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准备创业

换源:

  秦淮茹越想越觉得委屈,心里泛起一阵苦涩。

每天守着这么一大家子,起早贪黑的去工厂里做苦力。

回了家还要洗衣服做饭,甚至还要看着贾张氏恶婆婆的嘴脸。

丈夫贾东旭更是个不中用的,不但不帮着她,还要嫌这嫌那。

竟然觉得秦淮茹嫁给他,是嫁进了福窝。

如果当初她选择了张玉书,现在她只要每天在家里享福就好。

世上没有卖后悔药的。

有些人和事,一旦错过了机会,就会后悔莫及。

...........................

秦淮茹正想着,突然儿子贾梗把手中的碗重重的摔到了地上。

一声清脆的响声,白瓷碗四分五裂。

“我不,我要吃肉,这破菜我才不要吃,我就要吃张玉书家的肉!”

“这个傻柱真是个废物,还是厨子呢,连块肉都弄不来,这清汤寡水的让我们怎么吃?”

贾张氏见贾梗摔了碗,不但不训斥,反而骂起傻柱,嫌他送得饭菜不好。

不过她嘴上这样说,肚子却很诚实。

贾张氏长得膀大肚圆,根本扛不住饿。

如果不是为了等秦淮茹带回来肉,她这会儿早吃饭了。

..............................

秦淮茹带回来的食堂大锅饭,她虽不是很满意,却也比没有强。

于是贾张氏一边骂骂咧咧,一边挑挑拣拣,将饭盒里的土豆和白菜往自己嘴里塞。

“乖孙子,别闹了,这菜味道还行,快点吃,不然待会儿我可全都吃完了,你只能饿肚子了。”

“哼,奶奶,你慢点吃,你给我留点。”

贾梗发了一通脾气,看了一眼吃得正香的贾张氏。

那贾张氏胃口可真好,几口菜下了肚,饭盒里已经少了一半。

贾梗尝过饿肚子的滋味,那种滋味可不好受,他顿时急了,生怕自己吃不到菜。

连忙捡起筷子,也吃了起来。

不过贾梗吃得咬牙切齿,好像每块被他吃进肚子里的菜,都是张玉书家锅里的肉。

就着肉香味吃下去的菜,比平时香了许多。

..............................

“张玉书就是个混蛋,他有那么多肉,也不想着给我尝尝。”

“乖孙子你记住了,他张玉书不是个东西,他今天吃了独食,以后一定会遭报应。”

“嗯,奶奶我知道了,等张玉书死了,他家的肉都是我们家的。”

贾张氏和贾梗这对儿奇葩爷孙俩的对话,听得秦淮茹一阵无语。

还有贾张氏教育孩子的方式,秦淮茹担心,贾梗会被教歪。

她想阻止,可看了看旁边的贾东旭,对贾张氏的奇葩教育方式连个不字都没有。

秦淮茹心想算了,贾东旭这个做父亲的都不管,她又有什么资格管。

在贾家秦淮茹这个嫁进来的媳妇,一点地位都没有。

即使她说了贾家人也不会听她的。

反而她会遭受到一通臭骂。

另一边张玉书根本不知,自己被贾家人骂的狗血淋头。

这户人家将所有恶毒的话,都用在他身上。

..............................

美美的吃了一顿后,张玉书见天色还早,心里一阵无聊。

在六十年代,没有手机,没有网络,连电视都没有。

夜生活更不存在。

这种生活对于他这位穿越人士来说,是一种煎熬。

但对生活在那个年代的人,再正常不过。

正因为无聊,张玉书躺在床上开始思考,自己以后的生活。

来到这个世界后,他就想过要让自己的生活过得滋润舒服。

但要实现这个目的,可不是件简单的事。

今天的工程师考核,他顺利通过,他的身份也因为得到晋升。

工资上涨了不少,一个月有一百块,相比技术员每个月的二十多块,已经很多。

但这些钱,想要让张玉书过上舒服滋润的生活,根本不够。

..............................

毕竟他不像真正生活在六十年代的人,只要吃饱穿暖就再没有追求。

想到以后的舒服日子,张玉书忽然想到另一件事。

就是那段动荡的岁月。

整整十年,不知有多少人没能熬过那段岁月,彻底留在了历史中。

用后世的话形容,就是在那件事情来临之前,要低调。

闷声发财,才是王道。

但是要做什么,既能挣钱,又不至于引起有些人的注意。

张玉书躺在床上辗转反侧。

以他的一身本事,只要稍微努努力,就能做到穿衣吃饭自由。

只不过做什么,难住了张玉书。

黑暗中他瞪着一双眼睛,不停的环视自己所在的这个房间。

转了一圈后,张玉书的目光停在某处。

..............................

他死死的盯着那处一个四四方方的盒子。

那是一台收音机。

六十年代各家各户的普通百姓家里的电器,就是这种半导体收音机。

还有手电筒,像什么白炽灯也是每家必有的。

但是这些电器不是每个人都会修理。

很多人用了几年用坏了,也不舍得再买,只能硬挺。

如果有人将这些东西修理好,再顺便收点修理费。

想到这里张玉书嘴角扬起一抹笑容。

“不对,现在是六十年代,上面根本不让个人做生意,就算是这种小规模的修理摊也不行。”

张玉书刚想到一个绝妙的主意,便立刻被残酷的现实泼了一盆冷水。

那个年代根本不让个人经营,只有集体经营,国营商店,供销社这种。

如果他突然自己支摊搞修理,只能以学雷锋的名义,白帮忙。

但如果提到收取费用,一旦被某些人捅到上面。

他可就吃不了兜着走了。

..............................

不能明目张胆,怎么才能达到自己创业的目的。

转眼一夜时间过去,张玉书仍然没想出个所以然来。

在家里待着也是待着,他出了门到处溜达。

终于在他来到胡同口时,看到在角落里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汉子,正支着一个自行车修理摊。

“嗯?自行车得修理,家用电器也得修理。”

张玉书是看到这个人都把修理摊支到大街上了,也没什么事。

他低声嘀咕了几句。

突然想到另一件事,那就是在这种计划经济的年代。

个人经营虽然被禁止,但有些情况也不是像张玉书想象的那样绝对。

像某些手艺人的营生还是可以做得,毕竟这些人还要养家糊口。

..............................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