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韦风华的惊愕!

换源:

  “先来一壶酒,再来几个小菜即可。”

“两位公子稍等。”

那位娘子走后,王皓面色涨红地看着李长生,神情激动地说道:

“长生兄弟,咱们今日,可以大饱眼福了啊!”

此时酒还未上,但王皓人已经有些微醺。

“王兄,这里莫不是那烟花之所?”

“长生兄弟,你这是谬误啊!这里是青云楼,取平步青云之意!许多士子,平日里都喜欢来这里喝上一杯。舒缓放松。可不是什么污秽之所!”

王皓急忙脸色正经地解释道。

“原来这样啊…”

“那是,否则的话,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这等五姓七望的弟子,怎会有子弟也来到这里呢?”

看到李长生明白之后,于是王皓又解释道:

“这纤云姑娘,便是这青云楼的头牌,就算是在这能人辈出的平康坊里,也是有不小的名头的。今日咱们刚好能看到纤云姑娘一舞,这运气没谁了!”

这时候,酒菜已经上桌。

“两位公子请慢用。”

“长生兄弟,记得慢点吃,别太急,过一会儿,纤云姑娘要表演的事情传出去,恐怕青云楼之中的座位,都要被占满了!”

……

“韦风华见过公主。”

“起来吧。那李长生,可到了长安?”

“启禀公主,李长生昨日便到了长安,已经居住在了一间客栈之中。”

韦风华说道。

李长生的踪迹几乎是在韦风华的掌控之中。

“他在长安都做了些什么?”

“今天早晨打听了裴姓官员,以及吏部侍郎裴坚的住所,是为了送一封信,不过被门子拦住,只是将信递交了过去…”

“真是大胆!韦风华!你是做什么吃的?我不是说了,让你…算了,命人去一趟吏部,告知裴坚。”

听到韦风华的汇报,太平公主露出了不悦之色。

“一个小小的门子都敢欺负…”

韦风华眼观鼻,鼻观心,像一个木头一样,权当刚才什么都没有听到。

“那之后呢?”

“之后…李长生与一位在裴府投了名刺的士子,一同前往了…平康坊。”

“平康坊?”

太平公主的声音之中,带着一丝威严。

“平康坊的青云楼。”

韦风华说完之后,跪在地上,将头埋得更低。

“命人送一些钱财过去,平康坊那种地方,没钱可不成。那寒州本就是苦寒之地,还是娶一猎户之女…若是能留在长安,也不错。”

太平公主低声念叨着。

此时的韦风华跪在地上,连大气都不敢喘。

刚才的那些话,只当是左耳进右耳出,根本不敢在脑海之中过多的思考。

做了这么多年的公主府典军,他深知一点,知道的越少,就越安全。

这种事情,很明显就不是他应该知道的。

哪怕是只言片语,也是让韦风华心中大为惊愕。

这李长生…

究竟是什么人?

能让公主宽容至此?

不能细想!也不敢想!

“韦风华,你还跪在这里做什么?没听到本宫的话吗?给李长生送钱去!告诉他,不要怕花销。明白了吗?”

“是,是……”

韦风华说着,连忙离去。

整个人后背都出了一身冷汗。

……

吏部。

“我刚才听人说,那纤云姑娘,今日要出来表演。”

“纤云姑娘?可是那青云楼的纤云姑娘?”

“那是当然。”

“唉,可惜了啊…咱们怕是赶不上了。”

听到手下的小声议论,裴坚只是微微皱眉,并没有说什么。

虽在吏部讨论这种事情,的确有伤大雅。

但两人也没有停下手中的活计,裴坚索性就当做没有听到。

“裴侍郎,有人找您。公主府的人。”

这时候,一名书吏走过来,小声说道。

“公主府?”

裴坚十分疑惑。

对于朝中公主与太子相争之事,他作为吏部侍郎,自然是十分清楚。

不过一直以来,他都没有对任何一方表明态度。

因为裴坚始终认为,自己所忠的乃是天子。

所以他并没有倒向任何一方的打算。

一直以来都是秉公行事。

面对公主与太子的拉拢,裴坚自始至终都是一个态度。

后来双方再无尝试。

但今日,公主府来人,又是为了什么事?

难道还想要再拉拢他吗?

带着疑惑,裴坚跟着那位书吏,来到了一旁。

见到了那位公主府的来人。

“公主有话,裴侍郎,今日回府之后,好好管教一番你家门子。”

说完之后,那人离去。

裴坚则是一头雾水。

这公主府来人…

究竟是想要做什么?

管教门子?

这又是什么意思?

难道不是为了拉拢自己?

……

感谢打赏月票催更和鲜花,长安很快就告一段落,马上去寒州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