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故事,还在继续。而李建设的“听劝”之路,也因为这次意外的木工奇缘,变得更加精彩纷呈。他的人生,似乎总是在别人的“劝告”和“指点”下,不断地开辟出新的局面,充满了无限的惊喜和可能。他开始期待,下一次,又会是谁,给他带来新的“劝告”和新的机遇呢?
(根据您上次的指令,第51章到55章的内容已经在上一轮的回复中生成了。现在我将从第56章开始继续。)
自从拜了张大爷为师,李建设的生活又多了一项重要的内容——学习木工。
张大爷是个经验丰富的老木匠,虽然年纪大了,但手上的功夫却一点没落下。他教李建设,从最基础的认识各种木工工具开始,比如刨子、锯子、凿子、斧子、墨斗、角尺等等,每一种工具的名称、用途、以及如何正确使用和保养,都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李建设学得非常认真。他知道这个机会来之不易,所以格外珍惜。他不仅仔细听张大爷的讲解,还会亲自动手操作,反复练习。他力气大,悟性也好,很多东西一点就透,上手很快。
认识了工具之后,张大爷又开始教他一些基本的木工技艺,比如如何刨平木料、如何开榫凿卯、如何拼接木板等等。这些都是木工活的基础,也是最考验功夫的地方。
张大爷的要求非常严格,每一个细节都要求李建设做到精益求精。比如刨木料,不仅要刨得平整光滑,还要保证木料的厚薄均匀;开榫凿卯,更是要做到严丝合缝,不差分毫。
李建设也不怕吃苦,不怕麻烦。他每天除了去街道办上班,大部分的业余时间,都泡在张大爷那里,跟着张大爷学习。有时候,为了练习一个动作,他会反复操作上百遍,直到张大爷点头满意为止。他的手上,很快就磨出了厚厚的茧子,但也练出了一身扎实的木工基本功。
张大爷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他觉得,自己这回可真是找对传人了。这个李建设,不仅勤快肯干,而且踏实稳重,是个学手艺的好料子。
在学习木工的过程中,李建设也渐渐发现,这张大爷,似乎并不是像院里人传说的那样孤僻古怪。他其实是个很和善、也很有智慧的老人。只是因为无儿无女,又经历了一些人生的坎坷,所以才显得有些不合群,不爱与人交往。
李建设对张大爷也越来越尊敬,不仅把他当成师傅,也把他当成长辈一样看待。他经常会给张大爷送些自己钓的鱼,或者采的野菜山货,陪他说说话,解解闷。有时候,他还会帮张大爷打扫打扫屋子,洗洗衣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张大爷也把李建设当成了自己的子侄一样看待,不仅倾囊相授木工技艺,还会把自己的一些人生经验和处世道理讲给他听。他告诉李建设,做木工活,就像做人一样,要讲究规矩,要用心,要实在,不能偷奸耍滑,不能投机取巧。只有这样,才能做出好东西,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一来二去,两人之间建立起了深厚的师徒情谊,倒也像是爷孙俩一般亲近。
这天,李建设正在帮张大爷整理他那些宝贝工具,张大爷忽然开口说道:“建设啊,你这木工基础也学得差不多了。俗话说得好,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傻把式。我给你介绍个活儿,你去试试手,也算是检验一下你这段时间的学习成果。”
李建设一听有活儿干,顿时来了精神,连忙放下手中的工具,问道:“张大爷,是什么活儿啊?我能行吗?”他虽然学得用心,但毕竟是第一次正式接活,心里还是有些没底。
张大爷呵呵一笑,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放心吧,不是什么大活儿,也不是什么难活儿。就是咱们街道办的王主任家,想给孩子打一张小书桌,还有几个小板凳。她知道我会点木工,就托我帮忙。我这年纪大了,眼神也不太好了,干不了细致活儿了。这活儿啊,就交给你去做了。也算是让你练练手,长长见识。”
原来是给王主任家打家具!李建设心里既兴奋又有些紧张。王主任可是街道办的领导,这活儿要是干砸了,那可就丢人了。
张大爷看出了他的顾虑,鼓励道:“建设啊,你别怕。这活儿虽然是给领导家干的,但也是个好机会。你只要用心去做,把平时学到的东西都用上,肯定能做好。再说了,有我老头子给你把关呢,出不了什么大岔子。”
听了张大爷的话,李建设心里踏实了不少。他深吸一口气,重重地点了点头,说道:“张大爷,您放心!我一定好好做,保证让王主任满意,也绝不给您老丢脸!”
于是,李建设便接下了这个木工活。
他先是跟着张大爷,一起去了王主任家,仔细量了尺寸,询问了王主任对书桌和板凳的具体要求,比如样式、大小、材质等等。王主任对李建设这个年轻人印象一直不错,知道他是张大爷的徒弟,也十分信任,将事情都交给了他处理。
回到家,李建设便开始认真地构思和设计。他不像其他木匠那样,只是简单地按照经验来做,而是先画出了详细的图纸,将每一个部件的尺寸、结构、以及榫卯的连接方式,都标注得清清楚楚。他还特意在设计中,加入了一些自己前世看到过的现代简约风格的元素,力求做出来的东西既实用,又美观。
图纸画好后,他又仔细地挑选了木料。张大爷告诉他,做家具,木料是关键。好的木料,不仅结实耐用,而且纹理美观。他跟着张大爷,去木材厂挑选了几块上好的榆木和松木。
木料选好后,便开始正式动工了。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