了,压根就不可能有堆放在这里的机会。

当然,也不是全部都被清走了,有一些符合王凌预期的边角料被他给留了下来,打磨干净之后找来了焊枪,给自己加工了两个回风炉并带回家用于取暖了——边角料和使用焊枪的钱王凌自然是照付不误的,他工资那么高,实在没必要沾公家的便宜。

当然,这个钱最终王凌也没付出去,因为孙三民在得知回风炉的作用之后立马就坚决拒绝收王凌的钱,就算王凌硬塞给他也不行。

孙三民想把这个回风炉当成厂里的产品给推出去,自然是不会收王凌的钱的,王凌也同意孙三民的做法但表示自己不能沾公家的便宜,最终还是李大强用“研发产品也需要经费嘛”的话把王凌给劝了回去。

回风炉在未来城市里已经比较少见了,但是在北方的小城镇和农村里还是可以见到的,回风炉是在早期铁炉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采用回风循环加热的原理,将烟气中的剩余热能回收利用,通过二次燃烧来减少煤的消耗。

这东西好处是使用方便,操作简单,不需要繁琐的维护和清洗,适用于农村和小城镇地区的使用,热效率高,同样的采暖量能省下不少煤。

坏处也很直接,那就是贵!不论是用材、工时,这东西的要求都比老铁炉子高出来不是一星半点。

在后世,环保的理念盛行全球、物质的富裕让大家不虞温饱之忧,因此燃烧效率高的回风炉还能占有一席之地,但是在现在这个时代,光是炉子本身的成本就要劝退不少人了,想要推行开来还真的有些困难。

王凌不知道现在有没有这个东西出现,但是他本身的目的也不是当成产品给推广出去,他造出来本身就是为了自己用的,成本稍微贵一些也是可以接受的。

但没想到在孙三民的口里知道这玩意儿现在还没出现,而孙三民对于新出现的东西保有极大的热情,他也压根不是很在乎这个东西的成本,他在乎的是“创新”的能力——贵的东西自然会有它的去处(有的地方会注重成本和价格,有的地方则会更在乎效率),总有能接受它的地方。

这玩意也没贵到天上,冲着它的好处,有需要的个人和单位还是能咬咬牙买下来的。

孙三民把话都说到这个地步了,王凌也就只能随他去了,转身又忙自己的事情去了。

……

除了那些被拖去回收站的废弃零件、边角料和焊出来的两个回风炉之外,王凌还抽空把回风炉的图纸花了出来交给了车间,同时还找出了两台还有维修价值的机床,其中一张是车床,另一张还是车床。

这两台车床光是看上去就很老了,具体的生产年份和生产地已不可知,损坏的零件也多找不到可戡使用的替换品,故而被废置了起来。

但王凌不嫌弃,他心里还想着能自造一套生产线出来呢,也就是底子差只能慢慢来,不然现在早就开始动手了,这两台车床的底子好、平台保存的完好,只要重新设计零部件就能直接装在平台上使用,所以才觉得还有维修价值。

另外,王凌也想用这两个车床的修复工作,来锻炼一下手底下的人。

当然了,这也是要留到以后再做的事情了,因为随着王凌军邮的行李的到达,他现在最想做的事情是尽早的将设计图上的25匹马力单缸柴油机已经配套的相关设计全部都落实为具体的产品。

单缸柴油机,即按气缸数量分类时只有一个气缸的柴油机,25匹马力只是王凌现在设计的一个基准款,以此为基础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改进,可以得到不同马力数的柴油机,以用于不同的场景当中。

单缸柴油机有二冲程柴油机和四冲程柴油机的,二者机构基本相同,主要差异在配气结构方面。

在后世,单缸柴油机家族已经衍生出了12匹马力、25匹马力、36匹马力、40匹马力等多种型号。

单缸柴油机主要应用于农业机械、工程机械、汽车工业、船舶机械、电力工业等领域,单缸风冷柴油机以其重量轻、体积小、布局简略、修理便利的特色,深受广阔用户的喜爱,并被广泛应用于微耕机配套动力。

