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三皇召见,魏明态度:面子给你们,你们让我走!

换源:

  元来被陆仝带走了。

苏无名卢凌风双双下了金吾狱,等候审讯。

天子、太子、公主的人才抢夺和新棋局博弈,才刚刚开始。

为了爱惜人才,也为了保护,太子、公主不得不联手,将苏卢二人调离京师。

一个个的,都是个老奸巨猾的狐狸。

若不是魏明看过电视剧,只怕也被玩的团团转。

不,他甚至都没资格混入唐诡小团队。

宫城外,内侍冯寒接待了他。

作为天子身旁的大太监,权势不可谓不小。

后来为了帮天子执行降魔变一案,落了个死无葬身之地的下场。

魏明礼节到位,面带微笑:“魏明见过冯内侍。”

冯寒点头致意:“魏御史,请跟奴婢来吧,陛下在御书房等你呢。”

“劳烦冯内侍了。”

魏明不着痕迹往冯内侍袖口,灌了几枚金饼。

这些阴阳残疾人,心里往往都有些许扭曲,本为男儿身,不慎掉命根,从此不能娶妾生子,只能找宫女与之对食,可怜啊可怜。

因此心里扭曲,十分正常,而他们的权力又来自于皇帝,皇帝看顺眼了,他们就有权,不顺眼,很可能就寄了,所以自身没什么安全感。

世界上唯一让他们有安全感的东西,只怕唯有金钱了。

收了金饼,冯内侍喜笑颜开,不由多说了两句:“陛下得知案子破了,龙颜大怒,所以魏御史啊,你可要谨言慎行,莫要再触怒陛下了。”

魏明微微一笑:“多谢冯内侍提醒,魏明感激不尽。”

到了御书房,见到一个身材魁梧,略有发福的中年人,正在批改奏章。

天子李旦,高宗李治与武皇武曌的儿子,历史上鼎鼎大名的六味帝皇丸。

他爹李治、他妈武媚娘、他哥李显、他侄子李重茂、他儿子李隆基,都是皇帝!

其实要说呢,李旦不是昏君,相反,是个有野心有抱负有能力的君主。

放在其他任何一个朝代,不敢说如祖龙二凤那般,但至少也能垂拱而治,当个守成明主。

但奈何,身旁聚集了一群狠人。

爹、妈、姑、姐、妹、侄、儿、老丈人一家,没一个省油的灯。

所以没办法,只能老老实实、憋憋屈屈,三下两上,当一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六位帝皇丸!

在唐诡世界里,长安红茶案,降魔变案,还有参天楼案,都有李旦的影子,由此可见,确实心有不甘。

但武皇第二的太平公主、千古半帝李隆基,哪个都不是好相与的主儿,李旦难喽!

“微臣魏明,拜见陛下!”

唐朝,非祭祀、庆典,一般情况下,都不用下跪。

这一点,魏明十分欣赏。

事实上,除了清朝外,大多数朝代,下级见了上级,都不会行跪拜之礼。

李旦没有理会他,直至等了约摸一炷香的功夫,李旦才放下批笔,抬头注视魏明。

“魏卿,听说你破了长安红茶案与新娘失踪案,不错,不愧是狄仁杰的弟子,有当年狄国老的风姿。”

魏明谦虚笑道:“是长安县尉苏无名、中郎将卢凌风,还有长安县衙一十九名捕手的共同功劳,微臣岂敢一人贪功冒领。”

李旦深深地看了魏明一眼,而后起身,话锋一转:“魏卿啊,朕今科钦点你为状元,从这一点上来说,你当为天子门生。”

拉拢,令人猝不及防。

但魏明,只想出去浪。

魏明拱手:“陛下青睐有加,微臣感激不尽,不过微臣认为,有道是学成文武艺,货于帝王家,天下学子皆可大唐兴盛而读书,故此,天下学子皆为陛下门生,您可万万不能厚此薄彼啊。”

