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秦怀茹的奢望

换源:

  秦淮如看着他的背影,心里一阵奇怪。

自打自己进了这个院儿。

院里这些男人就一个个恨不得把眼睛黏在自己身上一般。

每回打门前路过都要想方设法地勾着眼睛看一眼。

弄得自己的丈夫和婆婆天天防贼似的防着。

要不是院里大多数男的都出去上班了。

自己根本没有机会出来透透气儿。

尤其是那个许大茂。

一个半大小子的眼神都不知道怎么就那么讨厌。

每回看到自己都肆无忌惮地打量。

好似要把自己生吞活剥了一般。

跟他爹看自己的眼神一样讨厌。

还有那个傻柱。

真以为那隐晦打量的目光自己不知道呢。

只不过他还好。

属于有贼心没有贼胆的人。

每次跟自己的目光对上时都能羞红了脸庞。

一双眼睛躲闪得跟陀螺似的。

但全院唯有这刘家人。

看自己的眼神干净透彻。

好像完全无视了自己的容貌一般。

要不是刘海中都生了三个小孩儿了。

她真以为他是无能呢。

这个刘光齐更是如此。

眼神从来不会多看自己第二眼。

“妈,您说我能去那个学习班吗?”

秦淮如想着想着,嘴里不知怎么就秃噜出来这句话。

但她还真不是冲着刘光齐去的。

只是她内心也渴望着读书。

只是一个乡下的女孩子。

家中还有哥哥弟弟。

颜值又那么高。

和平年代都不一定安全。

何况是战乱年代呢。

哪有机会给她上学。

“有什么好去的,那不就是忽悠人的嘛,一个初中还没有毕业的黄毛小子,别误人子弟就不错了,还教人读书,也不怕笑掉人大牙。”

“前院的阎书斋教了那么多年书了,以前还自己开过私塾,不也都没有去什么扫盲班上课。”

“且等着看吧,有他苦头吃的呢。”

贾张氏闻言立马瞪直了三角眼,鼻子不是鼻子地说道。

自家儿媳这一副狐媚的面相。

她又不是眼瞎的老婆子。

院里那些男人的眼神她也是看得见的。

这还在院里呢。

这些人就敢肆无忌惮。

这小妮子要是走出去了。

还不知道会碰上什么事儿呢。

而且都已经嫁进自己家里来了。

守好三从四德。

照顾好自己和儿子就是了。

读什么书。

而且自家儿子都说了。

他不在的时候多看着点。

秦淮如听到婆婆的话,当即就沉默了。

她心里也知道这是奢望。

不说婆婆,就是贾东旭也不可能同意。

刘光齐回到家里。

母亲和两个小家伙已经坐在饭桌上吃饭了。

“哥哥回来了。”

两个小家伙看到他立马就欢呼着跑过来。

“老大,你怎么回来了,不是下午还要上课吗?”

张青花看见大儿子走进家门,顿时就眉开眼笑。

家人们!

谁懂啊!

老娘今天在外面那是风光得不得了啊。

那是逢人便能听到夸赞自己儿子的话语。

甚至还有人想提前结成亲家。

这些人也是想瞎了心。

我儿子可是要上大学的!

以后肯定也得取个大学生才门当户对啊。

刘光齐看见家人其乐融融地在一起吃着饭。

嘴角也不由得露出了笑容。

他穿越过来三年的时间。

最有成就感的事情就是让一家子没有了离心离德的隐患。

虽然刘海中夫妇最看重的儿子依旧是他。

但是对于两个小儿子也算是一视同仁了。

现在饭桌上两兄弟面前都放着一碗雪白的鱼汤。

要是放在以前的话。

老三现在还小,可能可以吃到肉。

老二根本不用想。

“下午再去上课,这是赵主任给我带回来的饭菜,听说有肉菜,一起吃了吧。”

刘光齐把饭盒放在桌子上,笑眯眯地说道。

刘光天闻言眼睛亮堂堂的,赶忙起身去厨房拿大哥的碗筷。

“哥哥,吃肉肉。”

小老三伸出肉嘟嘟的小手,指着饭盒奶声奶气地说道。

“你自己吃,你要多补补,我熬了鱼汤,这不一人一碗正喝着呢。”

张青花把饭盒推到他面前,不容置疑地说道。

“没事,赵主任本来就给他们两个小家伙准备了。”

刘光齐笑着打开了饭盒。

确实有肉菜。

而是三个饭盒都是不一样的。

肉丁萝卜、肉末菜干、油渣白菜。

这时候刘光天也拿着碗筷放到他面前了。

“上课累吗?睡个午觉再去吧。”

张青花关切地问道。

她也没有阻止自家老大给弟弟们拨菜。

反正也阻止不了。

“不累,都是大人了,又不是小孩子,上课还要打打闹闹的,容易得很。”

“您现在负责什么呢?要跟着那些小脚老太太去巡街吗?”

刘光齐笑了笑说道。

这个臂膀上戴着红袖章的小脚老太太也是独属于国内的一大特色了。

反间谍、抓罪犯、举报不法行为、抓暗门子、巡街...

反正没有她们不能干的。

“不用,我现在被分到政府这一块了,不属于军管委,听说后续要组建什么居委会,这有什么不一样吗?”

张青花放低了音量,神秘兮兮地问道。

“那肯定不一样啊,军管委只是特殊时期的,以后要归居委会管的。”

“妈,我跟您说,我已经教会您认字儿了,家里我买的这些报纸,您没事儿就多看看。”

“以后新的管辖机构成立的时候,您兹要懂得政策,转正妥妥的。”

刘光齐肯定地说道。

他也想起来了现在帝都已经逐渐退出军管了。

沪上陈市长搞的居委会经过验证后开始推广。

而后世耳熟能详的街道办现在还没影呢。

就是帝都这边也要53年帝都市委书记彭同志才提出来。

54年才正式全国通行。

前者没有编制,后者则是有正式编制。

在等待扫盲班开班的这几天。

他也没有闲着。

趁着父母都还没有上班的空闲时间。

他率先教会了他们识字儿。

而教材就是《44版选集》和《51版选集》以及语录。

在三倍传道效率的加持下。

张青花虽然说现在还不能完全自主读书看报吧。

但好歹不会大字不识一个了。

而他的老父亲刘海中原本忘得差不多的高小知识也补回来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