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玉石水晶也能布阵?“斥”之结界初成!

换源:

  他隐隐感觉到,这套呼吸吐纳法,不仅可以用于提升灵压修炼的效率,甚至可能对《鬼道之心》的锤炼,以及将来学习更高级的鬼道,都会有莫大的帮助!

“多谢武大爷指点!晚辈感激不尽!”

萧信再次向本乡武大爷深深地鞠了一躬,由衷地说道。

本乡武大爷摆了摆手,和蔼地笑道:“不必客气。

你能有这份悟性和坚持,老头子我也很高兴。

希望这套法门,能对你有所帮助吧。”

告别了本乡武大爷,萧信怀着激动的心情,快步回到了自己的出租屋。

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尝试一下,将这套新的呼吸吐纳法,融入到温养浅打残片的过程中。

他盘膝坐在床上,将那把锈迹斑斑的胁差横放在膝前。

然后,他闭上眼睛,按照本乡武大爷传授的要领,开始调整自己的呼吸。

吸气深长而缓慢,意念中,仿佛有无数微小的光点,随着气息一同被吸入体内,汇聚于丹田。

呼气细匀而悠长,意念中,体内的浊气和杂念,也随着气息一同被缓缓排出。

他的心神,逐渐进入一种空明而专注的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他感觉自己对体内灵压的感知,变得更加清晰和敏锐了。

那些原本有些散乱的灵压,似乎也变得更加凝聚和听话。

他开始尝试着,将自己的精神意念,与体内的灵压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然后,再将这股融合了精神意念的灵压,缓缓地、持续地导入到面前的浅打残片之中。

他想象着,自己的灵压就像是一股温暖的溪流,带着他的意志和期盼,慢慢地渗透进刀身的每一个角落,滋养着其中沉睡的“灵性”。

这个过程,比他之前单纯地用灵压去“灌注”要柔和得多,也顺畅得多。

他能清晰地感觉到,刀身对他的灵压,似乎不再像以前那样“抗拒”或者“漠视”了。

两者之间,仿佛建立起了一种更加紧密的联系。

虽然浅打残片吸收灵压的速度,并没有发生质的飞跃,依旧是那种石沉大海般的感觉。

但是,萧信却敏锐地察觉到,刀身对他的灵压的“亲和度”,似乎有了一些微妙的提升。

以前,他用灵压温养后,刀身虽然也会微微发热,但那种热度很快就会消散。

而现在,配合了新的呼吸吐纳法后,温养后的那股微热感,似乎能够持续更长的时间,而且,刀身内部似乎也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活性”。

这种变化虽然细微,但却让萧信欣喜若狂!

他知道,这证明了本乡武大爷传授的呼吸吐纳法,确实是有效的!

他立刻将注意力集中到脑海中的系统面板上。

果然,在【提升‘浅打残片’的灵力容纳度】这个任务的进度条上,他看到了一丝微不可察的、但确实存在的向前挪动!

虽然只是挪动了那么一丁点,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但对于已经好几天没有任何进展的萧信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鼓舞!

“太好了!终于有进展了!”

萧信兴奋地握了握拳头。

他知道,只要坚持下去,配合这套神奇的呼吸吐纳法,他一定能够完成这个任务,让这把浅打残片真正地成长起来!

接下来的日子里,萧信除了日常的灵压修炼、斩术练习和鬼道研究之外,又多了一项重要的修炼内容——练习本乡武大爷传授的呼吸吐纳法,并将其融入到温养浅打残片的过程中。

他每天都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去体会那种意与气合、精神专注的境界。

他发现,这套呼吸吐纳法,不仅对温养浅打有帮助,对他自身的灵压修炼和精神力提升,也同样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他的灵压变得更加凝练和易于控制,他的精神力也变得更加集中和敏锐。

他感觉自己对自身能量的掌控,又精进了一步。

就在萧信专注于修炼,努力提升自身实力,并且对浅打残片的成长也看到了一丝曙光的时候,一个意想不到的“访客”,再次打断了他的平静生活。

这天下午,萧信正在出租屋里练习那套呼吸吐纳法,门外突然响起了敲门声。

萧信心中一凛。

他现在对敲门声有些敏感,生怕又是那个“隐秘机动”的人找上门来。

他小心翼翼地走到门边,通过猫眼向外看去。

门外站着的,是一个看起来约莫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

他穿着一身合体的深色西装,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面容沉稳,眼神锐利,身上带着一种久居上位者特有的气度和威严。

这个人,萧信并不认识。

但他给萧信的感觉,却比之前那两个自称是“社区文化遗产保护员”的年轻人,要更加难以应付。

萧信深吸一口气,打开了房门。

“请问,您是?”

萧信礼貌地问道,心中却暗暗戒备起来。

中年男子微微一笑,笑容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意味。

他开口说道:“是萧信先生吧?你好,我是市古武术协会的理事,姓张。”

“古武术协会的理事?”

萧信的眉头微微一挑,心中更加警惕了。

他可不记得自己和什么古武术协会有过任何交集。

“是的。”

张理事点了点头,然后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制作精美的名片,递给了萧信,“冒昧来访,还请见谅。”

萧信接过名片,看了一眼,上面确实印着“市古武术协会理事张明远”的字样,还有一个他不认识的协会标志。

“张理事,您找我有什么事吗?”

萧信不动声色地问道。

张理事的目光在萧信的房间里不着痕迹地扫视了一圈,然后才缓缓开口说道:“是这样的,萧信先生。

我们协会最近收到一些消息,听闻萧信先生对我国的传统器械,尤其是刀剑类的古兵器,颇有研究和心得。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