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与领导的谈判

换源:

  王科长听说刘明旭买车了,有点惊讶,但一想到他的家境和他那些有背景的朋友,也就不觉得奇怪了。

“这喜糖,有心意就行,我哪会挑剔。”

王科长开了句玩笑,刘明旭没在意,两人又聊了几句,刘明旭就说不打扰工作了,告辞走了。

刘明旭走后,王科长含着大白兔奶糖,自言自语道:“这刘明旭,确实挺会做人。”

然后他把桌上剩下的大白兔奶糖揣进口袋里,打算带回家给孩子尝尝。大白兔奶糖平时可少见,只有过节才能吃上。

另一边,刘明旭回到办公室,也以分发喜糖的名义,给每个同事都发了一颗大白兔奶糖,还给赵姐多给了两颗。

赵姐默默收下,悄悄放进手提包里,显然也是想带回家给孩子吃。

发完糖后,刘明旭开始看今天的物资采购清单。

“赵姐,这鱼的事儿我有点不明白。平时食堂的鱼不都是收购站直接送的吗?怎么这里还写着要另外买?”

赵姐听了,低声给他解释了一番。

“平时送的都是食堂用的东西,这些另外买的鱼是专门给小厨房备着的。

这是长期要买的,虽然数量不多,但对鱼的品质、大小要求都特别高。

这种活,一般人可不愿意接。”

刘明旭听了,点了点头,表示他懂了。

“多谢赵姐提醒,要不我就稀里糊涂地接下来了。

这采购的活儿,还真挺复杂的。”

赵姐也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没错,采购这行,水可深了。”

“那我再看看其他的,赵姐你先忙吧。”

刘明旭说完,继续研究采购清单,最后选了一个和水泥厂对接的水泥采购任务。

“赵姐,我打算接这个水泥的活儿。有啥得特别注意的不?”

刘明旭怕其中有陷阱,特意问了问赵姐。

“这个任务还行,主要是得看看水泥厂那边有啥具体要求。

这种特殊材料,一般都是用计划外的物资去换的。

你要真接了,可得跑几趟。”

刘明旭听完解释,心里明白多了,他觉得这个任务其实不难,就是得多跑腿。

“行,跑腿的活也挺好,能让我多了解了解情况。赵姐,那这个任务我就接了。”

“好的,记得去后勤部门拿一张采购单,作为你采购的凭证。”

刘明旭办完手续,拿到采购单后,骑上他的老式二八自行车,直接往水泥厂蹬去。

一路上,他吸引了不少惊讶和夸赞的目光,这也在意料之中。水泥厂离轧钢厂不远,刘明旭骑了不到一个小时就到了。

到水泥厂门口登记时,他悄悄给门卫大爷塞了一盒国防牌香烟。

“大爷,我是轧钢厂采购科的刘明旭,新来的,想问问您,在咱们水泥厂买水泥有啥特别要注意的不。”

门卫大爷一开始没搭理他,但看到香烟后,才抬头仔细瞧了他一眼。

现在很多保卫、警备和政府单位的人都是从部队出来的,对部队有感情。铁鹰、国防、海军这些牌子的香烟,在内部很抢手,能拿出这些烟,往往意味着家里有部队的背景。

“小伙子,要不是看在这烟的面子上,我都不想跟你说!你这身板,干采购科真是屈才了,跟着长辈多学学多好啊!看你是轧钢厂的,你也算走运,咱们厂最近说要建几栋职工宿舍楼,明白我的意思了吧?”

门卫大爷不客气地收下香烟,还抽出一根点上。

“嗯,味道不错,要是海军牌的就更好了,那烟劲儿大!”

刘明旭听完门卫大爷的话,心里已经有了主意。要建职工宿舍楼,生产线多开一会儿,水泥厂计划外的水泥就多了。

刘明旭这次可真是来对地方了,还多亏了家里人的帮忙。要不是门口看门的大爷好心提醒,他可能得多走不少冤枉路。

他跟大爷道了谢,然后就直奔水泥厂后面的小办公室去了。跟那个大轧钢厂比起来,这水泥厂的后勤办公室简直小得像个小角落,藏在厂区办公楼里头。

刘明旭找到了管后勤的张主任,张主任看起来挺和气的,一点架子都没有。这儿的人大多都挺实在的,当然,也有那么几个不太好的,但那是少数。

“张主任您好,我是轧钢厂采购科的刘明旭。”刘明旭打招呼说。

张主任笑了笑,“你好啊,刘明旭同志,来我们这儿有啥事儿吗?”

刘明旭说:“是这样的,张主任,我们轧钢厂想买点水泥。我想看看咱们两边能不能互相帮助一下,这样大家都能有好处。”张主任一听就懂了,刘明旭说的是那些平时不常买的材料!

他眼睛一亮,正好水泥厂打算盖几栋新楼,可钢筋不够用了!

虽然建楼的项目已经批了,理论上钢筋可以随便买,但水泥厂想多盖点楼,钢筋就不够用了。这时候,张主任对刘明旭的态度更好了。

“咱别站这儿聊了,走,去我办公室坐坐,我那有上好的茉莉香茶。”

说着,他就领着刘明旭进了办公室,泡了两杯好茶。

刘明旭接过茶,连声谢谢张主任。那时候,茉莉香茶可是好东西,用来招待客人特别有面子。平时能喝点茶末就不错了,好点的也就是碎茶叶。

“明旭同志,我就直说了,我们水泥厂现在特别缺钢筋,你们能提供多少?”张主任问。

刘明旭心里其实没底,但脸上绝对不能表现出来,得装得很有信心的样子。

不过,张主任没看出来,他还以为刘明旭心里有数呢。

这也难怪,毕竟他们钢铁厂以前可是四九城的第一家钢铁制造厂,还是第一家公私合营的。虽然说是娄半城捐的,但合营后,娄半城就不管了。

但这些都不影响张主任的判断。

他真正看重的是,钢铁厂规模大,人多,资源也多,那些不常买的材料肯定也不少。

钢筋的事儿,不用担心了。

张主任心里的一块大石头落了地。

毕竟他们水泥厂规模小,主要就是满足周边的需求。这样的厂,在四九城周边到处都是。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