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长,是液压系统的密封圈出了问题。”许建军指着图纸上的一点,“这里,还有这里。”
车间里瞬间安静得落针可闻。
老师傅们面面相觑,周工则激动地拍大腿:“没错!就是液压压力不稳!”
杨厂长眼睛发亮:“能修吗?”
“需要专用密封圈。”李建军沉吟道,“国内恐怕没有备件......”
“那怎么办?”杨厂长脸色又垮了下来。
李建军思索片刻:“可以用聚氨酯材料自制一个临时密封圈,大概能撑三个月。这期间可以联系德国厂家订购原装配件。”
“你会做?”周工惊讶地问道。
“可以试试。”李建军其实心里也没底,现在也只能尽力一试了。
杨厂长当机立断:“需要什么材料尽管提!需要什么人你只管说,全厂配合你!”
李建军挽起袖子,在众人注视下开始指挥:“周工,我需要一台小型车床,还有聚氨酯原料。”
“老张!快去准备!”周工立刻吩咐道。
李建军又转向其他技术人员:“麻烦各位老师傅帮忙把液压系统拆开,特别注意这个位置......”
起初老师傅们还有些不情愿,但随着李建军精准指出一个个故障点,他们的眼神渐渐变了。
“小伙子有两下子啊。”一位头发花白的老技工小声嘀咕。
接下来两天,李建军亲自上手操作,随着机床的轰鸣声不断响起,一件件精密的配件在他的手中成型。
到了这时,已经没有人再质疑他的能力了。
所有的技术人员都开始全力配合他,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人员们眼中逐渐泛起神采,大家终于看到了修复机器的希望。
三天后,当轧机重新运转的轰鸣声响彻车间时,所有人都沸腾了。
杨厂长亲自给李建军戴上大红花,拍了一下他的肩膀:“小李同志,来技术科工作怎么样?”
“厂长,我.......我怕做不好。”
李建军知道自己几斤几两,这次完全是依靠系统的能力勉强解决了问题,但如果想在技术科工作,他非得恶补几年机械方面的书籍不可。
“建军同志,你的水平比我们都要高,如果你都做不好,那我们哪还有脸留在技术科?”
技术科的工友们纷纷劝道。
“小李同志,你就别谦虚了!”周工拍着他的肩膀,“这次如果没有你,我们怕是都要写检讨了。”
李建军苦笑,“周工,我这次纯属运气好,下次就不一定有这么好的运气了。”
“小李,这样吧,你就先到技术科,从助理技术员做起,平时多跟大家学学,我想用不了多久你就能胜任这份工作的。”
杨厂长一再劝说,李建军最后只好答应下来。
等李建军重新回到放映组,马队长早就接到了消息。
看到李建军不由笑道:“建军,恭喜你啊!说真的,如果不是厂里有需要,我还真舍不得让你走。”
放映组的同事们纷纷过来向李建军道喜。
许大茂起哄:“建军啊,你现在高升了,在离开前是不是应该请客啊。”
“应该的,应该的。”
李建军哈哈一笑,“时间就定在周末吧!我请大家下馆子。”
“这样吧,建军,这顿饭我来请好了,算是为你饯行吧!”
马队长微笑着开口。
“怎么能让队长破费?这顿饭还是我请吧。”
李建军坚决不肯,马队长想了想也就作罢。
等李建军收拾好自己的个人物品,准备离开的时候。
以马队长为首,放映组的全体同事,前呼后拥地跟着李建军前往技术科。
一时间吸引了不少工友频频往他们的方向看过来。
刚来到技术科,周工就“蹭蹭蹭”地跑了过来,用力地拍了一下李建军的肩膀说道:“小李,恭喜你啊!”
“怎么啦?”
在李建军疑惑的目光中,周工变戏法一般从身后取出一份红头文件。
“建军,有关你的表彰文件已经下达了!你先看看。”
李建军接过那张红头文件,仔细地看完,不由眼神一亮。
文件里面,除了表彰他前段时间在红星公社救人的举动,以及这段时间参加设备抢修的贡献,给他记了一次大功以外,还有一百元的现金奖励,这可是相当于他几个月的工资。
“建军,愣着干什么?快收好啊!”周工拍拍他的肩膀,眼中满是赞赏,“厂长说了,下周全厂大会要请你上台领奖,到时候可得准备几句感言。”
放映组的同事们发出一阵善意的哄笑,许大茂挤眉弄眼:“咱们建军现在可是大红人了,技术科捡到宝了呀!”
李建军腼腆地笑了笑,将文件仔细折好放进内兜。
技术科的办公室比他想象中宽敞明亮,四张漆木办公桌两两相对,靠墙是一排铁皮文件柜,玻璃窗擦得锃亮。
最引人注目的是角落里的绘图板,上面还摊着一张未完成的设计图纸。
“这是你的位置。”周工指了指靠窗的一张桌子,“这个位置以前是老王的,他退休后一直空着。”
李建军放下自己简单的行李——一个搪瓷缸子、几本工作笔记和厂里发的钢笔。
桌面上有些划痕,但擦得很干净,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上面,形成一片温暖的光斑。
(新书启航,求一波收藏、鲜花、评价、月票,求订阅求支持!)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