但是,与水冷柴油机相比又显得分外的“娇气”,如果运用不当的话会使得毛病频率高,因此显得可靠性低。

王凌设计的自然是更好用的水冷机,是水冷的25匹马力二冲程单缸柴油机。

这玩意儿看着不起眼,估计很多读者老爷也不知道说的是啥,但在这个时代确实是帮助农业机械化的神器——成本低、体积小、易使用、易维修、多用途等等等等——不客气的说,这是六七十年代农业机械领域的变形金刚。

如果是80、90后的农村朋友,肯定知道手扶拖拉机这件农用利器,其核心就是一台单缸柴油机——后世市面上见到的最多的(以作者为例)就是常柴的40匹马力水冷四冲程单缸柴油机。

以一台柴油机为核心,配上变速器、离合器等零件,就是一台手扶拖拉机了。?

手扶拖拉机的发明者是高卢人保罗·佩吕,他于1927年创建了一家手扶拖拉机制造公司,并于1935年推出了第一台手扶拖拉机?。

在王凌穿越过来的前世,1958年新会农业机械厂成功试制出我国第一台手扶拖拉机,引起了上面的关注。

但是在这个世界,王凌还没有发现国内有那个工厂生产出了这样的农业机械,甚至连相关的概念都还没有怎么提出,王凌这才把图纸画出来的。

手扶拖拉机是一种小型拖拉机,是流行于国内乡镇的一种运输工具和农业机械,以柴油机为动力,其小巧灵活且动力强劲的特点使其很受农民的欢迎。

手扶拖拉机具有重量轻、机型小巧、操作灵活、适应性强等优点,并且用途还非常的广泛、装个车斗可以载货、装上土耕机可以耕地、装上播种机插秧机可以播种插秧,装上收割机又能下地收割庄稼;如果把柴油机卸下来单独作为动力输出,还可以用来抽水、碾米、碾面、打井等,甚至还可以生产米棍这样的零食。

别的不多说,一个生产队配置一台柴油机加上全套的配件,可以让整个生产队都快步小跑走进农业机械化时代,如果能够普及全国,那么国内的农业发展至少也能一步前进十年到二十年。

更别说,还有一种小四轮的运输车模式,王凌前世老家都称其“四不像”,那玩意儿真的是什么农村土路都能跑,也可以填补国内运输车辆不足的缺陷。

要造,这玩意儿必须得造。

不造都对不起不顾自己的身体,在抽到技术资料之后躺在病床上画出来的图纸!

……

王凌的柴油机制造计划在有条不紊的展开,一切的进展都很顺利。

王凌先是把图纸分解开来,其中较难的一部分让周晓进行临摹绘制,同时整套图纸的整理工作也交给了他,这既是为了考校一下他的真实的技术水平,也是为了让他在这个过程当中获得一定的学习和进步。

最简单的几个零部件的图纸则被王凌交给了包括孙小宁在内的四个学徒工/临时工的手里,王凌对他们的要求不高,只要能照着图纸把图形画下来就行,哪怕浪费了一些纸币也无所谓,并明确表明,这是给他们上的第一课。

因为这几个年轻的小伙子的基础都比较薄弱,尤其是孙小宁,他是学历最低的(小学三年级),连尺码的标志都认不全,所以王凌又让金晨过去带他们,交给他们一些基础的图纸测绘的知识——前面我们就说过,金晨的水平已经比得上一般的技术员了,这点事情简直就是小菜一碟。

至于王凌本人,他先是撰写了一份技术报告,报告的名字叫做《25匹马力水冷单缸二冲程柴油发动机及配属相关部件的农业前景报告》,报告的名字很长,内容同样也不短,详细的列举了柴油机的性能数据、配套部件和应用前景,还配属了十几张手绘图片,成品的报告洋洋洒洒的有将近三十页。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