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都被这一声呼喊吓了一跳,回头一看,原来是李正阳说的。
王主任看到易中海认错的态度很诚恳,而且她也不觉得易中海会搞什么封建复辟,所以不打算重罚他。
“易中海,你在院子里的人缘我都看在眼里,我相信你,不过处罚还是要有的。”
“王主任,您怎么处罚我都接受。”这个时候,只能赶紧认错,跟王主任对着干简直就是自寻死路,易中海可不傻。
“好吧!你写一份五百字的检查,明天交给我就行。以后眼睛要放亮堂点,别被人当枪使了。”
易中海连忙点头:“我知道了,王主任。”
三天后……
今天是一周一次的休息日,早上起来,李正阳就开始收拾自己。
今天是他正式拜师的日子,必须得正式点。他穿上了一年前买的中山装,又套上皮鞋,整个人的气质一下子就不一样了。
这三天里没发生什么大事,就是聋老太太被带走教育了一番,除了五保户的名额,其他福利都被取消了。
一到前院,就看见阎埠贵正在擦自己的自行车:“三大爷,别擦了,再怎么擦也变不成新的啊。”
阎埠贵一抬头,看到穿着中山装的李正阳:“哟,正阳,你这身行头不错啊!真精神,这是要去相亲吗?”
李正阳递给阎埠贵一根烟,自己也点了一根:“今天我正式拜师,还有其他师兄会来,所以穿得精神点,不能给师傅丢脸啊。”
“说得对,那你赶紧去吧!买点礼物,别空着手去。”
“知道了,三大爷,那我先走了。”
出了大门,李正阳朝着供销社走去。凭票购买得明年才开始实行,所以现在买东西还算方便。
他买了两条大前门香烟、一罐茶叶、两瓶罐头、两瓶汾酒,足足花了十多块钱。
李正阳很快就来到了师傅住的院子,在黄竹巷,是一个二进的四合院。
一进门,就有一位中年妇女问道:“小伙子,你找谁啊?”眼神里满是戒备。
这个年代的人警惕性都很高,主要是现在还有间谍存在。
“大娘,我是来看我师傅的,他叫蔡永,他住哪儿啊?我第一次来。”
一听是找蔡永的,中年妇女明显没刚才那么戒备了。
“后院的东厢房就是,你自己过去吧!”
刚到后院,李正阳就看到了师傅,此时蔡永正在洗脸。
“师傅,早上好!”
蔡永抬起头,看到是自己的徒弟,说道:“这还早呢,再不起床就要被你堵在被窝里了。”
“师傅,您还亲自洗脸啊!让我来帮您洗。”
“一边去,越来越没个正形了。”
师徒俩互相调侃了几句,蔡永就带着李正阳进屋了。这时,一位五十多岁的妇人从厨房里走出来,手里还端着几个馒头。
李正阳立刻鞠了一躬:“师娘好,我叫李正阳,今天来的有点早,打扰您了。”说完,把买来的东西放下。
“好好好,你别这么客气,我还有点不习惯呢。你先坐,我锅里还煮着粥呢!”
蔡永换完衣服,从里屋走出来:“不是让你别买东西吗?怎么还买?你现在还在学徒,也不知道省着点花钱。”
李正阳嘿嘿一笑:“师傅,没花多少钱,我第一次来,总不能空着手吧!”
蔡永收下这个徒弟后,才察觉这小伙子性格过分活泼,俏皮话也层出不穷。或许是上了年纪,他反倒挺喜爱这种充满朝气的孩子。
得了,你来得这么早,估计还没吃东西吧?一起吃点儿,你四个师兄一会儿就到。
三人用餐完毕,李正阳抢先把碗筷洗净,随后便注视着师傅在一旁磨刀。
师傅,如今可是法治社会,不能动不动就舞刀弄枪的。您要是有仇家,咱们身为厨子,下毒可比动刀方便啊。
一阵剧烈的咳嗽声随之传来。
一边去,好好看着我怎么磨刀。厨师的刀就是咱们安身立命的根本,得学会保养和研磨。
蔡永一边磨着刀,一边向徒弟传授其中的窍门,比如剁骨刀该如何打磨、切菜刀的研磨要点、切肉刀又有哪些讲究。
李正阳此前全然不知,磨刀竟有如此多的门道:切蔬菜的刀要磨刃口,这样磨出来的刀更耐用,无需频繁打磨;切肉的刀要磨面,能让刀刃前部更薄更锋利;而剁骨刀则无需太多讲究,磨二皮刃即可。
这时,一个体重三百斤的胖汉走进门来,一进门就大声嚷道:师傅又在磨刀呢!您那套刀都舍不得用,送给我得了。
蔡永头都没抬,便知道来者何人:正阳,这是你大师兄,叫葛东。
李正阳赶忙站起身,恭恭敬敬地向胖汉鞠了一躬:师兄好,我叫李正阳,今后还请多多关照。
哈哈哈哈!
好好好,关照肯定是有的,等你哪天把师傅那套刀具弄过来,我拿三套刀具跟你换。
李正阳有些尴尬,这大师兄怎么就盯着师傅的刀不放呢!又不是什么屠龙宝刀,至于这么执着吗?
此时蔡永已磨好了刀,他将刀用清水冲洗干净,放回旁边的箱子里。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箱子里足有五把菜刀,还有不少用途不明的工具。
收好刀后,蔡永在椅子上坐下:你们也坐吧!
李正阳乖乖坐下,只见大师兄走进厨房,搬出一个长条板凳——普通的长条板凳都是四条腿,这个板凳却有六条腿,一看就十分结实。
三人刚坐下,师娘就端来三杯茶。
蔡永轻轻抿了一口茶,开口问道:小阳,你最近怎么样?工作还顺利吗?
挺好的,师傅,给领导做饭比较轻松。
那就好。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一声呼喊:师傅,我来取刀了,您终于肯把刀给我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