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感谢生命中遇到的两个贵人

换源:

  陈师傅一走,唐唐就着手忙着家里过年的食材,因为她要带着这些东西去感谢她生命中遇到的两个贵人。她带着包心糯米粑,高粱粑,萝卜丸子,肉丸子,豆腐,还有20斤花生油。4只鸡和些鸡蛋,红薯粉,还有一袋子米。南瓜和红薯等等,拉了一车来到凌经理的家。

搬完东西了,唐唐和凌经理坐在一起,两人聊了一会天。

“你拿这么多东西,把我的家都塞满了,我们俩不用这么客气,帮你我愿意!我不是图你给我什么?但是,你不给不行,每样给一点让我尝个鲜就可以了。”凌经理笑着直率的说。

“知道了,以后少拿点就是了。”唐唐也笑着回答。

“你呀,要想一下,什么东西容易卖,赚钱快!你就种什么?你得想一想,我们这儿都需要些什么?你就种什么,这样我们可以各取所需,都能彼此帮到忙,你明白吗?”凌经理认真的对唐唐说。

“我明白,最容易简单的只有种茭白,可是我怕种多了销不出去?”唐唐说。

“那就种,多种一点销不出去我帮你销,但也不能种的太多啊?我怕你种的太多,要真是卖不出去,会砸到我手里,”凌经理笑着说。

“我知道了,我多种现在的一倍就差不多了,你不用担心,天不早了,我该回去了,”唐唐起身往外走。

凌经理跟在唐唐的身后,说:“以我看,你还可以多养点鸡,你那些鸡也不怎么费事,就费点粮食,养多一点,你今年卖不掉,留着明年后年卖啊?卖老鸡还好一些,人们更愿意买老母鸡炖汤喝呢。”

“可我不愿意!”唐唐转过头来对凌经理说。

“为什么?”凌经理有些不明白的问。

“因为鸡养的时间越长,我亏的就越多,我养一年的鸡,能卖20块钱一只。可是我养了两三年的鸡,能卖60块钱一只吗?那是不可能的。要是还只卖20,那鸡那两年的粮食不就白吃了?我得亏成什么样啊?所以我不愿意把鸡养成老母鸡卖。就是这个原因,亏本!”唐唐对凌经理说。

“哦,原来是这样,我明白了!”凌经理恍然大悟,“就算是这样,那你多养点鸡也好,免得到时候我要你家的鸡,你又不卖给我!”凌经理说

“知道啦,我明年多养一点,我总是想什么时候,我养的鸡一天能让我捡一筐鸡蛋。可是每回这个愿望,都被你给我破灭掉了,”唐唐笑着说。

“你这个愿望,只要你自己多养点鸡,不就实现了吗?谁叫你的鸡总是养的那么少,这不能怪我啊?”凌经理拍着唐唐的肩膀说。

唐唐挥挥手,从凌经理家出来。还有另外一个贵人家要去,这个贵人就是卖肉大哥。同样,唐唐也是拿了丰厚的年货来到卖肉大哥的肉铺里。

一到年根底下,凌经理就会来唐唐家里杀一只猪,好在这以后,凌经理都会把猪肉全都买走,不再让唐唐自己去卖猪肉了。

凌经理说她要来买猪,叫唐唐准备一下。唐唐说:“那好,您来的时候,顺便把我那个杀猪的大哥也带上,这样我就能省下十几块钱的手工费了。”

“真抠门,他在哪?我们马上就要出发了,他能赶得上吗?”凌经理说。

“赶得上,他就是菜市场卖肉的屠师傅,我这就给他打电话,他骑车很快的,您等他5分钟就行,”唐唐连忙挂断电话。

在唐唐的引荐下,卖肉大哥渐渐的跟凌经理和汪主任,这两个大买主做起了生意。

舅舅对那边荒废了的黄土地是费尽了心思。年刚一过,他就把地翻耕了一遍,是为了把地理的草翻到地底下,捂死些还没长大的草,把这些草都变成很好的肥料。

紧接着舅舅又烧起了火粪,用稻草和牛粪混合在一起烧。等粪里的火全烧灭了,再用锄头把粪从中间扒开,挖个槽型,又往火粪里面倒一担猪粪。然后再往上面倒些的草木灰,用土把草木灰盖的严严实实的,就只等着种花生时备用。这样加工好的火粪,是最肥庄稼的肥料。

