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十,新一年的第一场朝会如期展开。
因为去年的寒灾,这次朝会主要讨论的还是这件事,因为有着秦毅投放到市场上的煤球炉,整个景国寒灾的主要灾情还是在寒灾刚开始的那段时间,在煤球炉投入市场之后,很快寒灾就被平息了下来。
经过一个朝会的回报,秦弘安心情可是很不错,这场寒灾对于景国的损失可谓是极小,甚至可以说基本没什么影响。
为此秦弘安还特意的嘉奖了秦毅一番。
朝会过后,秦弘富就准备离开景国了,离开之前,秦毅将一封信交给了秦弘富。
“皇叔,这封信帮我呈交给赵国公主赵姬,你应该认识的。”秦毅笑着说道。
秦弘富看了看秦毅手中的信,有看了看秦毅,伸手接了过来:“侄儿啊,你这是看上了赵国公主?”
秦毅有些不好意思的点了点头:“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我未婚,她未嫁,侄儿自然是有些想法的。”
秦弘富将信件收好,叹了口气说道:“信我可以帮你送,不过你要做好心里准备,你们未必会有结果,景国实在是太弱了,赵皇不一定会看的上你。”
秦弘富虽然嘴上说着赵皇不一定会看上秦毅,但是心中却知道,这种可能是必然的,赵皇绝对看不上秦毅这个小国太子。
“是啊,景国太弱了。”秦毅心中也清楚,不过该联系的感情还是要联系。
而且怎么说赵姬也是赵国的公主,大家相互的有好交流一下,说不定将来能够扯虎皮做大旗呢。
…………
就在秦毅送着秦弘富的时候,景都边缘的一处平民住宅内,一道身穿华服的身影坐在了其中。
住宅大门紧闭,就连窗户都关的严严实实的,整个无奈异常的昏暗,房中唯有一个煤球炉闪烁着些许火光。
很快,大门被有节奏的敲响,人影并没有任何的动作,只是听着外面的敲门声音,等到敲门声音结束,又是过了片刻,敲门声再次想起,如此三遍之后,人影才站了起来,前去将大门打开一丝缝隙。
光芒透过门缝照射到人影的脸上,赫然便是景国宰相赵正。
赵正目光看向门外敲门的人,随后点了点头将门缝扩大,让外面的那个人进入了屋内。
等到人进入屋内,赵正又是将大门紧闭。
“什么事?居然要在这个时候让我过来。还有,你又迟到了。”赵正坐回原位低声对着那人说道,声音中很是不满。
“没办法,为了安全起见必须多绕一些路。”那人说道。
“说吧,到底什么事?”赵正也不在继续抓着迟到不放。
“上面传下消息,让你加快速度。”
“怎么加快?秦弘安不死根本没办法动手,之前我就说过了,动手最好的时机就是秦弘安死的那几天。”
“那是你的问题了,上面要的是结果。”
“可是之前不是说好的慢慢来吗?怎么突然要加快了。”
“陛下想要对晋国和赵国动手了,不想和景国浪费时间了。”
“嘶~”这对赵正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情报,一旦三国开战,那绝对是天下大乱,维持了近六百年的三国格局,将被彻底打破。
“我有多少时间?”如此巨大的变局,如果他赵家能够参与进入其中,绝对能走出景国这个犄角旮旯。
“一年!”那人伸出一根手指。
“我明白了。”
赵正深吸了一口气,对于赵家和梁国之间,他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显然如果他一年之内无法做到梁皇想要看到的,那他对梁国就没有任何用处了,到时候他就无法搭上梁国这列大车,将会与景国一起被梁国灭亡。
“不过一年时间太短了,我需要你们的帮助。”可是一年时间对赵正来说实在是太短,但是如果有梁国亲自下场帮助,那这个时间就能够缩短。
“讲。”
“我需要军备,特别是甲胄,如果没有甲胄,就算我要行动,成功率也不会太高。”
“可以,我可以做主给你五百套甲胄。”
“太少,至少要一千套。”
“不行,五百套已经是极限,剩下的只能你自己想办法。”
赵正眉头深皱,思考了片刻,点了点头,说道:“五百套可以,但是你们需要在景国东线给景国制造压力,让景国今年所更换的两万套军备都放到东线去。”
“这点我会呈报上去。”
…………
回到相府,赵正立刻找来了赵谦和自己的心腹,将事情的变故告诉了他们。
“父亲,一年时间要接手景国,这怎么可能?”赵谦一脸凝重。
赵正也知道这个事情有多难办,但是这是他赵家唯一的机会:“虽然难办,但是并不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景国如今的官员除去武将之外有八成是我们赵家派系的,到时候我们灭了秦氏他们不会反抗我们。”
“至于军方,等到他们反应过来,那个时候给他们发军饷的就是我们赵氏了,如果不听我们的,他们吃什么?”
“一旦梁国牵制了东线,到时候迫于压力,最新的军备必然会送往东线,皇都的防御力还是和往常一样没多少差别的。”
这正是赵正的计划,虽然他很想等到秦弘安死了之后,整个景国权利交割不稳定的时候动手,但是如今梁国都已经传讯给他,让他一年内解决景国皇室秦氏。
这一切都还要从很久之前说起,在二十多年前,赵正就已经发现赵家的发展已经到了瓶颈,靠着景国这一亩三分地根本没办法继续壮大下去了,而很巧的是,在那个时候他抓到了一个梁国派来的奸细。
原来在五十年前,景国对梁国发动的那一战虽然梁国胜了,但是对于梁国来说,虽然那一场战争是胜利的,但是最终从景国得到的也不过是一些物资和钱财,而在那场战争中,梁国的军卒死伤却不下万人。
这万人的死伤对于军方来说是个不小的损失,因为其中有一大半是服役很长时间的老兵,战斗经验可不是新兵可以媲美的,这些老兵可是在战场上最能打的一种,就这么损失了五六千人,这哪是一些物资钱财能够比的上的。
最终军队中对当时还是太子的梁皇有了不少的怨言,都觉得如果不是梁皇口不择言的胡乱嘲讽,就不会有这么一场战争。
所以一直以来,梁国的军队对梁皇是有那么一些微词的,这也成了梁皇心中的一根刺,他要将这根刺拔出来,他要灭了景国,将景国纳入梁国的版图,只有这样才能洗刷掉军中对他的那一丝丝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