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狙击手还是精准射手?新兵蛋子竟敢顶撞兵王班长!

换源:

  夜老虎侦察连,第十七连。

这里是利刃的锋芒,是幽灵的巢穴。

不足五十人的编制,每一个都是从全团尸山血海中筛选出的兵王。他们的眼神如同淬火的钢,身上带着挥之不去的硝烟味和淡淡的血腥气。寻常的新兵蛋子,光是站在这里,都会被那股无形的彪悍杀气压得喘不过气。

苏城和陈喜娃的到来,像两滴水珠落入沸腾的油锅,却连一丝涟漪都未曾激起。

十七连的规矩很简单,也很残酷——实力说话。

没有欢迎仪式,没有嘘寒问暖。

简单的命令下达,苏城被分到了一个战斗小组。组长,赫然是郑三炮。

这家伙因为在新兵连的出色表现,以及后续训练中的勇猛,也成功通过了十七连的严苛选拔,如今已是一名战斗小组长,肩上的军衔也多了一道拐。

郑三炮看见苏城,那张黝黑的脸上露出一口白牙,蒲扇般的大手重重拍在苏城肩膀上。

“小子,缘分啊!”

他的声音洪亮,带着几分熟稔的粗犷。

“你在新兵连那两千米一枪,可是威名远播!整个夜老虎,谁不知道出了你这么个神枪手!我们组里正缺个顶尖的狙击手,你小子来了正好!”

郑三炮说着,转身从武器架上取下一支保养得油光锃亮的88式狙击步枪,枪身在昏暗的营房灯光下泛着冷硬的光泽。他带着一丝得意,就要将这把象征着小组核心火力的武器交给苏城。

这把88狙,无疑是组里最好的一把,无论是精度还是维护状况,都远超其他。

周围,小组的其他几名老兵也投来审视的目光。他们都是从各个连队精挑细选出来的精英,身上带着一股子桀骜不驯的悍气。对于苏城这个新兵考核状元,他们有所耳闻,但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如果苏城真有传说中那么神,担任小组狙击手,他们自然欢迎。

苏城看着那把88狙,眼神平静。

他没有立刻伸手去接。

他摇了摇头。

“报告班长。”

苏城的声音清晰而沉稳,没有丝毫的怯懦或犹豫。

“我不想当狙击手。”

“我想成为一名精准射手。”

郑三炮脸上的笑容僵住了。他举着枪的手也顿在了半空。

“啥玩意儿?”

他怀疑自己耳朵出了问题,掏了掏,瞪着苏城。

“精准射手?那不就是狙击手换个说法吗?你小子跟我在这儿耍什么花腔呢?”

营房内,其他几名十七连的老兵也纷纷侧目。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好奇,夹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质疑与玩味。

狙击手,在任何一支精锐部队中,都是核心中的核心,是战场上的幽灵,是决定胜负的关键手。苏城在新兵连两千米狙杀靶心的壮举,早已传遍了整个夜老虎侦察连。这样的天赋,不当狙击手,简直是暴殄天物,是脑子被门夹了。

“不一样。”

苏城的声音依旧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

他迎着郑三炮和周围老兵们探究的目光,缓缓开口解释。

“狙击手,通常是双人观察小组,或者独立行动。他们强调极致的隐蔽,追求对高价值目标的一击毙命。使用的武器多为高精度栓动狙击步枪,射速慢,弹药携带量有限,不适合高强度、持续性的火力输出。”

“而我理解的精准射手……”

苏城顿了顿,组织着脑海中那些融合了前世雇佣兵经验与【死亡射手】模板赋予他的超前战术理念。此刻,他模板的融合度已达百分之九十五,对现代战争,尤其是小规模特种作战的理解,早已超越了这个时代绝大多数人。

“精准射手,是跟随突击小队行动的核心成员。使用的武器可以是经过精密改装的高精度自动步枪,或者是大威力半自动狙击步枪。他们负责清除小队突击路线上,三百米到八百米距离内的所有即时威胁点,为整个小队提供持续、精确的火力支援和战场压制。”

“精准射手,是小队攻坚时的矛头,也是小队防御时的中坚。其战场适应性、火力持续性以及与小队的协同作战能力,在很多情况下,远超传统意义上的狙击手。”

苏城侃侃而谈,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一个人的耳中。

这些理论,对他而言是经验的总结和未来的趋势。但对郑三炮这些浸淫在传统军事思想中的老兵而言,却如同石破天惊。

郑三炮听得一愣一愣的,眉头紧锁。

他是个粗人,打仗勇猛,但对这些弯弯绕绕的理论,一时间有些消化不了。可他又隐隐觉得,苏城说的这些,好像……似乎有那么点道理?

尤其是那句“攻坚的矛头,防御的中坚”,让他心中一动。

但紧接着,一股被新兵蛋子“教育”了的不爽感涌上心头。

他一个堂堂十七连的战斗小组长,被一个刚下连队的新兵指手画脚地安排战术定位?

传出去,他郑三炮的脸往哪儿搁?

“你小子,别跟我整这些没用的!”

郑三炮把88狙往武器架上一放,发出“哐当”一声闷响,语气也变得强硬起来。

“在十七连,狙击手就是王道!你小子有那本事,就给老子老老实实当狙击手,别想那些花里胡哨的!”

苏城没有退缩,他的眼神依旧坚定。

“报告班长,如果不能按照我认为最有效的方式去战斗,去发挥我最大的作用,我宁愿不摸枪。”

这话一出,营房内的气氛瞬间降至冰点。

几名老兵看向苏城的眼神都变了。

狂!

太狂了!

一个新兵,竟然敢跟小组长这么说话?还敢威胁不摸枪?

真当自己是天王老子了?

郑三炮更是气得脸色铁青,额头上青筋都蹦了起来。

他指着苏城,你了半天,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这小子,简直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两人就这么僵持着,空气中充满了火药味。

陈喜娃在一旁看得心惊胆战,想开口劝解,却又不知道该说什么。他知道苏城的脾气,一旦决定的事情,九头牛都拉不回来。

最终,还是郑三炮先泄了气,或者说,是怒火找到了另一个宣泄口。

他猛地一跺脚,粗声粗气地吼道:“走!跟我去找连长评理去!”

他一把抓住苏城的胳膊,力气大得像是要捏碎骨头。

“老子倒要看看,连长是不是也由着你这个新兵蛋子胡来!在十七连,还轮不到你一个新来的制定规矩!”

郑三炮气呼呼地拉着苏城,大步流星地冲出了营房,直奔连部而去。

剩下的几名老兵面面相觑,随后也跟了出去,准备看热闹。

他们也很好奇,面对这个在新兵连就搅动风云的“刺头状元”,连长苗连,会如何处置。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