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事,我带你们过去!”刘主任可以不给唐大力面子,因为摩修厂的规模小、人员少,而且还在西直门外,街道办没什么地方要求到这个平级的单位,所以公事公办就好了。
但是他不能不给后面的王凌面子,一个20多岁的技术少校,谁知道以后会进步到什么地步,搞不好哪天就求到人家头上了。
人家本来就是现役军人,户口都不归街道办和派出所管,而且人家是直接用粮票和副食品票的,也不需要在街道办这边办定量,跟街道办的交集本来就少,不趁这个时候积攒点香火情还想等到什么时候呢?
等人家结婚了之后给对象落户口的时候求到你头上?
拜托,你在想什么呢?
就京都这个地方,地方上的一举一动都在上面的眼皮子低下摆着呢,哪个团级干部的的对象要办随军落户口,是你街道办敢卡人家的?
而且话再说回来,这院子本来就是人家摩修厂的,走他们街道办这里只是走个程序而已,为难人家也没有用,还不如给个面子,以后见了面都好说话。
虽然这个刘主任的做法有些功利,不像是人民干部的作风,但有他的帮忙确实少了很多麻烦——仅仅只花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就办好了新的地契和房契,南锣鼓巷95号院西跨院正式被过户到了王凌的名下,成了王凌“公房买断”后的私产。
对此,王凌是相当满意的,一个300多平的院子,重新设计后完全可以建设为一座单进的四合院,再等个七十年,怎么着也能值个几千万上亿了。
小院子就这么水灵灵的到手了,儿女子孙的生活是不用愁了。
办理了过户手续之后,刘主任又让房管科的周科长和王凌他们一起过去,在95号院里宣布一下西跨院的归属——这种事情,街道办的人去做更有说服力。
一行人又一起去了南锣鼓巷95号院。
这院子果然如同唐科长所说一般原是个二品大员的私宅,穿过蹲着两尊抱鼓石的广亮大门迎面就是雕刻着牡丹花的连墙影壁,走进去是一个进深八米的外院,一排倒座房和门房、私塾房里住了四户人家。
最里面的那间倒座房还用一扇月亮门隔开,要是装上门,倒也能隔出一个小院子出来。
那位置不错,但不知道为什么竟然没有人居住,王凌往里抽了一眼,觉得大概是因为没有什么采光才没人住的。
穿过垂花门就到了第一进院,周科长说道:“咱们街道办根据相关的规定,为了防范敌特、调节邻里纠纷,在各大院设立管事大爷,这95号院的管事大爷就有三个,分别是前院的闫埠贵、中院的易中海和后院的刘海中。”
“这一进院和刚刚咱们路过的外院合为前院,管事大爷就是闫埠贵。”
正说着,一名穿着泛旧且有些许补丁但整体利落干净的中山装、戴着一副用胶带绑住了一条镜腿的黑框眼镜、长的精瘦但又有一些读书人气质的中年男子迎了上来,对周科长说道:“哟,周科长,您今天怎么过来了?”
“闫老师,你今天没上班吗?”周科长先是问了中年男子一句,然后又转头和王凌说道:“这位就是前院的管事大爷闫埠贵同志,他是红星小学的老师,家里一共有五口人,就住在前院的西厢房。”
“您的院子正好要从前院的月亮门过去才能到,以后肯定要经常打交道的!”
周科长继而又对闫埠贵说道:“闫老师,这位是王凌王组长,他是军队派到京都摩修厂的驻厂军代表小组的组长,他以后就住在你们院里的西跨院,摩修厂将西跨院分给了王组长和他的警卫员金晨同志居住。”
“你们以后就是邻居了!”
“啊?”闫埠贵有些惊讶:“两个人住一整个院子啊?”
“闫埠贵同志!”周科长被闫埠贵这句话给弄得颇为不高兴,语气重重的说道:“那西跨院本来就是摩修厂的,房子分给谁自然由摩修厂决定,我们街道办只是代为管理。”
“而且这个院子是被摩修厂以‘公房买断’的形式出售给了王组长,现在是王组长的私产,那院子里本来就只有三间房,王组长以后就算不够住也是要自己盖房子的!”周科长重重的说道,言语里的态度很明显。
一旁的唐大力也说道:“没错,这院子离我们厂有些远,而且就三间房,分给谁都不好,所以才同意由王组长‘公房买断’的,手续已经在街道办办好了!”
闫埠贵也知道自己这话说的实在是有些失态了,主要是他大儿子闫解成到了结婚的年纪,已经开始相看对象了,但是他们家就前院西厢房的两间房,以后肯定是不够住的,所以他就把主意打到了一直每人住的西跨院那里,但是向街道办申请了几次都没有申请下来。
现在听到整个院子都分给人了,所以才有些失态。
闫埠贵偷偷瞥了王凌和金晨腰间的手枪一眼,只接触了一下就赶紧把眼神收回来,赶紧向周科长和王凌道歉:“对不起啊,周科长、王组长,我这实在不是故意的!”
闫埠贵道歉的语气很是诚恳,可能是被手枪吓到了,也可能是绝对自己不能得罪新来的邻居:“实在是这院子空着的时间太长了,前几天有施工队过来修理,我还以为是街道办收回去了,没想到这么块就安排人过来住了!”
王凌其实也并不是很在乎闫埠贵的道歉——当然他也不觉得闫埠贵怎么冒犯他——这么多年技术军官干下来,还是带了一点儒雅之气的,平日里根本就不会和地方人员或者厂里的普通职工去计较,能让一步他都是让一步的。
实在是没有那个必要,知道吧。
有麻烦他都是直接找领导的。
王凌摆了摆手,说道:“没关系的闫埠贵同志,咱们以后就是邻居了,你是老住户,我是新来的,以后还请你多多关照才是!”