李旦哑然,这魏明跟个泥鳅似的,滑不溜秋,嘴皮子还贼溜。

“学成文武艺,货于帝王家……魏卿果真大才!”李旦幽幽叹口气。

不久之后,魏明从皇宫里走了出来,望向巍峨巨唐的大好河山,展颜一笑。

御史房内。

“陛下,您这就放他走了?”冯寒试探性问了一句。

李旦喟叹道:“大唐有此子,或许会精彩许多,走吧走吧,都走吧。”

当落寞之色碰到用瘦金体创作的小诗,却全然消却。

“此子,当真才华横溢,举世无双,这书法、诗词,无一不是宗师境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为君死?鬼知道他说的这个君是谁,呵,这小子……”

另一边。

魏明刚离开皇宫没多久,东宫太子舍人白杉拦住了去路。

“魏御史,太子有请。”

“有劳白舍人带路。”

东宫议事厅外,苏无名刚从里头出来,迎面就碰到了魏明。

“师弟?”

“师兄完事了。”

苏无名点头:“完事了!”

又揉了揉空瘪的肚子:“可惜,东宫的金樽很美很华丽,却不是用来待客的。”

“走了,我回狱中睡大觉去了。”

魏明拱手:“师兄慢走。”

议事厅内。

魏明见到了年轻的千古半帝李隆基。

年轻版的李隆基,英伟俊逸,与龙凤之姿天日之表的二凤,相差无几。

这货本来可以与二凤比肩,一手开创了历史上第一盛世,且为历史学家认可的真正盛世。

但可惜,活太久了,若能早死二十年,将与二凤一样伟大!

至于这口锅要不要甩给杨玉环,魏明没见过其人,不好评价。

“微臣魏明,见过太子殿下。”

“魏明,孤为你设宴,请入席吧。”

东宫的金樽很美很华丽,绝对是用来待客的,只不过想要喝到东宫的美酒,总得拿出一点真本事。

“醉仙楼的长安醉,你觉得如何?”李隆基把玩着金樽,观赏着金樽里的无色美酒。

魏明微微摇头:“改日微臣送给殿下几坛更醇的长安醉。”

李隆基笑了:“十年前,你才八岁吧,就能酿成如此美酒,营运大唐十道三百六十州,不愧是我大唐第一神童,真了不起。”

“而今,神童成了名震天下的大才子,那首雁门塞外行,作得真好。”

“孤,羡慕的紧啊!”

魏明眼睛一眯,好家伙,他才从宫里出来多大会儿,那首塞外诗就已经传到李隆基耳朵里了?

很明显,李隆基在警告他,也在拉拢他。

嘿,小子,没想到吧,宫里内外,都是我太子府的人,以后就跟孤混吧,跟在皇帝屁股后面没什么光明前途。

魏明忽然将美酒一饮而尽:“笔墨伺候!”

太子李隆基眼里精芒暴涨:“高力士,快去伺候着。”

身旁的小太监高力士奉上笔墨纸砚。

魏明豪气干云,挥毫泼墨,一气呵成。

接过诗词之后,先赞叹一声好字,再一读诗,更是一首难得的传世佳作。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魏明啊魏明,你简直……哎,让孤说你什么好呢,罢了罢了,你走吧。”李隆基无奈摆了摆手。

在魏明离开后,高力士进言:“殿下,这诗书虽好,人却过于滑头。”

“滑头难道不好吗?”李隆基反问一句后,又说:“世间忠臣良将不少,贪官污吏更多,君子比之小人少之又少!”

“可奸滑的君子,世间又有几人?”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呵呵,我也想慢慢等啊,但父亲和姑姑都在逼我,我没办法……”

李隆基望向那远去的背影,眼神莫名的复杂与阴冷。

东宫出来后,魏明没回去,径直走向公主府方向。

果然没多远,迎面撞上公主府典军韦风华。

“魏御史,公主有请。”

“前头带路。”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