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人杰娓娓道来,彩蝶斜倚在他怀中,鬓边碎发拂过他的衣襟。烛影摇红里,她妙目流转,星芒在睫羽下明明灭灭。
昔日只觉主子风姿卓然如谪仙,却不知他竟是真从仙界而来。
古往今来,世人皆对仙人之事津津乐道,天天将求仙拜佛挂在嘴边,可谁又曾真正见过仙人呢?想来,不过是无人得见的虚妄幻想罢了。
如今仙界真子近在咫尺,众人皆懵然不知,唯她独守这惊天秘辛。
彩蝶指尖无意识绞着人杰的腰带,忽觉自己如持玉牒的司书仙娥,在凡尘中守着天大的秘密。众人敬他如神明,却不知他本就是神明。
这认知如破冰春水,在她心底漾开圈圈涟漪。
彩蝶本就天资颖慧,与人杰习字时便显过目不忘之能,昨夜又得性光启智,此刻思维如流泉奔涌,记忆碎片皆串联成珠。当真是“性光”照处,灵台清明——
往昔因身为贱婢而蜷伏的灵魂,如今似破茧彩蝶,于胸中舒展羽翼。
世人奉皇帝为天子,然皇朝更迭如走马灯轮转,怎及这从仙界而来的仙子尊贵?
自家主子乃货真价实的仙界之子,论世间身份地位,当与创世至尊钦点的首位皇帝齐平,其后历代帝王皆需矮上半筹。
而自己身为主子身边的通房丫头,若置于宫闱之中,至少也是正三品美人,较那血灵郡主谢小语更胜几分。这般思忖,彩蝶心中自信渐生,腰肢挺得更直。
此刻怀中少女虽仍带三分羞怯,却无往日瑟缩之态。她抬眸时,脸颊红如朝霞,脑海中细细推敲人杰所提之问,片刻后轻声启唇:
“先前老爷与其他夫人谈论修行时,奴婢虽未留心,如今却尽皆忆起。三夫人在世时笃信佛法,常拉着我们下人讲经中故事,其间便提及‘性光’。有两句话,奴婢以为于主子修行大有助益。
第一句是‘无论修行何路,见着‘性光’是功夫’,依奴婢看,这表明‘性光’是修行的关键助力,对任何修行之路都有益处。
第二句‘‘性光’是一切光,所有光,是日光,月光,星光,是电光,火光,灯光’,昔日不解其意,今听主子讲述修炼过程,方知此句言‘性光’具包容万物之性。譬如妖气与魔气,素来霸道难容,然主子‘性光’照入经脉后,不仅与之为和,更使双方皆生变化,想必是向好之境。
主子本欲将‘性光’聚于眉心成‘心眼’,却为神眼所纳。
您这神眼源自仙界,定不止遥视、透视这般简单,位阶更非凡俗能及。
‘性光’既有益且包容,神眼主动吸纳,或于神眼大有增益,甚至神眼吸收之后,或可得‘性光’之能,至少如今神眼已具‘性光’之形!
主子,您能用神眼看透一切,可您看得见自己的眼睛吗?”
人杰闻言,摇头道:
“我别的都能看清,唯独自己的眼睛看不到。”
“那奴婢便告诉主子,神眼如今是何模样。”彩蝶将小脸轻贴人杰胸前,双手乖巧安放,仰起面庞,专注凝视那双眼睛,柔声言道:
“主子神眼之内已难看清,亦不见您所言‘小眼’,唯见与先前‘性光’一般无二的金光。
此金光并不刺眼,反而充盈着灵性。
金光中央,便是先前‘性光’的光圈,如今现于您是眼白之处。
其形虽小,却异常耀眼,透着圣洁威严之气,令人望之便生出跪拜臣服之心。神眼既已具‘性光’外形,奴婢斗胆猜测,其说不定已具备了‘性光’功用?