种花生要等到农历2月中旬,跟下早稻秧苗前后差不多。种花生了,舅舅和公公又把地重新翻耕了一遍。

种花生先得平地挖洞,地弄平整以后,就用锄头把地上挖一个个像碗口那么大小的洞。再往洞里放两颗花生种。放完花生种以后,就把原先准备好的火粪捣碎,再一个洞一个洞的撒一点,等每个洞都撒上火粪了,就用牛拉着耙,把地重新耙平了,也就把种子掩盖好了,这才算播种完花生了。

经过几场春雨的洗刷,花生地里全部被雨水给抹平了,过半个多月,或20天左右,生命的奇迹就出现了,几乎每一颗花生的头上,都顶着一块圆形的土片。大小都差不多,均匀的很,也像每颗花生头上都戴了一顶笠帽一样。当地人也管这个叫做戴斗笠,戴斗笠的花生是最怕鸟来啄吃的。要是被鸟吃掉了花生瓣,那这个花生就没用了,又得重新种才行。

所以人们才发明了稻草人来吓唬鸟,舅舅也不例外,他扎了十几个稻草人站在地边上。还在稻草人的手上扎了一些带颜色的塑料带子,风一吹,那些带颜色的塑料带子,就会随风抖动,起到晃鸟眼睛的作用,还发出嚓嚓的声响,同时也对鸟起到一个震慑作用,让鸟望而身为。

舅舅每天天一亮就起床,跟唐唐的公公一起去地里锄草。舅舅看着表,一到七八点,他就回家吃早饭,然后骑着自行车去村委会上班,到下午三四点钟才回来。

这是因为他心里惦记着那些花生地,有活他才回来的早一点,要是往常不到五六点,舅舅是不会回来的。回来时他直接去地里,把早上藏在地里的锄头找出来,直干到天黑才回家。

锄完草,再浇些猪粪上去,这样做是为了让植株长高一点,花生长得高一些,能藏一些潮湿,等日后太阳大了,花生叶子也能挡一些旱,不至于让花生受干旱,不长花生。

真是有勤劳,就会有收获啊!花生苗长得非常好。等锄第二遍草时,花生就基本上不用管理了,现在只等花生长成熟,再来挖花生吃了。

在大家锄花生草的同时,唐唐在地的外围,也就是挨着山边上。她种了一大圈南瓜秧,在这个山边的草地上,放场又好,种南瓜那是最好不过的了,南瓜又好种。在这个地边上,阳光充足,南瓜最肯结了,南瓜又不怎么需要肥料,只要浇些猪粪就可以了。

南瓜人也喜欢吃,猪和鸡也喜欢吃,何不多种些呢?种在这里,只要不被人为的破坏,种好了,结一千多个南瓜是没问题的。

每次割下的油菜,一打下菜籽,就运去榨出油来。菜籽饼也就被撒到田里当肥料去了。而油菜琪也被烧成灰,撒到稻田里,一样是最好的肥料。

终于等到花生成熟了,这是一家人最期待的事情,是因为那片荒地是头一次种花生,也不知道花生长得怎么样?大家心里没有底,所以大家特别好奇,这片花生的是长势。

双抢过后大雨来临,这才让人更想去拔一些花生回来看看。这场雨下的真透。就为拔花生提供了便利,花生很好拔。

全家人来的地理拔花生,一拔才发现!花生长得是真好啊!花生身上的麻子洞,已经长得很深了,这证明花生已经成熟了。花生粒粒饱满,还是很大一颗呢,而且每一个植株上面结了很多的花生,这下把一家人给高兴坏了。

