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雨歌与韩言并肩行在前往城主府的路上,两人衣着并不显眼,苏雨歌的须弥戒中倒是存着华贵的正装,届时在城主府更衣便可。
适方才看了登云台处的比武,天色已近黄昏,苏雨歌也不想耽搁,便与韩言两人自行前往。
一路上,韩言向苏雨歌讲述着大宗师奉南山的经历。
“韩大哥,你刚说到奉南山是两百年前东天之乱成名的人物了,他一介武夫,怎么能活到现在?”苏雨歌问道。
韩言耐心的说道:“小王爷有所不知,武夫境界自古分九品,一品为尊,寿元也不过一百五十年,而九州时代的书卷楼大剑仙云澜在一品之上开辟出天封三境,为天下武夫将通天之路拓宽,寿元也随之增加,现在已知的寿命最久的天封境武夫寿元便能到两百年以上,只不过天封武夫往往身上旧伤堆积,能活到两百年的少之又少,活得更久的也没什么记载了。”
苏雨歌听后点了点头,顺着话茬继续问道:“那奉南山呢,我记得他已经跌落大宗师境界了吧,现在听说只是二品了?”
韩言点了点头:“殿下是从《华夏英雄传》里听来的吧。”
苏雨歌笑了笑,平常戏院说书他是一节没落下,毕竟戏院枯燥,难得有解闷儿的。
“传闻当年东天之乱之后他练功走火入魔,曾做出破城灭邦的人屠之举,就在我大夏境内,被他发狂伤及无辜,一座昔日雄城被夷为平地,数十万无辜百姓因此丧命。当时的奉南山已是当世第一武夫,寻常武者连直面他的勇气都没有,最后同为大宗师的许敬之和数位大修士联手才与其勉强制服,不过奉南山那时已被人间尊为武神,东天之乱时更是立下了不世功勋,而这样一位大宗师的存在也能为人族武道起到难以想象的作用,所以当时的九州盟对他也是不知道如何处理,最终仙武神许敬之将其三田以无上仙法封印,从此难以跨越一品境,将其囚禁在南山之上,并选出儒家君子将其监视。”
“这也是南山派弟子出世行走人间被众人唾弃的原因。”说到此处,韩言不由得叹息一声。
这些内容其实苏雨歌也已经听《华夏英雄传》说过。
“所以韩大哥,那大宗师能活多久?”苏雨歌实在忍不住问道。
“不知道,”韩言实话实说。“近两百年四大宗师......应该是五大宗师,‘一仙一魔’,‘枪王剑祖’,再算上奉南山,几乎是同时期突破的大宗师,仙武神许敬之东天之乱后仙武双修,寿元已经不可猜测了。魔武神是阴曹地府慕容家慕容酆,慕容家不近人间,东天之乱后就不再有消息传出了,枪王白龙且和剑祖叶朝晖是东天之乱后已被证实陨落了。所以......没人能知道大宗师究竟能活多久。”
“那韩大哥可知,那红衣剑仙李辞成为何要救奉南山弟子,而且那个元婴修士说什么念旧情的话。”苏雨歌问道。
“好像是因为几十年前李辞成曾拜在奉南山座下学习剑术,当时事儿好像还挺大的,不过这方面的故事《华夏英雄传》里也没讲,永安城其他的说书先生也没讲过那个时期的故事,若非亲身经历,恐怕无从得知了。”
“合着韩大哥也是听书听来的啊,哈哈哈哈。”苏雨歌笑了起来。
韩言有些尴尬的笑了笑:“毕竟军营中枯燥,我自小便在军中了,无甚途径得知。”
“好吧,原来大宗师背后故事这么精彩。”苏雨歌有些意犹未尽。
韩言看着苏雨歌年轻的面庞,心中突然有个大胆的问题。
“殿下觉得,若你为九州之主,此前对奉南山的惩戒是否太轻。”
苏雨歌闻言转过头来,认真的看着韩言。
“殿下恕罪,微臣只是想看看殿下会怎么做。”
“韩将军可是觉得当日九州盟对奉南山太过仁慈?”
