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自制玻璃做研究

换源:

  他原本以为,这在周朝闻所未闻的精美器皿,会让那些达官贵人们爱不释手,争相购买。

可结果却让他大失所望。

“难道是他们不懂得欣赏?”李孝天自言自语道,“不,不可能,玻璃的光泽和质感,任何人都能看得出来。”

他想起当初自己第一次见到玻璃制品时的惊叹,那种晶莹剔透,那种光滑温润,简直不像人间的产物。

他当时就意识到,玻璃在周朝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

“问题出在哪里呢?”李孝天停下脚步,目光落在货架上一排排造型各异的玻璃器皿上。

突然,他脑海中灵光一闪,“是了!是数量!”

物以稀为贵,他当初只带回去几套玻璃杯,数量太少,根本不足以引起轰动。

而且,玻璃易碎的特性,也让他不敢轻易大量携带。

“如果……”李孝天眼中闪过一抹精光,“如果我能在周朝自己生产玻璃呢?”

这个念头一出现,就如同野火般在他心中燃烧起来。

如果他能把制造玻璃的技术带回周朝,那他将成为这个时代当之无愧的“玻璃大王”!

想到这里,李孝天不再犹豫,他调转车头,直奔超市的书籍区域。

他要找到所有关于玻璃制造的书籍,他要把这项技术彻底掌握,然后带回周朝,开创属于自己的玻璃帝国!

他贪婪地翻阅着书籍,了解到制造玻璃需要高温熔炉、石英砂、纯碱等原料,还要掌握复杂的配方和工艺。

“看来,这趟回去,除了这些日化用品,还得想办法弄到一些其他的东西……”李孝天合上书,喃喃自语道,眼神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他快步走到超市角落的五金工具区,目光在一个货架上停住了,“就是你了……”

他拿起货架上一个不起眼的泥瓦罐,仔细端详着。

这可不是普通的泥瓦罐,而是用耐高温的特殊材料制成的,能够承受高温火焰的炙烤。

“有了这个,至少熔炼玻璃浆的容器解决了。”李孝天自言自语道,心中一块石头落了地。

但很快,他又皱起了眉头,喃喃道:“可是,制造玻璃需要的纯碱,周朝好像还没有……”

他曾在网上查阅过资料,知道古代制造玻璃使用的纯碱,主要来源于天然碱矿。

可是,周朝时期,天然碱矿的开采和提纯技术还不成熟,市面上很难买到纯度高的纯碱。

“难道要用草木灰代替?”李孝天想起在一些古法造玻璃的纪录片中,曾见过用草木灰作为助熔剂的场景。

但是,草木灰中杂质太多,用它烧制出来的玻璃,透明度和光泽度都差强人意,而且产量极低,根本无法满足大规模生产的需求。

“看来,得想办法找到更合适的替代品才行。”李孝天暗暗下定决心。

除了原料,还有一个难题困扰着他——如何去除玻璃浆中的气泡。

他在网上查阅资料时了解到,古代玻璃器表面,常常会布满细小的气泡,影响美观和质量。

“书上说,可以用砒霜去除气泡,可是……”李孝天摇了摇头,这显然不是一个可行的方案。

砒霜剧毒无比,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安全事故,他可不想拿自己的小命开玩笑。

“一定还有其他办法!”李孝天合上书,快步走出超市,心中暗下决心,一定要找到解决办法。

他驱车来到市中心最大的新华书店,一头扎进化学工业书籍的海洋中,开始了新一轮的知识搜寻。

他如饥似渴地翻阅着一本本厚厚的书籍,寻找着任何可能解决问题的方法。

他尝试着用各种关键词进行检索:玻璃制造、气泡去除、古代工艺……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一本古籍文献中。

他发现了一条关于古代玻璃制造的记载,上面提到了一种叫做“青盐”的物质,可以用于去除玻璃浆中的气泡。

“青盐?那是什么东西?”李孝天顿时来了兴趣。

他继续往下翻阅,发现这种“青盐”其实就是一种较为精细的盐,由于产地和制作工艺的不同,颜色呈现淡青色,因此得名。

“盐?难道普通的食盐也能去除气泡?”李孝天心中充满了疑惑,他决定去问问书店的工作人员……

他快步走到书店服务台前,找到一位戴着眼镜、气质儒雅的中年女士。“您好,请问您对古代工艺方面有什么了解吗?”李孝天礼貌地问道。

女士推了推眼镜,微笑着说:“小伙子,古代工艺博大精深,你指的是哪一方面呢?”

“是这样的,”李孝天顿了顿,组织了一下语言,“我在一本古籍上看到,古代制造玻璃的时候,会用一种叫做‘青盐’的东西去除气泡,您知道这是什么吗?”

“青盐?”女士沉吟片刻,“我好像在一本关于古代盐业的书籍中看到过相关的介绍,你稍等一下。”

她转身从身后的书架上抽出一本厚厚的书籍,快速翻阅起来。

片刻之后,她指着其中一页对李孝天说:“你看这里,青盐,又名‘碧盐’,是古代一种较为精细的盐,因其产地和制作工艺不同,颜色呈现淡青色,故而得名。”

“原来如此。”李孝天恍然大悟,继续问道,“那书上有没有说,这种青盐是如何去除玻璃气泡的呢?”

女士摇了摇头,“抱歉,关于这一点,书中并没有详细记载。”

“没关系,谢谢您!”虽然没有得到想要的答案。

但李孝天依然心存感激,毕竟,他已经找到了一个新的突破口。

他回到书架旁,开始翻阅与盐相关的书籍。

他发现,古人对盐的种类和用途有着非常细致的划分。

除了食用之外,盐还被广泛应用于医药、祭祀、染色等领域。

“既然青盐可以去除玻璃气泡,那么,普通的食盐会不会也有类似的效果呢?”李孝天心中突然冒出一个大胆的猜想。

他决定立刻回家进行实验。

他从厨房里拿出食盐、白糖、食用碱等几种常见的物质,分别加入到水中,然后将玻璃碎屑放入其中,观察它们的变化。

经过反复试验,他惊喜地发现,在加入食盐的水中,玻璃碎屑上的气泡明显减少,而且玻璃的透明度也有所提升!

“太好了!”李孝天激动地挥舞着拳头,困扰他多日的难题终于找到了解决办法。

他看了看时间,已经是下午六点多了。

强子和黑子应该已经在茶馆等他了,他得赶紧出发……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