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时代,在图书馆遇到一个心仪的女孩。并未以花为貌,也不以鸟为声,也无秋水之姿。但是确实令人心动。聊天颇为愉快,然而并未接触过深,于是后面就是再常见不过的追求失败的过程。
在这之后,偶尔也会在校园里碰见和她相似的人,与其他男子并肩行走,一次都没有去确认过,因为无论是或不是,都已经与我无关。
转自山海自有归期的评论:其实所有人都低估了遗憾的杀伤力,我和你看过了花,讨论过未来及一生,但到了最后却要回到原点成为朋友,亦或是在无交集,本来都准备交卷了,又被告知要重写,现在真的是连提笔的勇气都没有。
人们总是对年少时期的爱情耿耿于怀,是因为那是他们对于爱的最初理解,总是充满着遗憾的气息,被夕阳般的橘黄色所笼罩着。
但是没办法,我明白遇到了就应该感恩,错过了就应该释怀。我只是偶尔会想起我们初见的那个下午,会想起夕阳洒落她的肩头,会想起我们的彻夜长谈。而那些印象深刻的相处和对彼此的了解都像雪花一样沉积在心底,释放着无言的沉重。
其实我们并未见过几面,可能我只是喜欢上了这种暧昧的感觉,喜欢上了这种分享欲,喜欢上了心事有人诉说的滋味。我们没有细密的情感交织和难忘的共同经历,我所失去的只是一个不爱我的人。爱情应该是针对一个具体的人,而不是一种虚无缥缈的感觉。她在我的生活里留下诸多痕迹,这些痕迹需要用时间一点点地抹去。张宗子说,一些冥冥中阻止你的,正是为了今天和明天,乃至以后的漫长岁月,让真正属于你的,最终属于你。有时候,你以为的归宿,其实只是过渡;你以为的过渡,其实就是归宿。只是感觉有些遗憾吧,我只是希望人生不要有走马灯,否则我害怕那个下午透过图书馆窗子的阳光过于刺眼。
佚名:青春的时候,我偏执的认为,喜欢的那个女孩子,如果不嫁给自己,那她这辈子都不会得到幸福,会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反正自己和她才是天生一对,其他男生接触她都是贪财好色,只有自己对她才是真爱。直到现在过去了很久,我才不得不承认,原来别人也可以给她带来幸福。是的,当我明白这个道理过后,我的内心便衰老无波。我们总是容易用一种自虐的方式制造出一种痴情的假象来使得自己站在感情的道德制高点上,获得一种畸形的满足感和安全感。其实无论是雪夜去对方家楼下站会儿或者是冒着大雨给她送一杯奶茶什么的,自己回想起来往往觉得如乔峰大战聚贤庄、关羽千里走单骑一样壮怀激烈,而对于对方来说,一杯奶茶就是一杯奶茶,无法承载起你想要在上面寄托的山崩地裂的情怀。少年的时候,总是迫不及待地将自己的满腔爱意表达出来,而结果往往是陷入表演之中而不自知。所以两个人的记忆才会出现偏差,那些你觉得刻骨铭心的过去,对方往往没有同样的感觉,甚至茫然不知。成长的标志就是懂得克制自己。克制自己的情绪,克制自己的表演欲,甚至克制自己的喜欢。少年时候,喜欢一个人恨不能把她变成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她刚说冷,我这边心里已经结冰了,她说难过,我立马如丧考妣,比她还难过,唯恐无法将自己的爱意表达出来。而事实上,谁也无法承担起另一个人的价值寄托,只有做一个独立、有价值的人,才能真正学会去爱另一个人。也千万不要尝试改变另一个人,这注定是徒劳的。做自己就好,爱情的真谛在于相互的吸引、志趣相投的同行,而不是追逐、依附以及自我。
我不知道,在她结婚生子后,在几十年之后,她是否还会记得,在她十九岁的那个夏天,曾有一个男孩同她进行过敞开心扉的交谈。她仿佛烟花,给予我短暂的绚烂,眨眼消失不见。
多少浅浅淡淡的转身,是旁人看不懂的情深。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最初极力夸赞她的美貌,以及强调我们之间的爱好之相似,其实不必多言。实际并没有那么美好,记忆中重要的部分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变得愈加清晰,且被过分地美化。
不久之后的某一个夜晚,在操场上跑步,耳机里放着喜欢的歌、动听的旋律、凉爽的晚风和淡蓝的夜色,一切都美到极致。突然感觉,原来她也没有那么重要,爱情不过是我生活中的一小部分,这个世界还是很美好的。生命总是在刹那间惊醒。
后来过去了很长时间,我以为我已经把她渐渐淡忘了。可就在和朋友一起去唱歌的那个KTV,突然响起了熟悉的歌曲,曾经的一些画面又零零散散地出现在我脑海里。我明白我们之间不可能,但是我就是想起你了,仅此而已。就像我明白之后的黑暗冷落,确定无疑,但是烟花已在头顶劈头绽开。
很多人会说,“如果当初没有相遇就好了”,其实这样的说法是错误的,你不能否定过去的感情,否则便是否定了过去的自己。相遇本身并没有错,错误的只是人对事情的处理方式以及各种各样的内外界因素。正确的心态应当是接受结果并感谢对方所给予的这份美好的记忆,感谢她在你人生画卷中留下的绚丽色彩。这份记忆它没有很重的份量,它不是狂风骤雨或是电闪雷鸣,它更像是红酒中交融回荡的苦涩与醇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