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三天时间里,李向阳穿梭四九城的各大百货商店,国营商店,将自己手头上的各种票据,全部都换成了各种的东西。
烟,酒,糖,盐,布匹……
砂锅居的白肉,全聚德的挂炉烤鸭,同和居的烤馒头,东兴楼的乌鱼蛋,金家楼的汤爆肚,都一处的炸三角……
月盛斋的酱羊肉,六必居的酱菜,王致和的臭豆腐,信远斋的酸梅汤,二妙堂的合碗酪,恩德元的包子,杏花春的花雕。
丰泽园、峨眉酒家、鸿宾楼……
吃的喝的用的,凡是能买到的,李向阳统统都不放过。
另外想到兴安岭那地方冷,李向阳还特意上黑市上给自己踅摸了两声崭新的军大衣,外加两双翻毛皮靴备用。
正好碰见黑市上有人卖猎枪,李向阳又买了两把,连带着子弹也一并买了不少。
总之能想到的都买了,反正他有随身空间,这些东西放在空间里,其他人压根就看不出来。
最终李向阳的空间里除了留出来全国粮票之外,其他的票据都消耗掉,钱也只剩下了两千块钱。
两千块钱不多,但是足够他上那边开销去了。
更何况,他去了兴安岭那地界,也不会说一毛不挣,物产那么丰富的地界,只要你有本事取出来,吃喝肯定是不愁,挣多挣少那就看自己个本事了。
回到四合院,正要抬脚进院,马脸许大茂正好要出门,停下脚,贼眉鼠眼的笑道:
“向阳,你这两天忙什么都,神龙不见尾的,真的要准备去乡下了?
我可听说乡下那地方挣一个工分才值不到五分钱,干一年活到头能吃饱肚子不欠生产队的就已经是好的了。
有的不仅一份赚不到,还要往里头倒搭钱。”
看着许大茂幸灾乐祸的样子,李向阳话里有话道:
“乡下虽然挣得少,但是婆娘多啊,管的也轻松,大姑娘小媳妇之类的,放电影的时候趁着天黑拉一拉小手手,只要女的不叫,那指定是没人管的。
虽然物质困乏,但是精神生活异常丰富啊!”
许大茂听出味来了,他诧异的眨了眨眼,心说这小子怎么自打他爹去世以后感觉跟变了个人似得,不一样了呢。
以前不管怎么损这小子他可是连屁都不敢放一个呢。
没等许大茂说话,就听李向阳继续又道:
“乡下不光精神生活丰富,那孩子也生的多,家家户户哪个不是十个八个的生,等去了要是我打听到了有什么生子秘方的话,一定告诉晓娥嫂子!”
许大茂马脸一黑,心说这小子嘴也忒损了,自己刚才想挤兑这小子没成功反倒是被这小子给阴阳了一顿。
院里谁不知道许大茂和娄晓娥两口子最着急的就是能有个孩子。
因为没孩子,许大茂没少被死对头傻柱给损是一不会踩蛋的公鸡。
娄晓娥也没少被许大茂他妈挤兑是只不会下蛋的母鸡。
反正生不出孩子的两口子已经当不成人了,都被归类到鸡的品种里去了!
回到前院,李向阳正要进屋,就看到对面的阎解旷和阎解放两人正在院里拍打着棉袄棉裤那些,不用问,这两也被街道办下了最后通牒了,要去下乡。
此时正是去乡下的时期,但凡是满十八岁的青年,在城里没有工作的,都必须去乡下。
街道办现在的主要工作就是盯着这些。
去乡下有两大模式:农场和插队。
与农场模式不同:插队,顾名思义就是安插在农村生产队,和普通社员一样挣工分、分红分口粮。
1968年以前去乡下以农场模式为主,到了现如今插队成为了主要模式。
在这个时期,去乡下的知识青年总人数已经达到了一千多万人,十分之一的城市人口都去了乡村。
在四九城的居民家庭中,几乎没有一家不和这些联系在一起。
后院的刘光福和刘光天也没能逃掉去乡下的命运!
虽然二大爷花高价买了一名额,但是名额是给老大的,老二和老三他们俩谁都甭想惦记。
老话说一龙生九子,各不相同。
虽然都是二大爷所生,但是老大在二大爷两口子眼里就跟宝贝似得,捧在手里怕摔了,即便老大跟了个寡妇私奔连家都不怎么回,二大爷两口子却依然心甘情愿的付出。
相比之下,老二和老三好像是二大妈偷汉子生的似得,见天的都能听见这两小子被二大爷的皮带抽的嗷嗷的惨叫声。
“向阳,你东西都收拾好了么你?成天的就往外跑,看你去了乡下怎么过活?”阎解旷心里因为他老爹抠门舍不得出价没能买到名额,只能被迫去乡下,心里一肚子的怨气。
李向阳摇摇头,道:
“有什么好准备的,不就是被褥衣服,走的时候再带些车上吃的么?”
跪求鲜花!跪求评价!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