韩言拱手答道:“回殿下,微臣人微言轻,不敢擅议此等大事,不过作为大夏臣子,只觉得应将这贼人千刀万剐,可......若作为武者,让我跪迎这位人族大宗师我都乐意。”
“韩大哥所言滴水不漏啊......不过若我掌权,定要为那落江城四十万百姓讨个公道,任他什么宗师武神,任他功倾天下,错了就是错了,他有功,万人敬仰是应该的,他有罪,以命偿命也是天道!”苏雨歌眼中深邃无尽,口中话语如尖刀划过韩言的脸,使他毛骨悚然。
韩言拱手作揖,他自苏雨歌眼中,看到了一闪而逝的金色折扇。
苏雨歌轻声笑笑,将韩言扶起。
“不过啊韩大哥,我如今是站在今日审昨日之案,这没什么值得说的,若真再遇到了这种事,我也做不了什么决定,就像韩大哥说的,身微言轻嘛......”苏雨歌说罢,便自顾自地向着城主府走去。
韩言留在原地,远远的望着苏雨歌,心中五味杂陈,身为虎王之子,他知道一些大夏的秘闻,足以让整座世界翻天覆地的秘闻。在接触苏雨歌之前尚且怀着乾坤未定的忐忑,不过嘛......就算有朝一日真的日月翻覆了,也不错。
这几声韩大哥叫的是真真舒坦。
适逢九月初,夜风已经微凉了,不过对已有品级的武夫而言几乎毫无影响,苏雨歌与韩言二人行至城主府前,只见城主府前门庭若市,各种豪华马车停满了门前。
身穿蓝色官袍的临津官员在城主府前接待来客,仔细看去,来往的不只是大夏的权贵,更多的则是去永安参加万国来朝的他国贵使。临津城是大夏最大的港口城市之一,很多要前往永安的他国使臣经常会选择在临津城先落个脚,再前往京城。
所以临津城城主对这些他国使臣往往也很看重。
万国州之所以被称为万国州是因为此片大陆广袤且富饶,曾有数千个大国小邦在此奠定王朝基业,目前已经加入了九州盟管辖的万国州的国家近两千个。一家王朝六大帝国和三百多个王国,剩下基本都是邦国级别。
这些国家具在二百年前东天之乱后臣服于大夏王朝的铁蹄之下,当大夏王朝举办盛会时会派遣使节共同庆贺以示臣服之心。
苏雨歌还未行至大门口便已经看到两拨的使节在城主府前相互寒暄。
“见过大汉副使张大人。”一位身穿墨色长袍,胸口绣着青戈的老官员对着身旁一位同样身着黑色官袍的白发老者行礼道。
“原来是大秦副使雍大人。”白发老者回礼道。
苏雨歌远远望着,武者耳聪目明可以轻易听到两人交谈。
“那两位都是六大帝国的副使,来参加万国来朝的。”韩言嘴唇丝毫未动,用武者的传音入密对苏雨歌说道。
“此地高手众多,还好小王爷习过武。”韩言笑道。
“我这点微末修为恐怕高品武者能轻易读取吧。”苏雨歌无奈笑道。
“无妨,寻常高品武者不会轻易窥听别人的传音,这种直接对话的也不怕你窥听。”韩言说道。
苏雨歌点点头,将目光回到了那两位老者的身上。
“秦汉之争,数百年前就有了吧,这两位看着火药味可不小。”
韩言点点头,继续传音入密:“何止百年,这两国都是在华夏大陆历史上称过王朝的国家,不过是近千年逐渐被取代了,说起来,恐怕九州时代初期就已经是死仇了。”
“不过就算在如今的六大帝国,这两个国家也是名列前茅的存在,单论战力来说,也不在大夏之下了。”韩言不由得说道。
“不在大夏之下?有些夸大了吧。”苏雨歌惊讶道,作为大夏的王爷,他对大夏的实力也是有基本了解的。
“大夏承平多年,除了对浑沌作战,已经很少发动大型战争了。而其他帝国则是大战不断,以战养战之兵自然不容小觑。大秦的虎师,大汉的铁骑都是响当当的强军。而且最重要的则是名将。”韩言说道。
“我听说过,大明有一位名将叫梁清秋,听说用兵如神。”
韩言摇了摇头:“那只是夸大的形容,梁清秋确实擅使奇兵,但真正有兵神之称的,是大秦的灭国神将——秦胤,位列万国十大名将之首,被誉为一百五十年来用兵最神,只是因为他曾与百年前成名的最强兵神的宋氏亲王赵万载五战五胜,最终助唐灭宋,而后五十年未有出其右者。”
“这么说,那他岂不是个老头子了?”
“最可怕的就是这一点,大秦穷兵黩武,本来诸国都等着将他寿元耗尽后攻伐秦国,结果他在几年前突破至天封境,寿元又添近百年,而且谁也说不好他能否突破大宗师。”
“真乃世之神将也。”苏雨歌不由得感叹道。“这等人物,希望将来不要与大夏为敌啊。”
韩言突然笑出了声,随后说道:“殿下以为,今日我为何要与你说起此人?”
苏雨歌有些不解:“难道说......”
“那秦胤正是秦国派来参加万国来朝的正使,此时已经悄然入京,与陛下商讨绝密军务。”韩言说道。
“悄然入京?难道是为了......大唐战事?”苏雨歌猛然醒悟,“哥哥是想拉拢秦国为盟友,共御大唐?”
“不错,六大帝国之力非一国能抗衡,大唐与我接壤,其不臣之心久矣,两国边境更是素有恩怨,此次唐帝驾崩,唐大王子前往大夏求药之后失踪,正好给了唐国与大夏宣战的理由,他们是做好了准备的,陛下雄才伟略,自然要拉拢一切可能的盟友,以减少我国的无谓损耗。”韩言说道。
原来如此,哥哥在我等不知道之时一直在做这些吗。苏雨歌心中想道。
“知己知彼,殿下对潜在的盟友多一分了解也可以使对方多一分信任,殿下是目前大夏唯一的一字亲王,以后还请殿下多涉国事。”韩言拱手抱拳。
苏雨歌并未搭话只是伸手将韩言扶起,他并非不知韩言所言是因为自己躲在戏院中数年,只是唱戏才是我心中所好,他始终记得,幼年时哥哥被群臣逼谏,若非杨子明和数位老将在身旁保驾,可能自己与哥哥的命早就没了。
他不愿去回忆,更不愿涉足政治,只好将自己藏起来,却又不敢藏太远,后来藏到了戏院门口,结识了师父师兄师姐,后来就在戏院中生活下来,偶尔回苏家老宅见一次哥哥,为了唱戏苏雨歌不惜与哥哥争吵数,苏雨臣也曾大发雷霆要亲手将戏院拆除,但也未曾去过一次......
也许哥哥最后也默许了自己的爱好吧,也许哥哥也不想让自己裹挟进大势中去吧,只是让自己勤加修行,在乱世要有保全自己的手段。
苏雨歌深吸一口气,缓缓吐出。
自己已经不是小孩子了,没有人应当无条件迁就自己,哥哥为自己让步于此,自己也将尽力为哥哥为国家做出承担。
“韩大哥,我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