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远处,那草棚外的大门口围着一群知青。
“啪,啪,啪”响起了一阵炮张声。
兆红兰问范文兰:
“这怎么回事?怎么放起炮张来了?”
范文兰不好意思地笑了:“昨晚知青听说今天知青食堂第一天开伙,在农村,都要有个仪式的,叫旺灶火,寓意红火兴旺、驱鬼避邪,当然,这是迷信。
知青们高兴,说他们食堂开伙也要有个仪式,就放个炮张吧,既然他们高兴,就让他们放吧,但有一点,只能放小炮张,不能放焰火与爆竹,我们这是草棚,容易招火,绝对不能出事,否则就喜事办成丧事了。”
兆红兰也来自农村,知道农村有这习俗,点了点头:“这也不能完归为封建迷信,这表示人们对今后五谷丰登、灶火兴旺的一种愿望吧,农场这样做也起到鼓舞知青士气的作用。”
炮张声停息,知青们一个个拿着饭盒瓷缸什么的陆陆续续走进草棚,…
兆红兰一行人也随着走进草棚。
徐华丽迎了上来,不知什么时候,她腰上系上了一条围裙:
徐华丽究竟在文艺宣传队跳过舞唱过歌,还当过报幕员,一点儿也不惧生,用着一口普通话落落大方道:
“各位领导,我是食堂会计徐华丽。今天由我来介绍一下我们知青食堂,请随我这边来。”
这边三个窗口,有六个服务员在为知青打饭售菜,一百多名知青也自觉地排成六队,所以售饭的进度很快。
徐华丽指着用线绳吊着的块牌子,那牌子上写着“大锅饭”,侃侃而谈:
“这边,我们确定为大锅饭区。知青每天三毛钱的生活费,我们早餐餐费定为五分钱、中餐定为一毛五分钱、晚餐定为一毛钱。每天一斤粮票,也按三四三比例分配。
今天是食堂第一天升火开灶,米饭每人规定四两,提供的素菜有油渣烧青菜,荤菜两种,一是红烧狮子头,二是红烧鱼块,知青买饭时可两种中任选一种。
因需计划供应的关系,以后我们将努力保持中餐每顿都有点小荤,也确保每周有一次大荤。
因为食堂条件还不完善,等二连知青宿舍那边食堂建起时,就不需要知青自带饭盆菜盒了,食堂提供统一的餐具,吃完餐具由炊事员统一收取洗刷,这样,可以让一线知青有更多的休息时间。”
兆红兰一行人听了连连点头:“这样设计很好!这样设计很好!”
随后,徐华丽移了几步:“你们再看这边,板櫈上放了两个铁桶,现在,只是做个摆设,当二连知青食堂砌好,有了餐桌板櫈,可以堂食时,这铁桶里盛的菜汤,将免费供应。”
“好!我们再参观一下这边的’小灶厨’。”
徐华丽指着窗口上吊的一块“小灶厨”的牌子道:“当时陆云翔给这边起的名字叫’小厨娘’,这名字起得其实也确如其份,因为我们掌厨的也确实是位姑娘,但,这姑娘不乐意了,说这是什么破名字呀,把我的说得象街头小饭店里的老板娘似地,后来才改为现在的这’小灶厨’。”
这段幽默而风趣的解说,引起众人一阵大笑。
笑声渐停时,徐华丽的介绍又在开始:
“这小灶厨每天确保提供六个煮燉烧炒不同风味的菜肴,用大小不同的碗碟摆放出示,价格一般也控制在五分到两毛之间,以满足全农场职工多样化的需求。
例如,农场援建干部,总不能也让他们去与知青一道排队吃大锅饭吧?那么,他们可另买饭菜票,选择吃’小灶厨’的菜肴;
我们这里今后也会不断有外面来的领导或联系工作的客户,那么,我们也可以选择吃这’小灶厨’,我们的菜品与手艺绝不会比镇上饭店差;
贫下中农家来个客人或者要办喜事什么的,也可在’小灶厨’这里选购菜肴,这价格是亲民的,大家都买得起。”
戴书记笑道:“你把我们镇上饭店生意都抢了。”
“这不叫抢,叫竞争,只有竞争才能促进烹饪手艺进步提高。”徐华丽笑着回答,又继续介绍:
“知青们,发了餐卷后,不少人又买了小灶厨的菜票,等着他们父母来看他们时候,他们就可以选择小灶厨这边的菜肴招待他们的父母。
各位领导,十月初是市委兆副书记亲自将我们送上开往迎驾镇知青农场的汽车的,又是尚木县县委县政府及迎驾镇领导接纳了我们这群来自景宁市的知识青年。
今天,你们的到来,我们并没把你们看成来视察检查的领导,而是把你们当成到农场来看望自已孩子的父亲母亲。
各位领导,请接农场284名知青用大锅饭与小灶厨对自己父母的一次招待吧!
现在,请大家入席!”
这一席介绍词,将兆红兰的眼泪都催了出来了:“这叫徐华丽的也太会说了,这套词是谁编的呀?
范文兰笑而不语,一边陈丽低声问范文兰:“这词是你编的?”
“不,不,不是我,我也不知道是哪个人编的,我只听到陆云翔对徐华丽说了这么一句话:大胆说,往领导怕痒的地方挠。”
陈丽听了也笑了起来:“这次还真是挠到兆副书记最怕痒的地方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