主子您修炼‘性光’,目的应该有两个,一为练成《天心我心决》,以免影响《雕木刀法》修炼;二为寻得关闭神眼之法,不知奴婢所言是否得当?”
“对。”人杰心中暗赞,幸得问了彩蝶,她果然聪慧过人。
此时彩蝶双丫髻尚未束起,一头青丝柔顺垂落。人杰自然而然伸手,顺着她的发丝轻轻抚过。
彩蝶眯起眼眸轻笑,状若被顺毛的狸奴,继续说道:
“既如此,接下来我们要确认神眼是否真有‘性光’之能。若有,它便能取代‘心眼’,继续修炼《天心我心决》。”
“可我并没觉得眼睛和之前有什么不同。”人杰满心疑惑地问道。
“那是因为第二章练出来的‘心眼’,和您神眼之前的功能重叠了。”彩蝶耐心解释,“书上说,‘心眼’形成之后,光会不受控制地照到体外,让人初步看到外面的世界。主子本就可凭神眼视物,所以没察觉到变化,但说不定,这第二篇章已经悄然练成了。”
“当真?”人杰闻言,心中不禁生喜,嘴角微扬。
“是不是真的,主子继续修炼便知。可将第三篇章内容念与奴婢一听?”
“好。”人杰应罢,便向彩蝶缓缓道来。
第三篇章名叫“聚念”,需要前两章全部练成,并达到后天九品时方能开始修炼,其内容主要是教人如何修炼“意念力”。
天心宗的意念力与意念剑派的意念力,虽名称相同,然其作用却大相径庭。据典籍所载,祖师顾天心以意念剑派为鉴,反其道而创此法门。
意念剑派的意念力乃对外之用,旨在操控外物;而天心宗的意念力则是对内之功,意在强化心眼。
意念力产生的法门就叫“天心我心”,其内容分为沟通胸中“我心”与沟通眉中“天心”两个步骤。
第一步为沟通“我心”,口诀是“万法归于静,万法生于心,掊击心智,倾听执念”。
要在“静息”的前提下,摒除一切声音与念想,将心神堕于胸腹,全力感应“我心”的“心意”,除却外表一层层的秽累,不断掊击自己的心智,去聆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
在这个过程中,有可能会听到很多声音,但是真正的执念只有一个。找到执念,第一步就成功了。
第二步为沟通“天心”,口诀是“天心明我意,天心如我心,叩问执念,心眼合一”。
要在“静息”的前提下,把全身内力按照“观光”中“由下而上”的路线,走出丹田。途径胸腹后,将“我心”的那个执念“搬运”到眉中“天心”。
紧接着,竭力激发这股执念。
只要能在内力耗尽之前,借由此执念将心神遁入虚空,感应到第六重天“玉清天”,玉清天便会回应此执念,而后这股执念便会化为第一缕意念力,投入心眼,与之融为一体。
若能做到这一点,第二步就成功了。
心眼蜕变之后,便会源源不断地生成意念力。只需将这些意念力渗透至全身经脉,依照“观光”的步骤运行周天,全身内力便会得以升华,最终进化为灵气,直达先天之境。
这两个步骤中,第二步其实并不难,主要考验人的意志力。只要那口气不断,坚持把执念送到了,然后不断激发,不断尝试,早晚能得到回应。
书中还教导了几种锻炼意志力的辅助法门。
然而,最为困难的其实是第一步。
诸多自诩不凡的天才都在这一步栽了跟头,因为这一步与资质、灵根并无关联,完全取决于练功者是否心性纯粹。
心性纯粹之人,唯有一个执念,故而能很快成功。心思杂乱之人,执念繁多,根本无法分辨何者为真正的执念,倘若选错了,即便拼命以错误的执念去沟通天心,也定然无法成功。
据书上记载,经多年经验总结,仅有一次选错执念的机会。也就是说,第二步仅能尝试两种执念。若两种执念皆选错,那么此生便再无可能得到玉清天的回应。
当然,若此人完全无欲无求,心中毫无执念,这一步亦是无法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