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解成在厂里熟悉了两天环境,白天他像所有新人一样,谦逊地跟在老同事身后,默默记下每一个流程,每一张单据的填写方式。
夜晚,当整个四合院陷入沉寂,他则在自己的小世界里,用“洞玄灵境”一遍遍地梳理着整个红星机械厂的脉络。
王援朝股长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
这个年轻人,安静得有些过分,但那双眼睛里,却藏着与年龄不符的沉稳。
他决定,是时候扔下一块真正的试金石了。
这天上午,采购一股的办公室里,茶香与煤烟味依旧混杂。
那几包牛肉干带来的热络劲儿,已经随着时间慢慢淡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不动声色的观望。
所有人都在等着,等着看钱科长带来的这个“远房小老弟”,到底有几分成色。
“解成,你过来一下。”
王援朝的声音打破了办公室的平静。
阎解成放下手中的规章手册,快步走了过去。
王援朝递给他一张崭新的采购单,国字脸上表情严肃,眼神里带着一丝锐利的考验意味。
“厂招待所那边点名要十斤新鲜鸡蛋,说是要招待一位从南方来的重要工程师,对厂里很重要。”
他用手指点了点采购单。
“这任务……有点难度。”
“厂里票据紧张,我磨了半天嘴皮子,后勤处最多只能给你开出五斤的鸡蛋票。”
“剩下的五斤缺口,还有完成任务的时间,就得靠你自己想办法了。”
王援朝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了办公室每一个人的耳朵里。
瞬间,几道玩味的目光,悄然落在了阎解成的背上。
在1958年,物资匮乏,鸡蛋是绝对的紧俏货,其价值甚至超过了猪肉。
普通市民一个月都分不到几张蛋票,就算有票,也得起个大早去国营菜市场排长队,还不一定能买到。
至于黑市,更是凤毛麟角,价格高得离谱。
五斤票,要买回十斤蛋。
这个任务,对任何一个新人来说,都不是“有点难度”,而是近乎羞辱的不可能。
科里几个老采购员,嘴角已经噙上了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准备看这个关系户怎么出糗。
阎解成接过那张分量沉重的采购单,目光平静如水。
他没有丝毫的为难或者退缩。
“没问题,王股长。”
他抬起头,迎上王援朝审视的目光,脸上充满了不容置疑的自信。
“您就瞧好吧!”
这干脆利落的回答,让王援朝眼中的惊讶一闪而过。
也让那些等着看好戏的同事,脸上的笑容微微一僵。
阎解成没有像其他人预料的那样,急匆匆地拿着票据往各个菜市场跑。
他只是不紧不慢地推出了自己的二八大杠自行车,在众人复杂的目光中,悠哉地骑出了厂区。
他没有去任何供应点,而是在四九城的大街小巷里,看似漫无目的地转悠。
他不是在寻找门路,而是在寻找一个绝对安全的,可以施展自己真正能力的舞台。
最终,他将车停在了一个偏僻胡同的尽头,这里靠近一片许久未曾修缮的废弃防空洞,荒草丛生,人迹罕至。
确认四周百米之内空无一人后,阎解成从怀里掏出一个早就准备好的厚实布袋。
他的心神沉入脑海。
心念一动。
那片只属于他的,时间静止的储物空间,向他敞开了大门。
下一秒,奇迹发生。
一颗颗饱满圆润,蛋壳上还带着些许新鲜泥土气息的笨鸡蛋,凭空出现,源源不断地落入布袋之中。
这些鸡蛋,都是他之前用“御物诀”在乡下无人看管的鸡窝里悄悄“借”来的,在储物空间里保持着绝对的新鲜。
他没有只装十斤。
他要的不是完成任务,而是要用一种无可辩驳的方式,彻底击碎所有的质疑与观望。
他足足装了十二斤。
看着鼓囊囊的布袋,他觉得,这还不够。
要震慑人心,就必须拿出超越所有人想象的东西。
他的意念再次探入空间。
一只羽毛油亮,精神抖擞,一看就营养极佳的肥硕老母鸡,被他从空间里“变”了出来。
那母鸡甚至还愣了一下,随即发出了一声清脆的啼叫。
阎解成眼疾手快,用早就备好的草绳,熟练地将鸡脚捆好,稳稳地放进了车后的箩筐里。
做完这一切,他拍了拍手,脸上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
下午三点,采购科的炉火已经不那么旺了,几个同事喝着茶,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
有人状似无意地提起。
“哎,这都快下班了,小阎怎么还没回来?别是让人给骗了吧?”
