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赴智利出差,搞铁甲炮塔和铁甲中央房炮舰!

换源:

  “西蒙斯将军,也请恕我直言,您去远东,恐怕就是为了推销军舰给我的祖国吧!”

苏哲继续趁热打铁。

西蒙西瞪大了眼睛,犹如看到了鬼一般。

哆哆嗦嗦,甚至忘记了掩饰:

“你怎么会知道呢?”

智利因为最近大量了订购了欧洲新式军舰。

原有的军舰则会在新舰服役后逐渐退役。

为了给这批军舰找个出路,

海军部给了他这个任务。

带着刚刚服役不久的埃斯梅拉达号来远东考察。

其实就是为了推销二手舰做准备。

可此行他并没有对任何人说过这个秘密,

一直都是以考察的名义在远东活动!

“西蒙斯将军,正如您刚才说的,倭国人正在迎头赶上,我们的海军军费却因为某些原因被挪用了,所以为了应付倭国,我才会被秘密安排到这里,接手这个造船厂,希望到时候能和国内一起对倭国......””

苏哲继续忽悠。

“倭国人实在是太疯狂了,我们已经没时间等待船厂成熟,所以我现在正式向您提出购买贵国的军舰。”

苏哲直接提出需求。

他继续对已经惊讶得两眼暴突的西蒙斯说道:

“为了不让倭国人发现我们的计划,我还希望能在贵国租用一个海军训练基地,等我的士兵们学会了架势军舰,我将会在合适的时机,带着他们回国作战!”

“可是......”

西蒙斯已经没话可说了。

面对苏哲影帝级的表演。

他甚至觉得任何拒绝都是对这位热爱祖国的年轻人的打击。

可现在的国内局势已经非常紧张。

自己的战舰都不够用,

怎么可能现在就出手呢?

“西蒙斯将军,如果您没法作出决定,我想我非常愿意与蒙特总统阁下亲自见一面。”

苏哲站了起来说道。

……

“主人,这是维修计划!”

曲福祥推门进来。

苏哲接过来,仔细的看起来。

“下次要写清楚,每个步骤安排的工人人数,维修所费的大概时间,另外还要注明每个步骤由谁负责!”

苏哲每说一句,就在计划书上写一句。

看到苏哲写完了,曲福祥接过计划书,准备离开。

刚要出门,苏哲又叫住了他,眯眼笑道。

“再多增加一些测绘的人员,混在维修工里面吧!”

看着曲福祥迷惑的眼神。

“机会难得啊!难道你就甘愿看这么好的军舰在眼皮底下白呆几天?”

苏哲不怀好意的笑了。

曲福祥也终于明白了。

自己这个主人,又在动歪心思了!

连忙点头安排双倍人手,争取为将来造船储备些资料。

曲福祥转身离开后,苏哲才又揉了揉太阳穴。

摊子大了,自然事情也多了。

曲福祥已经被自己用到了极致了。

而其他几位也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尽职尽力。

可为什么总觉得人手不够呢?

“看来要去绑架个战列舰设计师了!”

苏哲不无邪恶的想到。

维修计划因为主人的测绘要求。

原本十天的工期,因为工人缺失“延误”到了二十天。

至于智利水兵们,则在曲福祥的安排下,感觉到了如回家。

不,比回家还要舒服的招待。

甚至等到船修好离开时。

也还嘟囔着下次一定要再来夏威夷。

苏哲除了每天陪西蒙斯在夏威夷各岛之间闲逛外。

大部分时间都钻进了埃斯梅拉达号。

尤其是他的主业的动力舱和锅炉房。

更是一待就是一天。

由于那晚后,西蒙斯和苏哲都说开了。

所以两人倒像极了多年不见得好友。

在得到苏哲进入军舰重要的锅炉和轮机舱的消息后。

他不仅没有阻止,

甚至还主动将自己知道的各国锅炉和蒸汽机的型号,性能等等数据,都告诉了苏哲。

二十天后,当埃斯梅拉达号焕然一新时。

苏哲带着曲福祥,任剑和向龙以及另外十名护卫。

也悄悄登上了埃斯梅拉达号。

同时几份电报也飞快的从檀香山发出,

飞往各自的目的地。

……

圣地亚哥,智利首都,那里的瓦尔帕莱索要塞。

不仅是智利的第一大港,还是此时的智利海军总部。

但苏哲此行目的的确不是这里,

而是继续往南,前往塔尔卡瓦诺港。

作为资深的多炮塔BB党成员。

苏哲对战列舰时代的憧憬可以追溯到他前世的孩提时代。

第一次伊拉克战争时期,

鹰酱的依阿华级战列舰用超过一吨的硕大炮弹轰炸伊拉克阵地的画面。

在他心中甚至比航母上满天飞舞的战机更让人影响深刻。

那刻起,他就喜欢上了这种充满了暴力美的钢铁堡垒。

也是那刻起,他如饥似渴的收集着历史上战列舰对决的痕迹。

或许对很多人来说,

甲午才是铁甲舰登上舞台的首战。

但事实上,早在1879年,

智利与秘鲁和玻利维亚之间就发生了一场规模不算大的海战。

而在那次海战中,

首次出现了铁甲炮塔和著名的铁甲中央房炮舰。

在很多资深的多炮塔密心中。

发生在南太平洋的这场海战,

才是铁甲舰登上舞台的首战!

纵观那个时代的智利。

无论你怎么绕来绕去。

都绕不开一个关键的词,硝酸盐。

也就是平曰里大家所说的硝石。

后世,大家对智利印象最深的似乎只有铜。

占据了是世界百分之四十的铜,

但其实在1910年前,

智利的铜依然还是尘封在干枯沙漠里宝藏。

那个时代的智利能让世界记住的,

只有占据了全世界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硝酸盐资源!

1890年初,智利向英格兰出口的硝石占据了其出口总额的四分之三。

造成了智利对英格兰的依赖比印度更严重。

加上通过战争,智利垄断了全球硝石市场。

在出口单一,经济单极化的不利情况下,

也获得了令人难以想象的财富。

当然,其中占据利润大头的依然是英格兰。

仅仅英格兰人约翰.托马斯.诺斯一手创立的利物浦硝盐酸公司。

就带走了百分之四十的利润,

但即便是这样,

智利依然依靠着硝酸盐,

成为南美最强的国家。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