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发现踪迹

换源:

  回到家里,吃过饭,就见莲花拿出一身做好的皮袄递给李向阳道:

“向阳哥,眼看着要入冬了,我看你带来的行李家当就那么点,咱这边冬天冷的很,要是没有防寒的衣服可遭不住那冷天气。

你试试看这皮袄合身不。”

李向阳没想到莲花竟然如此心细,看他带的行李不多,率先就替他考虑到了御寒之物了。

四九城的棉花做的棉袄虽然厚实,也抵不住这兴安岭的寒风。

在兴安岭靠山屯这个地理位置,一年十二个月,7个月时间在寒冷中度过。

哪怕是炎热的夏季,最高气温也只有31度,现在11月初冬季气温达到零下20度。

进了12月大冬季,最低温度能达到零下40度。

李向阳接过皮袄子道:

“那我就不客气了,谢谢啦莲花。”

说完将皮袄穿在身上,两只手上下摸了又摸,又轻便又暖和,比他买来的不知道要强多少倍,李向阳啧啧道:

“莲花,这是啥皮子做的啊,可真暖和!”

莲花帮着拽了拽袖子,整了整毛领子,用力的拍了拍。

“真精神!这是用狼皮做的!我爷有一年进山打来的。靠山吃山,屋里热,快脱了吃饭。

等闲了我再给你做一套帽子和手套过冬。”

此时此刻李向阳心里暖暖的,这个年代就是这样,无亲无故,人们是如此纯朴善良。

怪不得华夏飞速发展,成为东方雄狮!

有这样的百姓,何愁没有强盛的那天!

第二天,早饭是棒子面粥就着昨晚剩的二合面馒头,莲花又热了一碗昨天晚上的狍子肉。

李向阳连干四个大馒头,就着老咸菜吃了三碗粥。

把一旁的何老头都差点惊掉了下巴!

这也太能吃了。

半大小子,吃死老子。

好胃口代表着好力气!

虽然李向阳能吃,可也没把何老头吓到。

打猎的手艺放在这,家里四条狗都能喂饱了,甭说一个小伙子了!

添双筷子的事!

吃着饭李向阳心里暗道看来今天还得上山里转转,也不能坐吃山空!

吃完饭的李向阳问莲花要来了扁担和水桶,小跑着去屯子旁边的水井打水。

靠山屯的水是山上引下来的山泉水。

李向阳也不知道啥原理,是因为井深还是地热温泉啥的,总之水面只结了一层薄冰。

莲花说要搁别的屯子,有的只用用雪来煮水喝的。

果然,深山老林里的屯子要不建在地理位置好,背风的山窝子,要不就是靠着水源的地方。

挑水回来,李向阳将水倒在缸里,对这莲花道:

“莲花,我上知青点溜达一圈啊!”

莲花点头道:

“行嘞!晌午回家吃饭啊!”

莲花看着李向阳出了门,又想起什么,追到院子口冲着已经跑远的李向阳喊道:

“向阳哥,记着别往屯子外头跑!一定记住了!”

“好嘞!”

靠山屯里四周都是连绵大山,树林灌木丛里藏着各种各样的野菜,山珍,药材,人参。

还有土生土长的野生动物们。

母鸡们蹲在洒满阳光的窗台上晒晒太阳。

屯里孩子们在户外愉快的玩耍。

在没有塑胶跑道也没有宽阔的操场的年代,房前屋后就是孩子们自由嬉戏的乐园。

屯里代销社边上是自行车修理铺。

李向阳今天独自来到了兴安岭山上。

莽莽林海,到处可以看到兴安落叶松,松树上还有松鼠飞快掠过。

李向阳看见一枚老牛肝,还有暴马丁香的树,都是好东西啊。

他用侵刀刀背,对着暴马丁香树上的疙瘩砸掉,小心的不能砸碎,疙瘩完整掉进手心里。

这叫小桑黄是一种菌,里头是黄色的,外形灵芝似的,有药用价值可以泡酒。

小桑黄专门长在死树上,活树小桑黄活不长,长不大。

长在暴马丁香上的叫暴马丁香桑黄,长在杨树上的叫杨树黄。

怼上一粒石子,抬头对着高大松树上拉满弹弓。

啪!弹弓一打,李向阳定睛一看,乐了,还算是个小爆杆,树上不少好东西嘞。

地大物博的大山,物资丰厚。

当地人靠山吃山,大山四季都会供养人,当地人顺应季节气候,主要采蘑菇或者挖野菜药材,要么打榛子松子,或者摘软枣子山核桃,也叫采山。

李向阳背着竹篓,一路采山,没多久背篓里塞满了战利品。

小桑黄,白灵芝……很多隐蔽的菌藏得非常隐秘,眼神不好看不着。

还有极小极小的也得留着,采不得,等养大了再采。

他只挑大的看,照着树干掰下来,使劲抠下来,大小够泡一顿。

他这一采就是好几斤,采不完,根本采不完。

兴安岭区满山都是宝,他掂着沉甸甸的背篓,心里全是收获的满足感。

到了80年代可以自由买卖东西的时候,很多村民们通过卖木耳、蜂蜜、野生药材等山货赚取了相当可观的收入。

“吩儿,吩儿……”

忽然李向阳停下来脚步,仔细听着这叫声,脸色一变,这明显是野猪的叫声,没想到他进山竟然又让他发现了野猪的踪迹。

跪求鲜花!一朵也是爱!跪求月票评价票!感谢大佬18858..的月票,感谢大佬的打赏!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