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刚一进门,阎埠贵便眯着眼睛说道:“四四四……呸……方才不是说我拉着你闲聊吗?怎的这次跑得比兔子还快。”
李正阳笑着回应:“妈,如今猪肉已然买不到了,我买了只鸡,今日给您做宫保鸡丁和辣子鸡尝尝。”
他人未进门,声音先至,逗得屋内的母女俩笑声不断。
将食材处理完毕,李正阳便着手烹饪。得益于师傅毫无保留的传授,他的厨艺已初窥门径。
事实上,在这个年代,想要学厨师并非易事。
首先,需得有一位好师傅悉心教导。就像傻柱的那个徒弟,跟随傻柱七八年,可离开傻柱之后,却根本无法独立操作。
其次是调料的问题。这个年代,调料的搭配往往是保密的。就说傻柱,便是自己调配调料,从不让徒弟知晓其中奥秘。
最后是实践的机会。必须有地方供人锻炼厨艺,倘若只是一味地炒大锅菜,李正阳这辈子恐怕也难以练就真本事,最多只能成为一名炒大锅饭的厨师。
当然,如今那些炒大锅饭的师傅,大多已学成出师,多少都有几分真本事,而李正阳则是个例外。
他能成为十级炊事员,恐怕少不了老丈人在背后的助力。
至于要在蔡永门下出师,那还为时尚早。
不多时,两道香气四溢的川菜便出锅了。院子里的人闻到香味,纷纷流露出艳羡的神情。
三天之后……
李正阳对师傅说:“师傅,我留了一些给您用,余下的都在这里了。”
蔡永仔细检查了几大包调料,点了点头。看来这个徒弟并未被人欺骗,这些调料的品质都相当不错。
他全然不知,这些调料皆是徒弟自己种植的。
然而,他很快又注意到另一个袋子,问道:“正阳,那个袋子里装的是何物?”
李正阳打开袋子,里面满满当当全是白面。他说道:“师傅,这是我岳母昨日给我的白面,听闻这是麦芯粉,我昨日尝了尝,味道甚是不错,故而拿来给您尝尝。”
蔡永脸色一沉,教训道:“拿回去,我岂会缺你这点吃的?你刚成家,应当学会精打细算地过日子。”
对于这位面冷心热的师傅,李正阳早已知晓该如何应对。
他说道:“师傅,我那里粮食充裕得很,这不过是给您尝尝鲜罢了,您若想多要,我这儿可就没有了。”
说罢,李正阳便将面袋子拎进了厨房。
蔡永听了他的话,也未再坚持。他确实不缺这点吃的,况且这也是徒弟的一番心意,便不再拒绝。
将面袋子放好后,李正阳回来对师娘说:“师娘,我近来听领导提及,过些时日定量或许会减少,也不知是何缘故。
您最近若能囤积些粮食,还望尽量囤积。倘若您买不到,我可以帮您买一些回来。”
孙娟也接口道:“正是如此!近来市面上的粮食愈发稀少,购买定量粮都得排队,去晚了便买不到了。”
三年自然灾害虽尚未到来,但今年已有了些许征兆。往年购买定量粮根本无需排队,随时都能买到。
李正阳又对师傅说:“师傅,虽说灾荒之年饿不着厨子,但咱们也得早做打算。
我听运输队的人说,如今乡下的粮食已所剩无几,家里人口多的,已然开始着急着嫁女儿了。”
蔡永听着老伴和徒弟的话语,也开始思索此事。
过了片刻,他说道:“正阳,我这边你无需担忧,我尚且能弄到一些粮食。倒是你那边,你也得赶紧囤积些粮食。”
李正阳说:“师傅,您尽管放心,我那里的粮食已然囤积妥当。
我岳父虽说如今不管事了,但购买些粮食还是轻而易举的。
他与我说,已囤积了三千斤白面和一万斤玉米面,我若缺粮,便去他那里取。”
实则李正阳这是在说假话,他这般说,不过是为了让师傅安心。
蔡永点了点头:“如此便好,你这边我便无需挂心了。
下午你那几个师兄会过来取调料,我也会将此事告知他们。”
从师傅家出来后,李正阳琢磨着是否要将此事告知院子里的人。
若不说,往后那三年,捐粮之事定然少不了。
若说了,这些人未必会放在心上,即便在意,或许也买不到粮食。
到那时,若易中海再想给贾家捐粮,自己完全可以继续制止他。
回到四合院,李正阳径直找到了易中海:“一大爷,此事您可得管管啊!您要……”
易中海未等他把话说完,便对老伴说:“老伴儿,去取些粮食来。”
他如今也学会抢答了,自己主动拿出棒子面,便能将白面省下。
李正阳赶忙拦住一大妈:“一大妈,今日无需粮食,我是来与一大爷商量事情的。”
听闻李正阳不要粮食,易中海惊讶地看向他。
李正阳接着说道:“一大爷,您可曾察觉到市面上的粮食变少了?”
易中海被李正阳这没头没脑的话问得有些茫然。
李正阳继续说道:“一大爷,我听闻咱们轧钢厂工人的定量又要削减了,而且市面上的粮食也极为稀少。”
一大妈在一旁附和道:“正是如此!如今拿着粮本买粮都得早早起床,不然根本买不到。”
易中海递给李正阳一支烟,自己也点燃一支:“正阳,你有何想法,尽管说来。”
李正阳也不隐瞒,将先前的想法和盘托出:“一大爷,既然已有了这般苗头,咱们就该早做准备。
即便日后仍能买到粮食,提前囤积些也并无坏处。可若是日后买不到了,那后果不堪设想。”
听了李正阳的话,易中海陷入了沉思。
他家虽说不至于挨饿,但倘若日后真的买不到粮食,定量粮又不断削减,那贾东旭家可就麻烦了。
想到此处,易中海欣慰地看了李正阳一眼,觉得这才是自己教导出来的徒弟。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