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宝历年间,寻仙闻道之事盛行。东陵县南樵山有一个小山村,名叫赵家村。村中的村民世世代代以农耕为生。而村中有一个小伙,名叫方平。方平自幼由自己的奶奶一手带大。
在方平记事起,他的阿爹为了让自己的家过上好日子,在他很小的时候便离开了家,从此一去不回。后来自己的阿妈也踏上寻找阿爹的旅程,之后同样也是了无音讯。
就这样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方平已经十二三岁。年纪轻轻的方平乖巧懂事,除了正常的农活家务外,小小年纪就学的一身种地的好本领。
这日,他刚刚从自家的田地间回来。
“呦,方平,今天怎么样呀?”
村口,一个方脸汉看向方平,一脸微笑说道。
“还好啦,一般般。”方平一脸轻松愉快,神色如常的说道。
“张叔,你这是要去施肥呢?”方平看着那粗布短褐的方脸汉子,肩挑两桶的粪水,正沉稳的健步如飞的向他走来。
“嗯,是呀。前两年俺家种几棵果树,正好要拿去施肥。方平,俺好久没去看张大娘了。待我向她老人家问个好。我这有些东西你拿着。”方脸汉子名叫张大壮。土生土长的农家人。此刻他正把木桶放在一边,随后随手从衣袖口掏出一包由褐色麻布包裹的东西递给了方平。
“这,您怎么好意思呢?”方平打开一看,见四四方方摆着一些云片芝麻糕。他看向张叔的黑脸笑的灿烂了。
“不用,咱们可都是你张大娘看着长大的。大娘今年八十大寿了。俺能平平安安活下来,说起来多亏张大娘,这是俺的一点小小心意,你听叔的就收下吧。”方脸汉子见方平推托,忙解释说道。
“那行吧,谢谢叔了。”方平笑了笑,便不再推辞收了下来。
“那叔走了,改日有时间再拜访大娘。”
“那叔再见!”方平目送方脸汉子离开,心里没来由一阵高兴。自己的奶奶是这小渔村方圆几里都很有名气的接生婆,因此接下了不少善缘。如今方平父母早逝,也多亏这些质朴的相邻相亲帮助,自己家日子虽然过得清贫,却也能勉强支撑。今天是奶奶的八十大寿,自己早早便去城里赶了集市买些好菜,如今归来正是要为自己的奶奶准备好吃的。
方平兴致高昂的快步走回家中,看了一眼远处有些破落的青砖瓦房,方平便认出这是自个家。此刻他心中只有一个愿望,便是想着多下地多干活,以后好多赚钱,将来盖一栋好房子给奶奶住。
“呦,我们的小伙子方平你回来了。”一旁正在晾衣服的是王大婶,她笑着看向方平。
“是呀,王婶,今天不是我奶奶生日嘛,我早一点回来。”
“真是一个懂事的孝顺的好孩子,快回去吧!你的奶奶等你嘞。”
“好嘞!”方平说话间快步走进了家中。
可未等他走进多久,一声撕心裂肺的声音从屋子里传来。这一声如同晴空霹雳,震耳欲聋。王婶听了忙回头看向方平家一眼,咋回事?王婶掩了掩嘴,有一种不好的预感浮现在她的脑海里。不会吧?今天早上还看见张大娘还好好的呢。
还未等她反应过来。下一刻,方平家中又传来一阵阵悲痛欲绝的哭喊声来。
咋了咋了?走。我们快去方平家看看去。这阵阵不同寻常的哭喊声吸引了不少村民围聚在方平家中。
众村民推开方平家门,只见大厅之中,方平正跪伏在一张太师椅旁,眼神正目不转睛地往向某处哽咽哭泣着,而在太师椅上坐着的是一位面露慈祥的老人,正眼神微闭着,一动也不动。而在方平的身旁还散落一地的云片糕。
咋了方平?一名年纪稍大的村民问道。
“我的奶奶……我的奶奶去了!”方平抬头看了村民一眼,半晌才从嘴中缓缓挤出一句话来。
不会吧?张大娘去了?众多村民也都一副不可置信的表情。而在一旁的王大婶则张了张嘴,瞪大眼珠,沉默许久没有说话。
一时之间众人如同炸开了锅般,纷纷七嘴八舌议论开来。“这张大娘死的也太巧了点吧,今天好像刚好是她的八十大寿。”“可不是嘛,你看这孩子有多伤心啊!”“要我说这张奶奶八十了也算寿终正寝了,只可惜这孩子福薄。”
“好了,好了,都别吵了,无关紧要的人都散了吧。”开口带头说话的是身穿紫灰色长袍的赵村长,今年已是他管理村子第十二个年头了。
村长一发话,当然村民们都是纷纷如同鱼儿般四散退开了。很快,方家除了寥寥数人,便再也无其他人了。赵村长先是安排了一下后事的事宜,然后转身对方平说:“人生在世,生死各按天命。你也不用过于悲伤。以后方家还要靠你自己呢。”
“谢谢村长。”方平心里悲痛万分,嘴角微微颤动地说道。此刻若旁人在场,一眼便看出他脸色的苍白,凄凉与无助。
“嗯,我们先有事,就先走了。至于后事,几天后我们会来接张大娘的。”
“那就有劳您了。”
随后赵村长便带着一干人等走了。而其中的王大婶却口中张了张,似乎想要对着方平说些什么,但最后眼眸犹豫片刻,还是跟随赵村长一等人走了。
一夜无语,转眼间七天过去。
送葬的人已经到了。这一天的赵家村显得格外热闹,旗鼓喧鸣,人山人海,不知道的还以为那家人家办喜事呢。
这边,方平披麻戴孝,身穿素衣,脸色悲伤,正走在大路的正前方,他的后方跟着一只黑色的大棺材。大棺材左右各有六人抬着棺材,左右赫然就有方脸汉子张大壮。而送葬的队伍中除了固定的几人举着白旗,吹着唢呐以外。这送葬的队伍却是多了足足有五六十人。这些人中如果细眼看去,还有那王大婶。不过这么多人聚在一起,犹如一个小军阵般,队伍有序推进陈列整整有齐。
这么多人的阵仗,已经许久没有见过了。很多赵家村的村民都有些好奇,不知道是哪家村子的人家死了人。
“好多年没看到这阵仗了。哎,你听说了吗?这回好像是老方家里又死了人。”
“真的?这老方家又死的是谁?”