“这次雨下透了,花生全都成熟了,这一场透雨,花生就会很快发芽的,再不拔光花生的话?过个三四天,花生就会发芽的。

要快点拔掉花生啊?要不然我们一年的努力就白费了。”舅舅拔了一把花生,对周围的人说。

“是啊,要再不拔那就全完了。舅舅,您赶快到前面村里去叫人工吧,每天一人给10块钱,还管一顿中饭。叫的人越多越好,反正活也不重,就帮着坐在树林里摘摘花生就行,在树林里坐着摘花生也不太热?也不用他们拔花生。这个活老人小孩都可以干,只要愿意来的都接受,咱们把条件放宽一点,不过他们要自己拿装花生的东西来,还要拿喝水的碗和板凳。”唐唐一口气跟舅舅说完。

舅舅去黑林村请人工去了,其他人在地里使劲的拔着花生。晚上回家时,还要拉一板车回家,晚上摘。总之,不放过一点空闲来抢收花生,这就是农民过的日子,每次要收获什么庄稼的时候,人们都是在和时间赛跑,忙的脚打后脑勺,这一家人最能体现这种场面。

“这花生长得真好,你看颗颗饱满!”哨子对唐唐说,“要是全都种花生就好了,这个时间,刚好搞完双抢,时间也错开了,种花生和锄花生的草,都跟田里不起冲突,种花生真是再好不过了。”哨子又重复了一遍说。

“每一件事都有它的利与弊,你说的想的都很好,但是,花生一旦成熟,那也是要跟时间赛跑的。如果舅舅今天请不到人工的话?这些花生不出三天,就会在地里重新长出芽来的。长出芽的花生,那就一文不值了!就这十几亩地的花生,我都担心收不起来,更何况要是翻倍的种花生呢。

再说了,花生的价格也不高,我们不能把鸡蛋都装在一个篮子里呀?”唐唐一边抖落手里花生身上的土,一边对哨子说。

“那就光种芝麻吧,去年芝麻的价格不是涨上去了吗?”哨子忽然为他的脑子如此灵光,而有些激动的说。

“芝麻是贵,但我们也不能全部种它,”唐唐直了一下腰说。

“为什么不能全部种芝麻?”哨子有些不解的问。

“最主要的原因还不是价格问题,是因为芝麻和红薯是同一时间种的,也会同一时间锄草,三十六七亩地啊?就这几个人锄草,能锄得过来吗。

要是请人工锄草,那个季节家家都很忙,再说了,给芝麻锄草,排苗,那可是个很精细的技术活。又慢又不是谁都能干得了的活?就是你请了人工,一天能干多少活?活干不好,芝麻也是会减产的,芝麻捡了产,你不还是白忙活了。

还有,我为什么要种一半芝麻,种一半花生?是因为这两种植物,能错开锄草。还有花生不能年年种同一个地方。那样的话,花生会发瘟病的,花生一发病,也会减产的。

所以我要换着种花生,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在种过花生的地里,花生会产生一种根瘤菌,这种菌对种别的庄稼有好处。对土壤也有很改善,种黄豆,种蚕豆,都能产生这种菌。

同样是植物,但芝麻在同一块地里种植,它也会发温减产。但它就不能产生那种菌类,所以这就是我错开种的理由。今年这边种花生,那边种芝麻,明年这边种芝麻那边就种花生。这样来回的换种着来,土壤就改善了。以后这个地会越种越好,庄稼会越长越高,”唐唐耐心的跟哨子解释着说。

听完这番话,哨子那娃娃脸上全是憨憨的笑,西瓜发型一甩,还甩出了两滴汗水来,甚是可爱。他笑着说:“我明白了,你考虑的可真多,真也远,懂得也多,一个小小的花生竟然有这么多学问呢。”

“这些植物的知识,书上都有,我都是从书上看的,人一定要多读书,”唐唐对哨子说。

哨子只有心服口服的连连点头,他只有更加努力的干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