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私席

换源:

  队伍在褒斜道里修整了两天,也没发生什么大事,医师顺利地赶上给执失武进行了诊断,结论是因为身体不适应环境变化,再有湿气入体造成了脏腑机能的紊乱。虽说算不上是什么大病,但队伍现今处于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蜀道中。蜀道难,还没走到最难的那一段,但即便这几天天气都很晴朗,却是因为冬雪融化后形成的泥泞湿滑让路途更为难走。无法在短时间内让前后的郡县城池送些好物过来,即便是贵为安国公也只能喝些苦药汤子修养身体。

“哎呀,王先生,你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啊?这汤剂实在是太苦了,还非要天天喝,我实在是有些受不住了。”

刚喝下第一口药汤,执失武就叫苦连连,王珏玉陪在他身边,好说歹说才劝着他捏着鼻子全都灌了下去。喝完之后也不消停,直接拉住先生的手就继续叫苦。

“这个是真没办法,给公爷诊治的是宫中挂职的御医,即便是在下有些奇招怪招也会被阻止。毕竟谁人都知您身份敏感,不敢担这冒险的后果,抱着的都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思。”

“嗐,真是麻烦,我也不过就是受不得南方的湿热而已,弄得好像有多严重似的。早知道上次就不喝那么多酒了,害得现在每天都要吞两次苦水臭汤。”

“这也是没办法呀。宫中的医师就是这样,伺候贵人久了,胆子便愈发地小了,偏偏还无法轻易地将责任推到他人身上,就会开些保守的方子。”

“哦?这么说老夫其实是不需喝这些药剂的吗?唉,这叫什么事啊,赶紧给老夫更衣备马,老夫这两天都要闷坏了,快让我出去逛逛。”

“不不不这可不好。在下刚才只是说宫中御医有可能会养成过于谨慎的性子,可不敢保证这次开的方子就是没用,公爷你还是先喝两天药忍忍吧。公爷您不但还不能骑马闲晃,就连衣物也不应身体感觉闷热便穿得轻薄,早春时节乍暖还寒,最是容易害病的时候。”

“啊?这这这也太苦了啊!先生,就当我求求你了,你真的就一点办法都没有了吗?”

“……我肯定是不能让你带着病出去闲逛的,不过做些好吃的让你补充一些元气应该是没问题的。我手上还有一些胡椒,便全都用在下一顿饭的烤肉上,公爷你多发些汗,然后再洗个热水澡好好休息吧。”

“……好吧,有先生做的一顿大肉吃,也是爽快啊。”

本来是好说歹说劝住了突厥酋长,没想到他精神了以后更难缠了,还是抱怨药难喝,就连供应到队伍里的寻常饭食也更看不上了。众人被他闹得烦躁,他也对前来诊治的医师展露出不满,却是让视察团赶到汉中的时间提前了一些。

“哎呀,王爷,公爷,下官们可是等到天使到来啦!”

队伍还没行到看见城门的地方便看到大群官吏等在大道上,看见河间王带领的视察团,为首的一个大官立刻就上前表示欢迎,李孝恭也是按着惯例行事,堆起笑脸上前客套。王珏玉身份低微,不够资格受到接待,跟着大部队去整理物资,直到李崇义找来才过去和大人们开小会。

“父亲,我将王先生带来过了。”

“好,那就快领他坐下吧。”

穿越者想当然地走向末座,却是被李崇义拦住了,世子的笑容中透着几分恭敬,连忙做出了解释。

“先生,这次就是父王为了介绍你而举办的私人聚会,您的坐席还在前面。”

王珏玉大感意外,环顾四周,这才看清宴席的布置有些随意,出席的几个人的穿着都很简单,甚至就好像是在为了自己这个平民考虑一般。

“这……草民怎么受的起,不敢,不敢。”

“哎,没什么受不起的,举办这场聚会是本王的决定,你只管坐过来就好。”

好吧,这种做法表面上是抬举,但自己的想法却一点都不重要,但谁让人家是王爷呢,坐就坐吧。

坐在上首位的右侧,此时除了主座上的河间王外比穿越者座次更高的就只有对面的一个老头。对方从王珏玉进来时就一直在上下打量着自己,王珏玉也好奇他的身份,不过也没开口询问。这次的宴会自己算是个主要角色,在场的人都是谁,作为主办的河间王会为自己介绍他们的。

