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天傲似乎有备而来,他听到妙善的话,提出要进行三场比试,赢了其中两场就算胜利。
同时,他觉得纯武力的比试太过无趣,应当综合较量,听闻雷音寺也教授弟子们学习琴棋书画等技艺,第一场便选定比试棋艺。
妙善欣然同意,派出智机出战,智机平日里空闲时,每隔两天便与妙善对弈,棋力不俗,经常翻查古谱练棋,往往能举一反三,推陈出新,其棋力不在妙善之下。
而吴家出场的则是吴天傲的堂弟吴少鸣,这位年仅十七岁的少年,乃是吴家年轻一辈中棋力顶尖之人,对棋艺上的各种理论、定式、风格、派别等皆熟稔于心。
双方确定棋盘规则,由一位罗汉堂长老作为裁判。
棋局伊始,吴少鸣执黑落子西北小目,第三手走出“鬼门双飞”定式,十九路棋盘霎时升起铁锁横江之势。智机白棋以“玉柱守角”相迎,第十二手却突然变招,二路透点如银针刺穴,硬生生将黑棋厚势切成两段浮萍。
“小师傅这手二路鬼刺,可是要复现《烂柯谱》里的屠龙局?”吴公子冷笑一声,拍下黑45尖顶,棋形顿成“苍鹰搏兔”杀阵。棋盘东北角突然多出三道隐劫,白棋大龙咽喉处凭空生出三枚黑子虚影,此乃吴家秘传“三阴锁喉”手筋。
三阴锁喉是吴家《三吴棋谱》中的一个经典招式,能够困住对方关键位置,使得对方的棋形进退两难。
此时,吴天傲面带得意之色,大声说道:“堂弟这几招,气势如虹,布局精妙,黑子已然占据优势。我看这局胜负已定,雷音寺的小师傅可要输咯。”
妙善却神色平静,微微一笑,回应道:“吴公子莫要过早断言,棋局如战场,瞬息万变。此刻不过是刚刚开始,胜负还远未可知。”
智机闭目捻动沉香念珠,思索良久,盘算不定,后缓缓睁开双眼,将白 68凌空点入天元。此子既出,西南黑阵顿现“金井辘轳”纹路,原是借天元之气贯通四方断点。吴少鸣指尖黑棋悬停半空,发现白棋竟将三十六手前的弃子炼成“连环引征”伏笔。
智清见状,忍不住说道:“智机师弟这一手‘连环引征’看似冒险,实则暗藏玄机,若运用得当,白棋或许能扭转局势。但若是计算失误,可就满盘皆输了。”
妙善微微点头:“智机师兄此着,确是大胆,不过以他平日的棋风,想必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既然你要战,那便战吧!”吴少鸣也对智机的这一手感到意外,后者几乎是在跟他搏命了,不过他可不会退缩,毅然接受挑战。
棋局更加复杂,双方开始施展浑身解数,陷阱重重。
“好个‘过去现在劫’!”吴少鸣的额角渗出冷汗,黑 93悍然打入白棋腹地。此子暗含“七死八活”变化,棋形如毒蛇吐信,却将右下角三粒黑子送入虎口为饵。
智机白 102并步看似绵软,实则催动“倒脱靴”杀招前奏。
罗汉堂中有人按捺不住,急切地询问妙善:“妙善师弟,这棋局现在到底是何形势?我们都看不明白了。”
妙善不紧不慢地说道:“此刻局势看似胶着,实则白棋暗藏玄机,以退为进。黑棋虽攻势猛烈,但白棋步步为营,每一步都有深意,大家且看后续发展。”
当黑棋第 127手开启“万年劫”时,棋枰四角同时升起清气。吴少鸣指节发白,他算到此劫材库藏有九枚暗子,却未料智机白 134竟以“黄莺扑蝶”之形反造连环劫。双方提劫速度越来越快,棋盘上竟传出金铁交鸣之声。
吴天傲眉头紧皱,神色紧张地说道:“堂弟,这局势愈发复杂,可要小心应对啊。”
最致命杀机藏在第 161手,智机白棋突然放弃三十目大龙,转而点入黑棋看似铁壁的右上星位。吴少鸣瞳孔骤缩,此点正是他“天罡地煞阵”唯一的生门所在。黑棋长考半柱香后,终于以“脱骨术”弃掉半壁江山。
收完最后一个单官时,吴公子黑棋以半目优势震动棋枰。
智机却突然将劫材盒倾倒而出,七枚白子滚落棋枰。
裁判长老愕然发现,若计入这些被智机隐藏的罚子,胜负竟要逆转成白胜四分之三子。
众人深吸一口气,不自觉地望向场中二人,发现棋势竟是三百年前「棋魔」顾师言与「弈仙」王积薪的未终之局。
吴少鸣倒也爽快,拱手说道:“小师傅棋艺高超,我心服口服。”说完,有点失魂落魄地站起身来。
吴家众人闻言,个个脸色黯然,脸上满是不可置信,他们没想到吴少鸣的棋力,在家族中无人能及,却败在了智机手中,这实在出乎他们的意料。
智机笑道:“吴公子承让,能与公子对弈,实乃幸事。”
回到人群中,妙善一把抓住智机,后者差点跌倒在地。
“师兄,你怎么了?”妙善疑惑问道。
“无碍,刚才对弈太过耗费心神,休息一会儿就好了。”智机脸色煞白,显然这一场对弈,他赢得并不轻松,其先前的云淡风轻,是极力表现出来的。
对弈如同战斗,奕者无论面对如何困难之势,都要沉着冷静,自信稳重,否则便会被对方看出破绽,进而造成更大的劣势,而智机刚才在面对吴少鸣的攻杀之时,也是绞尽脑汁,苦苦支撑,最终才反败为胜,其过程不亚于与对方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战斗。
第一场获胜,妙善等人松了一口气,首战告捷,接下来只要再赢一场,便可结束整场比试了。
而吴家人见到吴少鸣的落败,不免有些郁闷,在他们眼中,后者的棋艺是最好的,竟然还是不敌,接下来的第二局必须要赢回来了,否则就太没面子了。
“二爷,请恕本寺招待不周,竟然变成如此局面。”有一高僧双手合十,躬身施礼道。
“大师不必介怀,年轻一辈,正要朝气蓬勃,我吴家这几个小辈,平日里目空一切,今日碰壁贵寺弟子,正好挫一挫他们的傲气,领会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道理,我们且看他们后面的进展。”
吴二爷身材魁梧,宽额方脸,一对浓密的剑眉斜插入鬓,犹如两柄锋利的长剑,透着威严与果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