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国际邀请赛的风暴前夜

换源:

  夜幕初垂,台球社的大门在他身后缓缓合上,喧闹声逐渐被夜风吞没。

陈明独自走在回宿舍的小路上,手中紧握着那张邀请函。纸面略带粗糙的纹理贴着手掌,仿佛在提醒他这份荣誉背后沉甸甸的分量。

白天的那一幕仍在脑海中回荡:苏瑶坚定的眼神、社员们重燃的热情、还有他自己心中那团久违的火焰。

阳光虽已西斜,但余温仍洒在他的脸上,映出几分坚毅。

微风拂过,带着春末夏初特有的温热与草木清香,让他原本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了些。

“国际青年联赛……”他低声呢喃,嘴角勾起一抹笑意,眼中透出炽热的光芒,“这一次,我不会再退缩。”

声音轻得几乎被风吹散,却在胸腔深处激起一阵共鸣。

这是他第一次接到正式的职业级赛事邀请,意义非凡。

从街头巷尾的切磋到校园擂台,再到如今的国际舞台,他的脚步从未停歇。

每一次击球时木质球杆敲击母球的声音、观众屏息凝神的寂静、胜利后掌声如潮水般涌来的瞬间,都在他脑海中一一浮现。

而现在,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苏瑶静静地站在他身旁,看着这个曾被无数人质疑的少年,如今却以无可争议的实力登上云海大学台球社的最高位置。

她轻声道:“这是你真正走向世界的第一步。”

陈明点头,嘴角扬起一丝自信的弧度:“我不会让任何人失望。”话语坚定,语气却不急不躁,仿佛已经将整片赛场揽入怀中。

自从陈明当选社长之后,整个社团的氛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训练室重新开放,资源不再由少数人垄断,成员之间的交流也变得频繁起来。

许多曾经沉默寡言的新人开始敢于开口请教,甚至自发组织训练赛,在实战中磨练技巧。

空气中时常弥漫着皮革与木头混合的气息,偶尔还能听见球与球之间轻微碰撞的清脆声响。

而陈明本人,则开始了更加系统的备战计划。

每天清晨五点,他就独自一人出现在训练室,一遍又一遍地练习基本功。

球杆划破空气的呼呼声、母球撞击目标球的闷响,以及球滚落袋口的“扑通”声,构成了他一天的开始。

他清楚地知道,国际级别的对手绝非等闲之辈,想要在他们面前不落下风,必须将每一个细节做到极致。

他还调取了历年国际青年联赛的录像资料,反复研究顶级选手的击球方式、走位习惯、心理节奏……

但最让他感到棘手的,是最近一位神秘选手的“螺旋走位”技术。

这项技法几乎颠覆了他对母球控制的认知。

母球在桌面上划出一道优美的螺旋轨迹,绕过障碍,精准命中目标球,令人叹为观止。

他一遍遍回放这段视频,试图理解其中的原理。

可越是深入研究,越觉得难以掌握。

直到某一天夜里,他再次播放这段视频时,脑海中忽然一阵轰鸣,仿佛有什么东西被激活了一般。

“完美复刻——进阶状态启动!”

刹那间,整套击球动作清晰无比地浮现在他的脑海中,甚至连发力角度、手腕旋转、母球旋转方向与力度变化都一一浮现。

他闭上眼睛,仿佛能感受到那位神秘高手当时的思维节奏和肌肉记忆。

他闭上眼睛,仿佛能听到对方呼吸的节奏,感受到球杆与手掌之间微妙的摩擦力,那种掌控全局的冷静与专注,如同自己亲身经历一般。

这一刻,

然而,在这平静之下,暗流早已涌动。

蔡少杰并未真正离开。

他无法接受自己败给一个出身普通的“野路子”,更不甘心自己一手打造的社团地位拱手让人。

他找到了校外势力——赌球组织“铁手阿坤”的一名小头目,密谋报复。

“我要让他在比赛前毁掉。”蔡少杰咬牙切齿地说,“只要他一倒,所有人都会明白谁才是真正有资格站上那个舞台的人。”

对方眯着眼,冷笑一声:“你想怎么搞?”

