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家的大门如同往年一样,在春节的午后,大大地敞开,欢迎着四邻八舍的亲朋好友。
茶几上早已摆满了各式坚果与糖果,热茶水也烧得滚烫,一切准备就绪,只待客人的到来。
率先到来的,自然是孩子们欢快的脚步声。
棒梗领头,其兄弟姐妹紧随其后,他们一进门就兴奋地开始行礼如仪,互相道着“过年好”。
小当模仿着哥哥的动作,而槐花则尚在门槛边,笨拙地想要爬进来,急切地想要跟上拜年的行列。
“傻柱叔,给您拜年啦!
不给红包可不行的哦!”
棒梗一边说着,一边从盘子里抓起一把糖果,
仿佛刚才的礼数都是例行公事,而糖果和红包才是他真正的目标。
他收下红包,毫无感激之情,立刻转身离开,眼神里又恢复了往日的冷漠。
小当也模仿着棒梗的行为,但她在离开前,回头对何雨柱轻声说了声“谢谢傻叔”。
槐花见状,也学着说了一句,“谢谢傻叔”,虽然发音不太清晰,却充满了孩童的纯真。
何雨柱微笑着又抓了一些糖果给槐花,他并不想和孩子们太计较,毕竟新年新气象,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考虑。
随后,其他孩子们也陆续到来,每个人都得到了红包的祝福。
何雨柱本以为这就是今天的终点,刚想要起身,却发现闫家两兄妹和刘家两兄弟也拿了礼物来拜年。
他给了每个人两块钱的红包,而对于孩子们,则是一毛钱,他并不想让成年人觉得自己被轻视。
随着孩子们的拜年结束,刘家两兄弟开始通知院里的每家每户,今天将举行全院拜年大会。
很快,中院里就聚满了人。
依照惯例,由长辈们带头,说些吉祥如意的话语,然后大家围成一圈,互相鞠躬拜年。
今年的气氛格外热闹,因为刘海中感觉自己又恢复了往日的风光。
他准备了丰盛的瓜果,还有不少一斤重的糖果,这在当时实属不易。
刘海中的慷慨得到了大家的赞赏,他在赞美声中有些忘乎所以,
谈话中总是有意无意地提到易中海,如何从前如何,今年又如何。
他似乎在享受着这种被需要的感覺,而邻居们的赞美更是让他沉醉其中。
这样的场景,让何雨柱心中有了计较,他知道,今年的春节,将会是一个不平凡的开端。
随着团拜会的尾声,家中的气氛渐渐转向温馨而热闹的午餐准备。
今天是许大茂夫妇回娄家拜年的日子,而家中只有他和妹妹何雨柱。
何雨柱踏入厨房,锅铲的摇曳中带着家的温暖,她让妹妹雨水去后院迎接尊敬的老太太。
三人围坐在餐桌旁,享用着何雨柱精心准备的佳肴,每一口都是对传统的致敬,也是对家的依恋。
饭桌间,雨水提出下午的去向,她的声音中充满期待
——去逛庙会,那是老北京大年初一最热闹的活动。
一番讨论后,他们决定前往繁华的王府井。
何雨柱开始收拾碗筷,而雨水小心翼翼地将老太太送回后院,
然后两人一起,骑上自行车,汇入街头涌动的人潮中。
他们的自行车如同穿梭在城市血脉中的细胞,向着繁华的王府井进发。
他们将车停放在指定的区域,目光所及之处,庙会的人潮熙熙攘攘,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节日的喜悦。
兄妹俩跟随人流步入庙会,眼前的一切如同绚烂的画卷:
摊位鳞次栉比,叫卖声此起彼伏,各色货物琳琅满目,小吃摊前更是人潮涌动。
雨水手中已多了糖葫芦和棉花糖,她的脸上洋溢着孩子气的快乐,在卖糖画的小摊前,她与一群孩子兴奋地排队等待。
何雨柱看着妹妹的背影,轻轻一笑,然后转身独自漫步,在摊位间寻找着属于自己的乐趣。
四周,不仅是庙会的喧嚣,还有四九城周边农户和公社的土特产叫卖声,
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曲春节的交响乐,既传统又现代,既亲切又生动。
何雨柱现在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在喧嚣的市集间穿梭,选购新鲜的食材,偶尔也会淘一些有趣的古董。
然而,市集上人潮涌动,他无法像往常一样,将心仪的物品一股脑儿收入他的空间之中。
摊位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商品,价格公道,质量上乘。
何雨柱的成果丰硕,可惜这个时代没有便捷的购物袋,只能用绳子一捆绑。
随着购买的增多,手中的绳索越来越沉重,勒得他的手心生疼。
他不得不寻觅一个僻静的角落,快速地将重物转移到他的秘密空间。
在市集上逛了许久,他偶遇了不少熟人。
南锣鼓巷的邻居们,轧钢厂的工友们,都在此汇集。
甚至,他还碰到了许大茂夫妇,三人便组队开始了采购之旅。
随着采购的物品越来越多,何雨柱的空间已经无法再容纳更多的物品。
幸运的是,有了许大茂帮忙提携,他倒也得以轻松许多。
“我说傻柱,你买这么多东西干嘛,我这手都快断了。”许大茂满面怨气。
“别抱怨了,多拿一些,将这些食材加工后,你们夫妻俩也有份。”
娄晓娥倒是轻松,只拿了一些轻巧的小物件。
当他们找到何雨水时,这个活泼的小丫头也已经采购了满满一书包的零食和小吃。
“雨柱哥,看我买了什么?”她兴奋地展示着她的战利品。
何雨柱会心一笑,心想,即使是最平凡的日常,因为有了这些温馨的陪伴,也变得格外丰富多彩。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