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贾家对话

换源:

  易中海的笑容都凝滞了片刻。

眼眸中闪过愤怒。

只不过他的眼睛本来就不大。

所以谁也没有注意到。

“刘师傅,给我讲讲这个压缩饼干?我还挺好奇的。”

娄半城乐呵呵地说道。

“得嘞,您跟我来,我这还有一块做好的,您要不嫌弃,先尝尝。”

刘海中胖乎乎的脸蛋堆起了笑容。

娄半城只是稍稍驻足了一会儿。

便又坐上车走了。

而且看那方向正是去军管委的方向。

易中海看到没有人搭理他,恨恨地跺跺脚,就回四合院了。

回到中院也没有搭理身后的徒弟。

自顾自地回到了屋里。

贾东旭看到师傅心情不好,也不敢跟上去。

扭头回了自己家。

“东西真捐了?”

贾张氏看到儿子走进来,放下鞋垫,打量到他手里没有提着东西,有些心疼地问道。

“嗯,两家加起来十斤白面,五十斤棒子面。”

贾东旭闷声说道。

“这,怎么捐了这么多?粗粮拿去捐不就好了,白面我们家过年都舍不得吃呢。”

贾张氏拍着大腿,满脸懊恼地说道。

“妈,你可别瞎咧咧,这是拥军,再说了,又不用我们家出钱出粮。”

贾东旭坐下倒了一杯水灌进肚子,才说道。

如果易中海听到了这话。

说不定就能明白。

自己这看似尊老爱幼的徒弟对他也不那么实诚。

“那不也一样嘛,东西要是没捐,我还能去借回来呢,你俩结婚可是掏了不少家底,我还寻思多纳点鞋底贴补贴补家用。”

贾张氏有些气愤又理所当然地说道。

“妈,您说什么呢,那是师傅拿钱买的,我现在顶门立户了,您以后做事啊多顾忌点我们家的脸面,要不然以后我还怎么做人。”

贾东旭脸上有些挂不住。

主要是秦淮如就在一旁学着用缝纫机做衣服呢。

刚娶进门的媳妇儿在这。

他还要点脸。

“我就是那么一说嘛,你说这老易也是,都已经闹翻了,干嘛用热脸贴人冷屁股去,自己不会做那什么饼干啊。”

“这些好了,东西是捐了,但名声全是那个死胖子的。”

贾张氏看了一眼儿媳妇,撇撇嘴,又不悦地说道。

“人家那里几千斤,就连轧钢厂的娄半城都送来了大几千斤粮食,我们就这几十斤,够干嘛的。”

“还不如当着众人的面捐出去,好歹还能有个名儿呢。”

贾东旭这会儿倒是想明白师傅的用心了。

“那能一样嘛,人家通知都没有通知老易,摆明了就是把他排除在外了。”

“我跟你说,刘家那小王八蛋那天说的话,我越想越觉得有道理......”

贾张氏嘟囔着。

“咳,别瞎说,他是我师傅,他是什么样的人,我们家还不清楚嘛,这么多年,多亏了他帮扶。”

“他就是好心办了坏事儿,又让刘光齐那张嘴给往更坏了说,所以才让人给误会了。”

贾东旭听着他妈说不出什么好话了,连忙打断她的话。

同时也挤眉弄眼地看向自己的媳妇儿。

在易中海的影响下。

他也不知不觉地当起了两面人。

如果只有他们母子在这里。

那说什么都没有关系。

不过他倒也不是怕秦淮如出卖他们。

只是觉得她刚从农村来到城里。

担心她被人套出话来罢了。

只是他不知道自己这个媳妇儿可不是什么简单的人物。

大年初七。

老刘同志两口子都囫囵吞枣一般吃完了早餐。

两口子一个要去轧钢厂上班。

一个要去军管委上班。

尤其是张青花紧张得一晚上都没有睡好了。

大字不识一个的家庭主妇。

过个年摇身一变要吃上官家饭了。

她做梦也没敢这么想啊。

岂料生了个好儿子。

不敢做的梦竟然成了现实。

这些天可把她乐得不知南北了。

“老二,你哥一会儿要去扫盲班,你弟还在睡着,等他醒了给他冲个奶粉,你在家看好弟弟,不要带他出去外面玩。”

张青花一边穿大衣,一边吩咐道。

“哦,知道了。”

刘光天睡眼惺忪地点点头说道。

“你给我仔细着点,要是不听话,小心你的皮。”

刘海中看到他的样子,顿时就恼了,提高了音量喊道。

“没事,扫盲班9点才开始,那会儿老三也该醒来了,我会安排的,你们先走吧。”

刘光齐出声说道。

“什么时候你能跟你大哥一样。”

刘海中恨铁不成钢似的呵斥了一句。

“走吧,今天可是我第一天上班,不能迟到了。”

张青花露着八颗大牙门,脸上笑得跟盛开的花儿一般。

“一个临时工你着什么急。”

刘海中嘟囔了一句。

只是沉浸在喜悦中张青花没有听明白。

自顾自地拉开大门。

骄傲得如同开屏的孔雀一般。

昂首走出了门。

刘光齐只能无奈地笑了笑。

“哥,我能去你扫盲班那里玩吗?我也可以帮你忙啊。”

刘光天看到父母都离开了,才开口问道。

要是刘海中在的时候他可不敢放肆。

“现在大街上还乱得很,特务还猖獗得很,你带着老三在家乖乖的,只能在院子里玩,不能跑出去。”

“我回来的时候给你们带糖。”

刘光齐摇摇头说道。

“啊,好吧。”

刘光天虽然有些失望,但也没有说什么。

“在家看看小人书,听听收音机,或者院里跟小朋友玩,带好弟弟,你那个鞭炮别带着他一起玩。”

刘光齐摸了摸他的脑袋,轻声说道。

“知道了,我会带好老三的。”

刘光天抬起头,笑着回答道。

这项业务他也不陌生。

这个年代谁家不是大小孩带小小孩儿。

就这么跟火车似的一节拉一节。

“妈妈,哥哥。”

一阵喊声从屋里传了出来。

刘光齐知道这是小老三醒来了,连忙走进屋里。

看到大哥来了。

这小家伙也就不喊了。

可怜巴巴地伸出双手要抱抱。

“小家伙,都多大的人了,今年都六岁了,醒了还不会自己穿衣服。”

刘光齐把他抱在怀里,摸了摸他的小脑袋,打趣着说道。

刚醒的小家伙都不搭理他。

只顾搂着他的脖子。

“来,哥哥给你穿衣服。”

刘光齐笑了笑,给他穿戴好衣帽。

虽然嘴上说他六岁了。

但他是年底才出生的。

本质上才4岁而已。

所以嘴上打趣着,手上也没有停。

只是这衣服他很眼熟。

因为就是他穿过的,后来是刘光天穿,现在传给了小老三。

现在还没有彻底打击封建迷信。

所以他家这些小孩儿衣服那可是个宝。

不少人家都会上门来求。

因为刘家三个都是儿子,穿过的衣服中有阳光之气。

现在很多人信这个。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