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桂兰没有说话,她不想说别人坏话,万一被听去,平白无故得罪人。
许大妈自讨没趣,有拿出几块碎步。
“这几块碎布,虽然不多,但是够给孩子做个里衣的,你也拿着。”
孙桂兰这次没有客气,家里确实没有碎步,不能给孩子做点衣服,这真是解了燃眉之急,连忙感谢。
“对了,桂兰,我听院子里说,早上你出门,把孩子送回去了,这是怎么回事?”
其实看到孩子的时候,许大妈就确定那是谣言,这么说出来,也是给孙桂兰提个醒,卖个好。
孙桂兰将早上去街道办的事情说一下,并解释既然下定决心收养孩子,就不会把孩子送回去的道理。
宋晓文看着许大妈,通过大人之间的聊天这是许大茂的母亲,四合院剧情开始的时候,他们两口子带着女儿回老家,不在四合院,但是也知道,他们两口子不是好人。
许大妈凭着在娄家做保姆多年,欺骗娄晓娥嫁给许大茂这个人小人,后来由于生不出孩子,被聋老太太算计,给何玉柱生下何晓,最后又被四合院里面的人欺骗的倾家荡产,最后无奈远走他乡。
想到娄晓娥的悲惨命运,一阵惋惜,现在娄晓娥还是半大孩子,如果以后能救就帮助一下。
许大妈临走之前说:“你要小心,今天开全院大会。”也不解释,就匆匆走了。
孙桂兰感觉莫名其妙,要小心什么,也不多想,就去哄俩孩子睡午觉。
宋晓文听说今天晚上要开全院大会,还要让母亲小心,莫非前定这是针对宋家的?心中期待,晚上要好好看看他们的嘴脸。
下午下班,四合院工作的人,陆续回来,闫埠贵站在前院门口等着,看看谁带东西回来,就上前搂点,烂菜叶子都不放过,对于没带东西的人,搭理都不搭理。
正巧刘海中背着双手,迈着四方步大步流星走过来。
“哎呦,二大爷领导视察,欢迎回来。”
闫埠贵迎上去,调侃刘海中。
刘海中文化低,不过有一颗想当领导的心脏,就喜欢听奉承话。
“老阎,要不说你是老师,说话就是好听。”
刘海中挺着大肚腩,想让闫埠贵再说两句。
闫埠贵看着他这样子,甚是无语,话锋一转:“二大爷,今天开全院大会。”
刘海中一愣,这怎么没有得到通知,闫埠贵与易中海商量好了,自己都没有参与,瞬间脸黑下来。
“什么事?”
闫埠贵指指外院宋家方向。
“孙桂兰把孩子送回去了,这不是让王主任觉得咱们四合院人品有问题,说话不算数嘛,晚上开大会批评她。”
刘海中最喜欢耍威风,觉得今天晚上就有机会,高兴地走进四合院。
闫埠贵继续在门口等待下班的人,不过看到傻柱回来,转身回屋,知道一般傻柱都是下班晚的,后面不会有人来了,就算有人,也都是穷鬼,都不带东西回来。
再说傻柱的饭盒一次都没有拿到过,还被损过好几回,渐渐就对傻柱的饭盒失去兴趣,不过傻柱主动给,还是必须要的,饭盒里全是肉菜,就他们的算计,可以吃好几天呢。
易中海家。
易中海早就回来了,此时正在吃饭,桌子上有一盘护心肉,是一大妈专门在熟食店买的,全是瘦肉,还不用弄的四合院人尽皆知,吃的是白面馒头,一瓶开盖的西凤酒,正慢悠悠喝着。
一大妈说:“中海,咱们没有孩子,那孩子还小,昨天我就想说想收养来着,你不让,我觉得那孩子挺好的,你为什么不让?”
易中海滋溜一口,将酒盅里面的酒喝下,吃一口护心肉。
“你懂什么,万一咱们收养那弃婴,以后人家父母找过来,还不是跟人家走了,咱们白养那么多年,咱们就靠东旭就行,我是东旭师傅,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他给咱们养老正合适。”
提起贾家,一大妈脸色显出忧虑:“可是东旭听他妈的,贾张氏那人可不是善茬,撒泼打诨,我有点担心。”
“没事,贾家不是问题,我心中有计划,你不用担心,再说不是还有傻柱嘛。”
一大妈眼睛望向桌子上那一摞报纸堆。
“你说何大清真不回来了?真是够狠的。”
“这不是正好,如果贾家那边出现问题,还有傻柱给我们养老送终。”
一大妈点点头,也不再忧虑,放心吃饭。
贾家一家人也在吃饭,不过桌子上只有白菜,喝的是稀粥,只有两个二和面馒头,还有几个窝头。
贾东旭与贾张氏一人一个二和面馒头,秦淮茹只能吃窝头,不过心里还是美滋滋的,因为嫁到城里是每个村里人的梦想,没看到村里人都羡慕她,不用干农活,也没有风吹雨淋的,每年还能吃到村里送的粮食。
“东旭,你师父怎么说?”贾张氏几口就把馒头吃下,又拿起一个窝头,怪不得肥头大耳的。
“妈,我师父说今天开全院大会批评孙桂兰,最好让她自愿滚出四合院,咱们就可以将她的房子要过来。”
贾张氏三角眼闪着精光:“孙桂兰那个软包子,带着一个赔钱货,还住两间房子,那都应该是我们家的,现在还收养一个孩子,又给送回去,真是瞌睡虫来枕头。”
秦淮茹想到家里多了两间房子,心里一阵高兴,以后棒梗结婚都不愁没房子了。
“东旭,那两间房子可都是我的,等房子到手,我就搬过去,看谁敢跟我抢,我治不了他们。”
“妈,你搬过去可以,不过等到棒梗长大了,也要搬过去住。”
贾东旭想到以后就可以和老婆两个人住一间房子,心中激荡,想要这种日子早点到来。
孙桂兰家也在吃饭,她一边抱着宋晓文一边喂他:“晓文,喝米糊糊啦。”
宋晓文张开口,一嘴喝下去,现在喝了几顿,也习惯了。
他已经知道自己取名字的事情,没想到还是叫宋晓文,这也好,万一改个名字,还真有点别扭,睡一觉就成城市户口,也解决了明年定量的问题,家里就算是灾年也不担心饿死。
作者努力写作,在这里求收藏,求鲜花,求打赏。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