“除了那个远近有名的张老太,还能是谁?听说他家只剩下一个十四五岁的小孩。这老太婆一死,这孩子以后恐怕不好过吧。”
“啧啧,真的是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啊!”
“就是,你说这老方家也没做什么坏事,怎么接二连三出了这样的事情,真是奇怪了。”
“喂,别说。我听说是他家的风水被动了。”
“是吗?那可真是大事啊!”
只见远处送殡的方阵仪仗外,有不少过路的行人大婶两两三三聚在一起交头接耳。
很快,时间一点点过去。到了正午,只见在赵家村的一处小山包上,上百人的仪仗停在了一处绿树成荫的小山之上。这边方平正专心的看着自己亲爱的奶奶下葬。
“好了吗?”此时赵村长一身庄重的黑衣,开口问道。
“好了。”下方四方坑道的人应了一声,卖力地爬了上来,来人正是张叔。
“好,那就下棺!”只听赵村长一声令下,周围数人便要抬起下棺。
“等等,让我再送送奶奶。”突然,众人之中方平通红着双眼,神情悲伤的开口说道。
“这……”几人一听这话,面面相觑,齐齐看向赵村长。
“行吧,依你。”
“嗯,谢谢村长。”
说罢,方平左右徘徊那一口被涂成乌黑漆色棺材走了数圈。过了许久,随后用手轻轻抚摸那黑色棺材的斑驳木纹,此时此刻他眼神里充满了爱意,仿佛对着眼前的这口棺材,就能对奶奶进行最后的道别。最后他微微叹气一声,这才放下心似的。
对一旁的赵村长说:“下棺吧。”
“吉时已到,下棺!”
这下棺也算是赵家村的风土习俗了,为此不得不说。接下来的事情就轻松多了,大家回去后便在方家大摆宴席,足有十九桌之多。方圆几里的人都来了。因张老太太生前德高望重,来的人是真的不少。甚至有许多生面孔,不少是方平从未见过之人。
此刻方平面对众多陌生面孔,显得有些手足无措起来,反倒是赵村长等一干等人,显得游刃有余。在酒桌前谈笑风生,让整个葬礼酒席显得好不热闹。
方平见此默不作声,只是悄无声息的离开了自己的位置。不过显然他的这一举动,还是被有心人看到了。
“方平,你在这里干什么?”
“啊,张叔,原来是你。”村口一旁,方平正孑然一人捡了根木棍不知该做些什么,突然他听到有人唤他。随后他眉头微挑看向远处,是见是熟人后,原本眉头微皱的脸上才有些缓和。
“是我呢。你在干嘛呢?为什么好端端酒席不坐来这里干么?”
“我……我不想回去。”方平回答道。
“方平,”张叔已同方平并排一块块儿站定了,很温和的说,“你进屋里去吧,不要胡思乱想!”
“我……”方平看了看张叔一眼,突然整个人扑在他的怀里。随后放声哭了起来。
“张叔,奶奶死了,我再也见不到她了!”
方脸汉子没有说话,只是安安静静的抱着方平,半晌等方平的心情平静下来,才拍拍肩膀说:“没事,孩子,还有叔呢。”
“嗯嗯。”方平抹了一把眼泪说:“我不会给奶奶丢脸的,以后我要好好活下去。”
“嗯,这才是我认识的精神小伙。我就知道你这崽有出息,走,我们回去吧。”
在安慰方平一番后,回到酒桌的方平的脸色不再难看。
等酒宴散去,方平独自一人回到家中,想到自己奶奶的死以后他彻夜难眠。
他感受到生命的短暂。
自己的奶奶平日里待自己如此之好,可还是因为年纪大的原因,而去世了。
想到这里,方平的心中就一阵刺痛。
他不想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可是这些事情已经摆在了他的面前,他无力去改变。
方平躺在床上,辗转反侧,脑海之中不断想着自己的亲人。
突然,从方平心中涌现出这样的想法来。
我要修仙!
我要长生!
方平的这个想法一出现,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他心中有了这个想法以后,就开始幻想起来自己修仙的事情。
他心中有了这个想法以后,觉得这一切都不是问题,因为他听说,修仙的人都能够长生。
如果自己也能够修仙的话,那么,也许奶奶的死也就不会那么的难过了。
一想到自己能够长生,方平心中就无比的激动。
俗话说,人活一世,草木一秋。
人也是如此,不管你在怎么的努力,也不可能挣脱时间的长河,最后还是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一步一步的走向死亡。
只有长生才是人们所希望看到的。
因为,唯有长生才能够让人类永恒不朽。
可是,要如何才能够修仙呢?
这对于方平来说却是一个难题。
不管了,先睡下,等明天起来走出家门再说。
想到这里,方平就躺下来,进入了梦乡之中。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