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风光图》

换源:

  下午一点钟,参会的知青与农民又重新入场,见大家也都落了坐,会场渐渐静下来时,县委许书记拿起了话筒:

“同志们,现在我们继续上午的会议,首先请市委副书记兆红兰同志讲话!大家鼓掌欢迎。”

台下响起掌声一片。

“农民同志们,知识青年朋友们:

今天,来到尚木县知青农场,我心情很是激动。

二十多天前,景宁市的二百八十多名知识青年响应号召来到尚木县。今天我看到了一个一片荒芜的洲滩地正在变成了良田,已呈出一个具备一定规模的现代农场的雏形,我很高兴,也很欣慰。

这里,我代市委市政府向为此作出努力的尚木县委县政府、迎驾镇党委与镇政府表示感谢!也向战斗在垦荒造田一线的全体农民和知识青年同志们致以革命的敬礼!”

台下掌声一片。

稍稍停顿了一下,兆红兰发言在继续:

“上山下乡是反修防修的根本大计。

当前,国际上帝修反亡我之心不死,国内阶级斗争形势依然复杂。你们青年人,是革命事业的接班人,但如果不经过劳动人民的锤炼,就会像温室里的花朵,容易受到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农村是革命的熔炉,贫下中农是你们最好的老师。只有扎根泥土,才能懂’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才能筑牢无产阶级革命信仰!

广大知青同志,农村需要你们,你们更需要农村,这里虽然条件艰苦,但大有可为!南泥湾精神告诉我们:自力更生,荒地也能变良田。你们带来的文化知识,可以帮助社员们扫盲、搞科学种田;而贫下中农会教你们认识真实的国情,改掉’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娇气。这不是吃苦,是炼红心!

年青的知青朋友们,上午在县委许书记、镇党委戴书记及农场范场长陪同下,走访了几户农户家,与农民朋友和住户的知青作了一些交谈,了解到我们知青中的一些思想动态,这很正常,从城里到农村,从父母亲宠爱的宝贝到一个战天斗地的农场员工,有个适应的过程,这过程对一些知青年有时是艰难的,甚至是痛苦的,但对我们成长为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大有裨益。

这里,我向广大知青提两点具体要求?:

一,服从分配:革命战士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坚决服从农场的安排,不挑工种、不讲条件。

二,扎根农村:要’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向贫下中农学习,用艰苦的劳动磨练自已的意志。

同志们,北方那个大国的教训告诉我们,青年脱离工农就会变修。今天你们离开城市,不是终点,而是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劳动者’的起点!……”

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待掌声停歇下来,许书记重新拿起电喇叭:

“刚才兆副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地阐述了知识青上山下乡的重要意义,也对我们农场工作、对农场知青提出了要求,会后农场要组织干群,认真学习,逐条落实。

现在,请农场范文兰同志汇报一下农场未来的规划。”

范文兰大大方方地拿起电喇叭,打开开关:

“尊敬的兆副书记、许书记、戴书记,各位领导,我们农场开办的第一天,那时戴书记刚刚到迎驾镇上任,就对我们农场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具体目标,这目标就是一一”

这时范文兰侧身指了指身后蓝色幕布上贴上的红字。

“农田方整化、水利网络化、作业机械化,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农场。

为此,我们农场进行认真讨论,也由我带队外出参观学习,我们求援县农业局,他们给了我们大力支持。

最后,我们绘就了一张’农场发展规划图’,这张规划图,农业局的張萌同志居功至伟。现在,我们来听听她的具体介绍!”

随后,范文兰大声喊道:“张萌!”

坐在第一排的张萌站了起来,一张娃娃脸涨得通红,向台上连连摆手:

“我?不行!不行!你还是请陆云翔,前后一切的论论与设想他都知道。”

范文兰想想也是,这张萌毕竟不是农场人,怎能让个外人来介绍农场远景规划呢:

“也对!既是知青农场,这远景规划还是由知青还介绍吧!陆云翔!”

“我?”陆云翔用疑问口气问了范文兰。

“别磨蹭!上台来!”范文兰发现她指挥起这个小伙子特别顺手,也特别有底气。

是范文兰发令,陆云翔也没迟疑,大步走上台,喊了声:

“曲雨晴!”

这时,皮肤白净而容颜娇美的曲雨晴抱着一卷纸袅袅婷婷,走上了讲台。

大头针是预先准备好的,在台上姚青梅与徐华丽的帮助下,曲雨晴抱着上台的这画卷在天蓝色幕上徐徐展开,画卷上写的标题也不是《农场发展规划图》,而是《农场十里风光图》。

这简直是一幅超现实主义风格的风光图画,阳光明媚的田野上,五月的桃花与十月的桂花同时绽放,四月金黄的油菜花田旁又盛开着雪白的棉花,六七月翻滚的麦浪中联合收割机正在作业,形成奇幻的季节交融场景,整个农田被硕果满枝的苹果树、还有杏花、梨花、桔树花,…围绕着,可谓是花团锦簇、色彩斑斓。

还有那被芦苇簇拥包围起来的鸭子湖,白天鹅、野鸭子、鸳鸯在在畅游、在扑腾,两只大雁振奋着双翅正向天空飞去。

更夸张的是农舍不再是低矮的平房,而全成了楼房,其样式有中式的,也有欧式的,错落有致,五颜六色。

这下范文兰惊呆了,什么时候这规规图变成了风光图?

兆红兰、许书记,…台上贵宾席上坐着的人也惊呆了:

农场的农民与知青也惊呆了,后排的看不清楚还尽量往前挤,…

这时,曲雨晴还站在台上,苦着脸说:

“这是我最失败的一幅画,这幅画四季不分,颠倒常识,我都没好意思签上我的名。可陆云翔非要我这样画,他说这幅画的价值就在于颠倒常识,我说不过他,就依了他。

我就要离开这知青农场了,…”

云翔厉声问道:“为什么?就是因为这次发知青饭券没发到你吗?我的饭券给你!”

“不!云翔,谢谢你!是因为我也收到燕京的上山下乡通知,我在燕京的这批上山下乡名单中,大概是要去东北。”

是呀,她的户籍在燕京,应该服从燕京的分配。

许书记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但兆红兰明白:“这大概就是市里陈老的外孙女,这次陈老拜托我让他外孙女下乡锻炼锻炼,顺便采采风,这本是顺水人情,我叫黄主任安排一下,没想到是个才女呀!”

曲雨晴继续说:“我感谢卜春花主任,我在她家住了近一个月,她伙食费提都没提一句。我和云翔、华丽、桂英、爱琴,还有青梅,也处得象兄弟姊妹一样,我会想你们的。”

“谢谢范场长、谢谢各位领导!也谢谢在场的所有人。”

曲雨晴向主席深深一躹躬,又问台下全场人躹了一躬。

下台前又补了句:“临走前我想将九元钱的知青补助款还给卜主任,她一定不会收,这样吧,临走前我帮小娅娅画幅肖像画吧!”

小娅娅今天调课,她爱热闹,也被卜主仼带到会场来了,听到曲雨晴要为她画肖像画,高兴地大声喊道:

“雨晴大姐姐,一定要把我画得漂亮些呵!”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