蔡少杰拿出一段剪辑好的视频:“这是我通过林浩搞到的训练录像。我已经把它加工成‘疑似作弊’的画面。只要在比赛中举报,主办方一定会调查他,哪怕最后证明没问题,舆论也会把他压死。”

“我不需要他输,只需要他乱。”

时间进入比赛前三周,陈明的训练强度进一步提升。

他不仅熟练掌握了“螺旋走位”,还结合自己的风格进行了改良,形成了独属自己的打法体系。

每一次击球都像是艺术,精准而优雅。

而就在一切看似顺风顺水之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悄然逼近。

某个清晨,当他准备前往训练室时,却发现自己的专属球杆不见了。

球杆是他亲手打磨的定制款,每一寸木纹、每一次抛光,都是无数次训练的见证。

没有它,哪怕技巧再娴熟,手感也会大打折扣。

他立刻返回宿舍查找,却发现宿舍门未锁,钥匙也不见了。

更诡异的是,桌上赫然放着他昨晚睡前脱下的外套,此刻却被整齐叠好放在椅背上。

他心头一沉。有人来过。而且,对他的生活作息了如指掌。

他站在空荡荡的训练室内,目光凝重。

尽管不知道是谁动的手,但他隐隐察觉到,这一切,恐怕只是个开始。

窗外阳光明媚,训练室却仿佛笼罩着一层无形的阴影。

空气中残留着昨夜灯光熄灭时留下的焦味,令人不安。

风暴,正在酝酿。

比赛前三天,陈明的世界忽然变得混乱。球杆的失踪只是一个开始。

紧接着,宿舍钥匙不翼而飞,让他整整一个晚上被迫在走廊上徘徊;训练室的灯光频繁闪断,几次打断他专注模拟比赛节奏的机会;甚至连他的训练日志都被撕掉了几页关键内容——那正是他对“螺旋走位”改良后的核心心得。

每一件事单独来看或许只是巧合,但接连不断地发生,就显得刻意至极。

“他们想让我乱。”陈明站在训练室中央,目光如炬地扫视着四周,心中已然明了。

但他没有慌张。

反而,在一次又一次被打断后,他意识到,这或许是对自己极限的一次试炼。

真正的高手,不应该依赖任何外物。

于是,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不再执着于寻找原来的球杆,而是利用“神之洞察”,对不同类型的球杆进行模拟训练。

从木质偏软的老款中式杆,到重心偏前的英式斯诺克专用杆,再到轻盈灵动的日系竞技杆,他在脑海中一一复刻击打手感,感受不同杆体带来的力度反馈和旋转控制。

每一支球杆都像是一个新的灵魂。

他不是适应它们,而是在与它们对话。

夜晚,他坐在台球桌旁,双手交叉放在胸前,闭目沉思,仿佛进入某种深层次的冥想状态。

脑海中不断回放着自己使用各种球杆的画面,每一次挥杆、每一次触碰母球的声音都在他的神经中留下痕迹。

出发前夜,训练室灯火通明。

门被轻轻推开,苏瑶走了进来,一身淡紫色风衣,手中抱着一个黑色长盒。

她将盒子放在桌上,缓缓打开,露出一套定制的高端碳素复合材质球杆,握感舒适,重心均衡,显然是专门为国际级赛事打造的顶级配置。

“这是我为你准备的。”她语气平静,却藏着一丝关切,“还有一本《国际赛事战术手册》,里面有近几年星辉杯所有高段位选手的打法分析。”

陈明翻开手册,一页页密密麻麻的数据和图解让他眼前一亮。

纸张光滑冰冷,图表清晰,每一页都凝聚着大量心血。

“谢谢。”他抬头看着她,眼中多了一分温度。

苏瑶轻轻一笑:“别让他们觉得你只是个靠运气赢球的街头小子。”

“我不会。”他点头,眼神坚定如铁。

窗外夜色深沉,城市的霓虹映照在他的脸上,映出一片冷静与自信。

而就在不远处的巷口,一道黑影悄然转身离去,消失在夜幕之中。

风暴已临,只待启程。

下一章,将是真正的战场。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