“呵呵,五斤票想买十斤蛋,能买回来五斤都算他有本事了。”
王援朝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面色平静,但端着茶缸的手,却迟迟没有放下。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了。
阎解成走了进来,神色轻松,仿佛只是出去溜达了一圈。
紧接着,一声响亮而又中气十足的“咯咯哒——!”,从他身后的箩筐里传来。
这突兀的鸡鸣,像一道惊雷,瞬间劈开了办公室里闲散的空气。
整个屋子,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人的动作,都定格了。
他们的目光,越过阎解成的肩膀,死死地钉在了那个不断扑腾的,活生生的生物上。
阎解成仿佛没有察觉到这诡异的气氛。
他将那个沉甸甸的布袋,“嘭”的一声放在办公桌上。
然后,他回身,像拎着一件战利品一样,将那只还在咯咯叫的老母鸡提了下来。
“李师傅,麻烦您给称称。”
负责称重的同事老李,像是被施了定身法,好几秒才反应过来。
他几乎是小跑着过来,拿起秤杆的手,竟然在微微发抖。
布袋解开,露出里面码放得整整齐齐,个儿顶个儿大的新鲜鸡蛋。
秤砣移动,秤杆高高翘起。
“这……这……十二斤!足足十二斤二两!”
老李的声音因为极度的震惊而变了调,甚至有些尖利。
“我的天!这鸡蛋,比供应站特供的还好!”
办公室里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
另一个同事指着地上那只威风凛凛的老母鸡,结结巴巴地开口。
“还……还有一只活的老母鸡?!这……这得有四五斤重吧!”
王援朝猛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椅子腿与地面摩擦,发出刺耳的声响。
他几步冲到桌前,呼吸都变得粗重。
他拿起一个鸡蛋,对着窗口的光仔细端详,那完美的色泽与质感,让他这个老采购的眼神里,掀起了惊涛骇浪。
他又低头看了看那只肥鸡,眼神里已经不是震惊,而是一种近乎荒谬的不可思议。
他本以为,阎解成能完成一半任务,靠着钱科长的面子,这事也就算过去了。
他甚至想过,阎解成可能会超额完成,带回来六七斤。
可他做梦都没想到,对方不仅带回了十二斤鸡蛋,还顺手牵回来一只更稀罕,更上台面的活物!
这不是在完成任务。
这是在施展神通!
“解成……”
王援朝的声音有些干涩,他努力平复着内心的波澜。
“你……你是怎么做到的?”
这个问题,也是办公室里所有人想问的。
十几道目光,如同探照灯一般,齐刷刷地聚焦在阎解成的脸上。
阎解成挠了挠头,露出了一个恰到好处的,带着几分腼腆与运气的憨厚笑容。
“王股长,真是运气好,运气好。”
“我骑车在城外瞎转悠,碰上一个急着赶火车回乡下的老乡。他挑着担子,带的这些东西不方便上火车,眼看要砸手里了,急得满头大汗。”
“我就上去问了问,他一听我是城里工厂的,就跟见了亲人一样,非要把这些半卖半送地都给我了,说不能浪费了东西。”
这个理由,无懈可击。
在这个时代,这种偶遇的“巧合”,每天都在发生。
但科里的众人,谁也不是傻子。
他们看着阎解成那云淡风轻的模样,再看看桌上那铁证如山的鸡蛋和活鸡,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在疯狂翻涌:
这个新来的小子,绝对有通天的门路!
从此,再也无人敢小瞧这个年轻的学徒工。
那些审视、观望、幸灾乐祸的目光,彻底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敬畏,是好奇,是想要拉近关系的刻意讨好。
阎解成“采购天才”的名声,也在这一天,于采购科内部不胫而走,为他日后的工作,扫清了最初,也是最顽固的障碍。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