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纷纷怒斥,其中有人甚至挽起袖子,准备冲上去教训王新,此人便是许大茂。
娄晓娥轻轻碰了一下他的手臂,想阻止他时。
他却装出一副被众人死死拉住的样子,始终无法冲过去。
“王新,如果你今天不给大伙儿一个满意的交待,你不会有好果子吃的!”
易中海也被激怒了。
王新这句话,无疑刺痛了许多人的神经,而作为捐款最多的他,自然更是怒火中烧。
“解释?很简单,都竖起耳朵听好了。”
面对众人,王新并未显得惊慌失措,反而声音洪亮地说,“理由有三条。
第一条,我觉得贾家并不贫穷。
为何这样说呢?你看贾家有几口人?加上槐花和小当,总共六个。
秦淮茹现在是一名一级钳工,每月工资是27.5元,的确不多。
但你们有没有想过,三大爷一个月的工资也就二十多元,可他们家里几口人呢?
加上还没过门的于莉,一共七口人,还不是一样过得下去吗?
这样一来对比,是不是就能说明一个问题——贾家其实并不穷?”
王新刚一说完,现场的人们立刻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反应。
贾张氏和贾东旭的眼里闪烁出怒火,一脸气愤,显然没料到王新会说出这样的话。
原本愤怒的人们仔细一想,发现王新说的话似乎确实有些道理。
三大爷的情绪起伏最大,一方面对自己之前的慷慨行为感到骄傲。
另一方面,又对王新的话哑口无言。
一大爷和二大爷虽欲开口,却终究忍住没说。
他们在心里已经酝酿好了回应,此刻只等王新讲完。
“第二点,我认为这样做并不值得,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咱们院子里像贾家那样有瘫痪成员的家庭,不止一家吧?
比如说,两年前后院的陈老二也是因为工伤,到现在还在床上躺着。
当时大家发起捐款的时候,虽然不是我亲自捐的,但我爷爷捐了钱,这也算我家一份心意。
对于那次捐款,我觉得特别值得,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因为陈老二是好人,见人就满脸笑容地打招呼。
时不时还会跟人聊聊最近发生的趣事,让人觉得心里舒畅。
反观贾东旭呢!整天板着个脸,不认识他的人,都以为你欠他多少钱似的,离得远远的。
他要是跟你打招呼,就像是恶狗一般,让人害怕。
你们说,这样的捐款到底值不值得呢?”
王新这番话一出,周围人群更加沉默了,他所说的确实没错。
大家都知道陈老二,甚至有些人现在还在资助他。
对他们来说,帮助陈老二,是心甘情愿的事。
然而贾东旭正如王新所说,成天拉长着脸,看上去就令人畏惧,的确不适合接受这笔捐款。
听到这些,贾东旭和贾张氏的脸色立刻变得铁青,看向王新的目光充满了阴狠。
他们完全没想到王新竟然会这样直言不讳,特别是贾东旭。
他从小就这样,难道还有错不成?
“王新,我们捐款是为了救棒梗!”
易中海愤慨地说,又一次提醒大家回归初衷。
“先别忙着反驳,我还没说完,我要说的第三点才是关键。”
“第三点是,其实压根没有必要捐款。
因为他们家根本就不缺钱,棒梗的医疗费用对他们来说,只是个小数目。”
王新看着试图再次激起众怒的易中海,以及一群被利用却毫不知情的邻居们,继续说道。
众人面面相觑,露出困惑的表情。
对于王新前面说的两点,大家都表示赞同。
不论是三大爷的节俭,还是贾东旭的神情举止,都没得挑。
但对于第三点,他们并不同意,毕竟贾家正经历困境,怎么可能有钱呢?
这分明,就是在胡说八道。
于是大家的目光齐刷刷地看着王新,希望他能给出合理的解释。
“你们不用不相信,我说的全是真的。”
“这么说吧!你们都觉得我很富裕。
但实际上,我现在手头也就一百块钱。
如果再加上明天要发的工资,也不过是一百九十多元。”
“这一百九十多元,在你们眼里可能觉得相当富裕了,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
“我这点钱搁贾张氏跟前儿,根本不值一提。
人家贾张氏手头,最少也有一千大洋往上呢!”王新对着周围的人解释道。
听到贾张氏竟然有一千多块,众人不禁变了脸色。
要知道在这个年代,一个普通的初级钳工月薪才二十七块五毛。
那一千块就相当于一个初级钳工,辛辛苦苦干满三十六个月。
换算下来,就是整整三年的工作所得啊!
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要是真像王新说的那样,贾张氏确实是富得流油。
“王新,你简直是胡说八道。
我们家里都已经穷困潦倒成这样了,怎么可能还会有这么多钱呢!”
“你这张嘴啊!真是连个好话都不会讲!”
贾张氏一听这话立刻火冒三丈,破口大骂起来。
“王新,你不捐款就算了,我现在都病成这样了,我们家里哪来的钱!”
躺在床上的贾东旭气得大喊大叫。
唯有在一旁的秦淮茹陷入了沉思,她知道,实际上贾家并非像表面上那么贫穷。
别说贾张氏,就连贾东旭现在手里都有不少钱。
在贾东旭出事前,他是个四级钳工,每月挣四十多块钱。
但他每月只给秦淮茹和贾张氏各五块钱,剩下的三十多块钱一直不知所踪。
这么多年来,肯定攒下了不少。
不过这些她心里清楚,面对众人时,她依然露出满脸的可怜神情。
看上去,就像是王新刻意欺骗大家一样。
周围的邻居们都不相信王新的话。
毕竟贾家的实际状况就是这样,哪里会突然冒出那么多钱?
特别是贾张氏,一个上了年纪的家庭主妇。
既没有工作也没有收入来源,怎么可能有这么多钱。
在他们看来,贾张氏手里顶多也就十几块钱罢了。
他们这些每天辛勤上班的人,都没能攒到一百块钱,贾张氏又怎可能比他们更有钱呢?
“我能理解你们的疑惑,贾张氏作为一个家庭妇女。
没有收入来源,她的钱是从哪儿来的呢?”
“这其实很容易解释,一是存款,二是抚恤金。”
“贾老先生生前是四级钳工,每月工资有四十多块钱。
他在单位干了那么多年,总会有些积蓄,哪怕只有四百块,也不算夸张吧?”
“再说到贾旭东这次事故之后,工厂给他发了四百块的抚恤金。
这个记录清清楚楚地在厂里备案着,你们要是不信可以亲自去查证。”
“再加上这些年,贾旭东每个月孝敬他们的那点钱。
我说他家有一千块钱,我觉得并不过分吧?”
王新从容不迫地陈述事实,直接面对贾家的问题。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