刚这么想玩,李孝恭便端起酒尊邀众人喝了一杯,然后向对面的老者向王先生介绍了起来。

“在之前当地官员款待的宴会上我们就已经认识过了,在座的两位便是接下来一同办理陛下任务的主事,现在就只差为先生做介绍。在你对面的这位是金紫光禄大夫、新任利州都督、应国公、武士彟武大人。而这位是长期主管关中与蜀地栈道的蜀道使,詹俊赤詹大人。”

穿越者激动了,后面的詹大人他没有印象,但武士彟那可是女皇武则天的老爹,历史上唯一一个因女儿而追封帝王的人。和他家打好了关系,自己对这个世界的影响至少多了几十年的保证,留存后世的机会就更大了。

“哎呀,幸会幸会,久仰久仰。两位大人威名如雷贯耳、小子得见三生有幸、今天可真是草民的好日子啊!”

听着新来的客人脱口而出的恭维话所有人都愣了,虽说刚才李孝恭介绍的两位大人这几年来确实是做了不少实事,但也值不起如此高抬。但伸手不打笑脸人,即便怀疑他这话里面听起来还有些嘲讽的意思,却是不能够表现出来。

“哎呀,过奖过奖,本官做的不过是些微末小事,当不起先生如此夸赞啊。”

“是啊,老夫当年也不过是听太上皇的吩咐行事,哪有威名,只是尽心为朝廷做事而已。”

“两位大人实在是过谦了,大人们所尽心做的微末小事却是关乎苍生社稷的大事,百姓看在眼里、心有感念,自有声名留在心间。”

“比不上先生的辛劳啊。我们都听王爷说了,京城北面的新渭屯已经形成了一个安置流民的优良典范,去年赈济雪灾的方法陛下也决定就此沿用下去了。王先生虽为布衣,做出的成果可一点都不比我们这些官员小啊。”

“不敢不敢,两位大人才是抬举小的了,草民做的真是算不得什么大事。”

三人又互相恭维了几句,然后才一同喝下酒水,接着就是听河间王对工作的安排了。

“好了,本王这次带队去蜀地视察,之后就恐怕无法抽出空闲来负责陛下嘱托的工作,具体的安排还是要诸位劳心劳力了。因为要汇总整理栈道的调查报告,接下来队伍会在南郑县停留几天,然后再去利州,届时就要以应国公的工作为重了。再之后的行程么……本王认为成都是一定要去的,只是除此之外还想去巴东看一下,不知各位有什么想法没有。”

“下官全凭一切王爷调遣,不过王爷想要去巴东,是在那里有什么要紧的事情吗?”

“其实么……现在还不太好说。嗐,在座的也不是什么外人,本王便直说了吧。去年陛下祭拜黄帝陵前不是收拾了突厥和梁师都一顿么,之后有不少从塞北来的草原部族投效,陛下想试试将其中的一部分安置在那里。”

这个消息可是惊得武士彟和詹俊赤不轻,虽说在之前招待调查团的宴席上看到安国公在场就已经感觉到是有什么意料之外的事了,没想到事情会是如此劲爆。不说他一个突厥酋长得了大唐的国公爵位,单说是有实封,而且还是允许他带着原来的部众去亲眼看看封地的情况就很是令人吃惊了。此前从未听说有哪个朝代的皇帝做出过类似的事情,难道说陛下还有什么其他的考虑?

“本王知道这个消息可能会让人引出什么想法,不过其实这是安国公自己求来的。他做的什么打算本王是不甚清楚,不过既然陛下同意他跟着视察团一同到蜀地来必然是有合乎情理的理由的,我们就不要再猜了。安国公在此次视察中并无特别的职位,只是做一个统领护卫的挂名将军而已,实际上是代替我们出席一些宴会应酬。期间会有王先生陪同在他身边,到时有事无论是想要找哪一位商讨,都可以让崇义代为传递消息。”

“哦,既然是这样,那在这汉川地区时便让下官来带安国公游玩吧。下官常年担任蜀道使,对这一带的人文物产还是很熟悉的,想来啊能让安国公玩得尽兴。”

“嗯,好吧,那接下来几天便麻烦詹大人了。哦,对了,安国公自进入到褒斜道后身体便有些不爽利,经过宫中的医师诊断是湿热之症,还请詹大人顺便寻找一下当地是否有什么专治此症的方法。”

“好的,这件事就包在下官身上吧。”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