“您客气,您客气!”闫埠贵赶紧回道:“大家互相关照!”
周科长也说道:“闫老师,王组长和金同志以后就生活在这个院子里,你是院里的管事大爷,晚点你记得通知大家一声!”
“是!是!”闫埠贵赶紧应道:“这是应该的!”
周科长对闫埠贵点点头,然后带着王凌等人穿过月亮门,来到了西跨院。
这里,现在已经属于王凌私有了。
按照后世的某些观念,有房子才算有家,按照这个标准来说,虽然王凌现在是军籍,户口不归地方管,但现在也算是在京都安家落户了。
……
王凌进门先是扫视一圈整个院子,发现这院子确如唐大力所言占地有个三百多平,甚至还只多不少,且原来应该是一个单进四合院的规制,但倒座房和东厢房已经全都消失不见了,只有正房还剩下两间、西厢房还剩下一间,倒是院子里种着的那颗枣树完好无损的保存了下来。
想要恢复原来的规模怕是要花费不少,但最大的麻烦应该还是建材的问题,不过王凌想想觉得问题应该不大。
王凌在瞬间就制定好了新的建设规划:正房和西厢房各自恢复三间房的状态,东厢房要重新建设,同时厢房两侧还要盖耳房,留着做厨房、厕所、卫生间这些生活设施,原本倒座房的地方则不再盖房子,就盖一个棚子用来储存煤炭、木柴这些东西就够了,因此要求不高,能够遮风挡雨就行。
具体的以后再说,现在,主要的任务是收房子。
“王组长,这就是西跨院了!”周科长说道:“这里已经被摩修厂派人来修缮过了,虽然没有扩建,但存留的房子都被修缮加固过了,现在住人是没有问题的!”
王凌点了点,说道:“能先有个落脚的地方就很好了,也免得我们现在就要枕地而眠了,就算是修房子,也得先有个睡觉的地方才行啊!”
周科长微微的点了点头,说道:“既然这样,那王组长,我就先回去了,科里还有事情要做!”
“周科长!”王凌看周科长要在,于是便问道:“我知道街道办有修房子的队伍,不知道周科长有没有什么好推荐的!”
“我们街道的杨师傅带的工程队是附近几个街道里手艺最好的工程队!”周科长想了想,说道:“他就住在北锣鼓巷67号院,和他的大徒弟住一起,王组长有需要的话可以去找他,他的手艺确实是相当好的!”
王凌伸手和周科长握了一下,说道:“谢谢你了,周科长,我会亲自去请杨师傅的!”
“好的,那您忙,我就先回去了!”
“慢走!”
周科长离开之后,唐大力和秘书小李也很“识相”的表示要告辞了,虽然王凌一再挽留和表示要送他们回去,但两人还是坚决表示要自己坐电车回去,并且以毫不留恋的态度交完了钥匙就离开了——他们其实也想留下来吃饭,但眼下显然不是个好的时候。
等到唐大力和秘书小李也离开了,眼瞅着时间也不早了,王凌拿出钥匙打开了门上崭新的锁,将行李放进房间,然后和金晨两人换上了便服。
也幸好箱子里没有什么机密资料,那些属于王凌的设计资料都被王凌寄了军邮,差不多两天后会到他的手里。
两人换好便装,把枪放进穿在外套里面的腋下枪套里(王凌自己做的),出门的时候,王凌还让金晨挎上箱子里单独放一边的装的满满的军用挎包。
换上便装之后,三人又一起出了门,今天晚上他们要去张胜利家吃晚饭。
三人再次上了嘎斯车就要往张胜利家开去,刚走出去不远,王凌突然说道:“那个,老张,咱们去一趟便宜坊,带两只烤鸭去你家!”
“不用了吧!”张胜利迟疑道:“这也不合适啊!”
“有啥不合适的,我还是第一次见嫂子和我大侄女、大侄子呢,也是第一次去你家做客,这第一次做客总不能空着手就上门吧!”王凌说道:“再说了,现在粮食都是定量的,你一个副大队长的定量也不会比普通人高多少,我们总不能白吃你的定量吧!”
“你也不富裕,咱俩要是去你家吃一顿,你不得三天喝稀粥啊!”王凌笑着说道:“你那么扣的人,平时肯定不舍得买烤鸭吧,这就算是我跟小金我们俩的粮票了,也算是给嫂子她们打打牙祭了。”
这个年代就是这样,因为粮食的产量有限,加上还需要用农产品来还外债和换取工业设备,因此粮食也被实行严格的管控,每个人每个月的口粮都是有定量的,政府会根据每个人的工作的不同规定不同的粮食配给。
那么这个粮食定量到底是多少呢?
以王凌以后要居住的京都为例:
京都的定量按照年龄和工种进行划分,不满三周岁的幼儿每个月的定量是6~11斤,平均定量不超过8斤;三周岁以上不满六周岁的儿童每个月的定量是12~17斤,平均定量不超过14斤;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周岁的儿童每个月的定量是18~23斤,平均定量不超过22斤;
一般居民和十周岁以上儿童每个月的定量是24~28.5斤,平均定量不超过27.5斤;大、中学生每个月的定量是29~36斤,平均定量不超过35斤;机关、团体的工作人员、公私营企业的职员、店员和其他的脑力劳动者每个月的定量是27~32斤,平均定量不超过31斤;
轻体力劳动者每个月的定量是29~39斤,平均定量不超过35斤;重体力劳动者每个月的定量是40~49斤,平均定量不超过44斤;特殊重体力劳动者的粮食定量是所有人群当中最高的,每个月达到了50~60斤的标准,但平均定量也不超过55斤。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