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原来是误会!

换源:

  大队长正在吃饭呢,被这一下弄得愣住了。被小伙子拉着跑到屋外,他才回过神来。

“二狗子,你这是干啥呢?我正吃饭呢,咋就被你拉出来了?要是有急事,等我吃完饭再去不行啊?”

小伙子听了,心里不乐意,小声嘀咕:“海子叔,咱不是说好了嘛,叫我王小明,别再叫我小时候的小名二狗子了。我现在都想着娶媳妇过日子了,天天这么叫,谁还愿意跟我亲近啊?”

大队长无奈地笑了笑:“行行行,不叫了不叫了!王小明,行了吧?”

“你还在叫呢!”

“真的不叫了,我这嘴,一不小心又秃噜了。小明啊,你这么急着找我出来,是不是有啥急事?快跟我说说!”

王小明这才想起来,刘明旭还在村子外面等着呢。

“糟糕!海子叔,都怪你!你一打岔,我差点儿把正事给忘了!”

大队长一听有正事,脸色立马就严肃了。

“啥正事?王小明,赶紧说!”

“村子外面来了个轧钢厂的采购员,我刚把他拦下,查了证,应该是真的。”

大队长一听采购员来了,脚步不由自主地加快了。

“你怎么现在才说啊!”

王小明见大队长反而责怪自己,小声嘀咕:“明明是你一直在打岔嘛!”

虽然心里抱怨,但王小明还是加快了脚步跟上大队长。

这时候,刘明旭已经在村口等了好半天了。

最后,刘明旭瞧见了那个年轻人,旁边还跟着一个浓眉大眼、方脸的中年大叔,俩人一块儿走了过来。

刘明旭一看这大叔的长相,心里头立马就对他有了好感。这大叔浓眉大眼,脸方方正正的,一看就是个老实人,靠谱!

见他们俩跑得飞快,气喘吁吁,满头大汗的,刘明旭赶紧迎了上去。

“两位朋友,别急别急,先歇会儿!”

俩人歇了好一会儿,等气儿喘匀了,那位浓眉大眼的大叔伸出两只手,要跟刘明旭握手。

“采购员同志,你好啊!我是小王庄的大队长,我叫王海川!”

刘明旭也赶紧伸出手,俩人的手握得紧紧的。

虽然还不知道具体是咋回事,但刘明旭能从王海川那紧握的手里感觉到他的真诚。

“你好,王队长!我是四九城轧钢厂的采购员。”

刘明旭和王海川互相介绍了之后,刘明旭就跟王队长说了自己来的目的。

“王队长,是这么回事。我们厂想买点野兔、野鸡、草菇蘑菇啥的,或者有啥稀罕的特产也行。不知道小王庄有没有?”

王海川听完刘明旭的话,想了想,心里盘算着。

“有肯定是有的,野兔、野鸡这些得看村里人的情况,但草菇蘑菇是不少的。咱也别在这儿站着了,跟我进去,坐下来慢慢聊!”

说着,王海川就拉着刘明旭的手往村里走,还不忘让王小明推着三轮车跟上。

刘明旭也没拒绝,既然来了,就进去看看呗,也没啥大不了的。

往村里走的路上,刘明旭和王海川聊上了,大部分时间都是王海川在说,刘明旭在听。

这时候正是农历五月底的北方,地里的庄稼还没熟呢,村里人家正愁粮食不够吃,都出去找吃的了。

通过聊天,刘明旭对村里的情况有了更多的了解。

眼看着村子就在眼前了。

突然,村子大门一开,一群拿着农具和武器的村民冲了出来,他们一眼看见王海川,就着急地喊了起来。

“泰河叔,是不是秦家沟那边要来捣乱?放心,我们都准备好了!”

刘明旭一看这架势,心里头“咯噔”一下。他心里琢磨,我这刘明旭也没招谁惹谁啊……咋的这一群人拿着武器就围上来了?!

听到村民们的喊话,再瞅瞅王海川那严肃的脸色,刘明旭立马明白过来,这是一场误会!

不过,刘明旭也没说话,也没笑,就是稳稳当当地站在王海川旁边。

王海川跟那些村民说了几句,才弄清楚是咋回事。

原来是王小虎喊王海川的时候声音太大,又慌慌张张的,也没说清楚是咋回事。

这一幕被旁边的村民看见了,他们以为是为了抢水源要打起来呢,生怕王海川吃亏,就召集人手,带着武器来帮忙了。

王海川弄清楚情况后,狠狠地瞪了王小虎一眼,王小虎就像只被吓着的小鸟,低着头,缩在一旁。

“好啦好啦,大家都回去吧!这是一场误会!小虎是带我去接采购员的,不是来抢水的!”村民们一听不是抢水的,就都散了。不过,走的时候还不忘瞪王小虎一眼,吓得他直哆嗦。

人都走光了,王泰河松了口气,转头对刘铭昱笑了笑说:“采购员同志,真是不好意思,让你见笑了!”

刘铭昱连忙摆手:“没事,没事。你们小王庄的人真是团结。”

王小虎一听刘铭昱夸他们团结,立马不装可怜了,得意地说:“那当然,谁敢欺负我们庄子的人,大家肯定一起上!”不过,被王泰河瞪了一眼后,他声音就小了。

见王小虎不说话了,王泰河才继续和刘铭昱聊:“采购员同志,你需要的东西,我们这都有,你是准备直接给钱买,还是用粗粮换?”

刘铭昱一听王泰河说可以用粗粮换,心里就明白了,这是粮食不够吃了。虽然他身上带着不少面粉,但来源不好说,不能随便拿出来。

刘铭昱想了想,然后对王泰河说:“我们厂的意思是直接给钱买,粮食可能给不了。”

王泰河听了也没失望,因为他一开始就没想着能换到粮食。有钱也行,大不了再找人换。

王泰河问刘铭昱:“刘采购,你们厂的收购标准是怎么定的?”

刘铭昱也没藏着掖着,直接说了价格:“王大队长,您放心,咱们都是为了国家好。小王庄的情况我也了解。我们轧钢厂效益好,所以我会给最高的收购价。但是,我得先说清楚,价格我给得高,你们可不能弄虚作假,故意加重分量。我知道农民兄弟不容易,但在称重前,别搞那些小动作。”

王大队长拍着胸脯保证:“刘采购,您放心,我们能感受到您的诚意。我们不会干那种砸自己招牌的事,一定不让您为难!”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