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针灸技能圆满

换源:

  “医馆里的书你都会背?”

李德寿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医馆里的书没有一千也有八百本,全都会背是什么概念?

李辅仁苦笑道:“师叔,小师弟真会背,他过目不忘。”

“过目不忘,怪不得怪不得,好好好!”

李德寿大喜,又拿出两本书:《行针八法》和《子午流注法》。

“全无,这两本你也会背吗?”

“会!”

“好好好,好孩子!”

李德寿笑道:“既然这些你都懂了,那我直接教你施针。”

穴针灸很不容易,光是那些穴位就不容易记住,另外,就算记住了穴位,施针也要很长时间的学习。

针灸更注重实践,要知道,玩针如玩虎,一个弄不好会出人命的。

虽然难学,但针灸的教程很简单。

先学记穴位,记住每个穴位的位置,以及对应的病灶。

然后学施针。

当然,施针一开始要在假人身上施针。

非常熟练了,才能在真人身上使用。

不过,只能在自己或者自己人身上做实验。

确定不会有任何失误之后,才允许给病人治病。

李德寿命令医馆里的工作人员,又搬来一个假人。

然后看向蔡全无,说道:“针灸临床有一句重要话,叫做:腹深似海,背薄如纸,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我知道!”

蔡全无点头,说道:“人类是直立行走的生物,五脏六腑等器官,都挂在背部,所以,从背部施针,切不可扎深,容易刺破内脏,二腹部距离内脏比较远........”

“不错,切记这句话,咱们开始吧。”

李德寿和蔡全无分别拿着银针,一人对着一个假人,开始扎针。

李德寿扎那个穴位,蔡全无就跟着扎那个穴位。

百会穴。

大椎穴。

中府穴。

会阴穴。

太阳穴。

少阳穴。

膻中穴,

尾椎穴....

........

........

随着联系,蔡全无的针灸技能熟练度不断地增加。

“叮咚~~~恭喜宿主针灸技能熟练度达到35%。”

“叮咚~~~恭喜宿主针灸技能熟练度达到50%。”

“叮咚~~~恭喜宿主针灸技能熟练度达到60%。”

一个小时后,熟练度达到60%。

李德寿惊奇的发现,蔡全无施针的熟练程度,已经不逊色自己。

从扎针开始一个小时,李德寿一直在观察,蔡全无居然没有扎错一个穴位,而且,深度,和他一模一样。

两个小时。

“叮咚~~~恭喜宿主针灸技能熟练度达到85%。”

三个小时后。

“叮咚~~~恭喜宿主,针灸技能圆满。”

这时候,蔡全扎针的速度,已经是李德寿的两三倍。

而且,又快又准,李德寿发现,蔡全无的针法已经到了一个头发丝都不差的境界。

这个境界,连他自己都没有达到。

他不知道的事,这还是在蔡全无故意收敛的情况下,如果全力以赴,蔡全无扎针的速度,还能增加一倍。

“变态,变态,小师弟真是变态。”

“厉害,不愧是小师弟。”

“天啊,妖孽,小师弟就是妖孽。”

三位师兄看的目瞪口呆,直呼变态。

“好好好,这孩子,天生就是就是学习针灸的料子,天才,绝对是天才。”

李德寿彻底惊艳。

他扎针扎了一辈子,蔡全无学三个小时就超越他了,没见到蔡全无之前,李德寿绝对不敢想象。

这学习的速度,太恐怖了。

恐怖近乎梦幻。

下午。

李德寿已经在教蔡全无行针了,而是让他自由发挥。

李德寿随口说出一种症状,然后让蔡全会自己用针灸治病。

整整一个下午,蔡全无扎了好几万针,没扎错过一针。

李德寿教学的同时,陈子林并不在身旁,他不在医馆,到处发请帖,邀请请四九城的杏林高手参加蔡全无的出师礼。

同时,医馆里的工作人员,也开始忙碌起来。

医馆门口,挂上了从廊坊头条的文盛斋购买的一对大红灯笼。

医馆内,包括两进院子里,到处红绸高挂,一副喜气洋洋的气氛。

小酒馆。

牛爷皱着眉走进小酒馆,好奇道:“我说贺老头,对面怎么回事?不年不节的披红挂彩,莫非是有什么大喜事儿?”

片儿爷:“我也正奇怪呢,长寿医馆抽什么四六风,过年不是才挂的灯笼,又换新的,文盛斋的灯笼不便宜,这俩遭钱花的.......”

“呵呵!”

贺老头笑了:“这你们就不明白了,长寿医馆有大喜事?”

说到这里,贺老头故意停顿。

“嘿,我说贺老头,这就没意思了,话说一半急死人啊。”

“是啊,贺老头,卖什么关子啊,你这人忒没意思。”

“快说快说。”

酒馆里的食客,都被勾起了兴趣。

就连徐慧真和贺永强,也是好奇的看着贺老头。

钓足了众人的胃口,贺老头才慢悠悠道:“陈子林先生,要给他的关门弟子蔡全无举办出师礼。”

“就这?”

牛爷纳闷道:“不对吧,当初李辅仁和章宗邦举办出师礼的时候,可没这么大排场。”

徐合生想了想:“可能是人和人不一样。”

“不愧是老师。”

贺老头竖起大拇指,继续道:“列为,这个出师礼可不同以往,我听说,陈先生可是邀请了不少杏林行的高人。”

“都有谁啊?”片儿爷问道。

贺老头正色道:“施今墨先生,萧龙友先生,孔伯华先生。”

“呦!”

牛爷震惊:“都是名医啊,四九城的四大名医来了三个,汪逢春先生已经作古,不然,他老人家也得来。”

“嘿!”

片儿爷竖起大拇指:“这牌面,大了去了。”

“不止呢!”

贺老头笑道:“听说,同仁堂的东家也在邀请之列。”

“哎呦喂,可了不得啊。”

“陈先生这是给小先生造势。”

“是啊,这么一搞,恐怕小先生要名扬四九城了。”

“造势是一方面,前提是,小先生得有真本事啊。”

“我觉得小先生可以,才多大就坐堂了,挨着四九城各大医馆扫听扫听去,十八岁坐堂的,只怕一个也找不出来。”

“厉害厉害,以后咱们见着小先生,可得尊敬着点。”

“那还用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人家再也不是莴脖喽!”

酒馆里的人议论纷纷。

很快,消息传遍了大栅栏,以惊人的速度,在四九城内传播。

一颗杏林新秀,正在冉冉升起。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