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鸠摩智败走(求收藏,求推荐)

换源:

  鸠摩智瞪大了双眼,仿佛要将那窗外的石碑看透一般。他猛地一个鲤鱼打挺,身形如箭般站起,目光锁定在那块石碑之上。然而,此刻那所谓的“窗户”早已不复存在,只剩下一个硕大的破洞,冷风嗖嗖地往里灌。

他抬手擦去脸上的冷汗,那汗水仿佛带着一丝惊恐与疑惑。他失声低呼:“这……这……这难道就是六脉神剑的真正威力?竟然如此恐怖。”声音中带着几分不敢置信,几分惊疑不定。

鸠摩智心中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震撼。他刚刚也见识过天龙六僧与段誉施展的六脉神剑,但眼前的这一幕,却远超他之前的想象。那石碑上剑气所散发出的威力,仿佛能撕裂空间,震撼人心。

他不禁开始怀疑起自己的人生来。这究竟是怎样的武功?竟能强大到如此地步!他的心中充满了疑惑与惊惧,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这六脉神剑的威力下颤抖起来。

鸠摩智的面皮如被秋风中的枯叶般抽搐着,内心的渴望如同熊熊燃烧的火焰,对那传说中的六脉神剑有着超越一切的执着。然而,眼前的现实却如冰冷的雨水,无情地浇灭了他心中的热望。

胡枫的那一指,仿佛是一道无形的屏障,将鸠摩智与六脉神剑的奥秘隔绝开来。他两次试图偷袭,却都未能得手,每一次的失败都像是一把锐利的刀,深深地刺入他的心头。

此刻,他们对自己的防备如同防贼一般严密,让鸠摩智感到前所未有的绝望。他深知,自己已然没有半点机会再接近那神秘的剑法,反而因为这次的失败,与他们结下了深深的仇怨。

更让他郁闷的是,这次的偷袭,他付出了五年的真元为代价。如今,他心中的悔意如同潮水般涌来,鸠摩智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

“真是惊人之举,这般威势,我的商阳剑与之相比,简直是望尘莫及!”本因眼见胡枫轻描淡写的一指,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感慨。

“恐怕,唯有那传说中的神圣文武帝,方能以六脉神剑之威,与之争锋!”其余四位高僧亦是面露惊色,纷纷赞叹不已。

枯荣大师望着胡枫的背影,心中暗自庆幸。回想起先前胡枫向自己借阅《枯禅神功》的情景,自己爽快借给了他,枯荣感觉今日之举,或许早已为双方结下了一段善缘。

“小智同学,速速离去吧,有六位大师加持我,这里不是你能撒野的地方!”胡枫说道。

“今日之事,实乃多有唐突,再会。”鸠摩智显然不愿久留,他双手合十,微微颔首,随即转身步入牟尼堂外的庭院之中。经过那石碑时,他的目光又不由自主地落在那被剑气穿透的孔洞之上,似是在回忆着什么。随即,他轻轻拂袖,步履匆匆地离去。

“诶呀,这大和尚的三本秘籍忘带走了,留在这里容易让少林寺误会,我还是给他送过去吧。”胡枫见鸠摩智走得匆忙连黄金小箱都没有带走,那三本旧册仍然躺在里面,便跑了过去,一把抱起那只沉甸甸的黄金小箱,紧跟着鸠摩智的脚步追了出去。

众人原本心存关切,欲提醒胡枫注意安全,生怕他遭到鸠摩智的暗算。然而,回想起刚刚那一指所展现的惊人威力,众人不禁心生敬畏,到了嘴边的话语终究还是咽了回去。他们默默地看着胡枫疾步向外跑去,心中既担忧又佩服。

保定帝终于按捺不住内心的疑惑,忍不住向段誉问道:“誉儿,你和你大哥究竟何时学会了这威力无比的六脉神剑?”他的语气中透露出几分惊讶与好奇。

本观在一旁也是叹为观止,感叹道:“胡公子年纪轻轻,便有如此深厚的功力,实在是令人佩服。这六脉神剑的威力,在他手中竟能发挥得如此淋漓尽致,真是难得一见啊。”

众人纷纷点头附和,他们知道,胡枫的修为已经超出了他们的想象,这样的高手,自然无需他们过多的提醒和担忧。

段誉的脸上满是困惑,他摇了摇头,对身边的保定帝道:“侄儿也是一头雾水,我与大哥之前确实对武功一窍不通,突如其来的病痛之后,又莫名其妙地领悟了这些武功,真是奇怪至极。”

枯荣大师在一旁,双眼紧闭,仿佛已经入定,只听得他缓缓道:“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伏,福祸相依,世事难料。这一切,或许都是天意的安排吧。”

保定帝望着段誉,眼中满是期许与责任:“誉儿,你要明白,江湖险恶,实力不足便难以立足。如今你既然有了这份武功,便需勤加修炼,不可荒废。而且,你身为大理皇室血脉,未来的社稷重任还需你来承担,切不可因一时之安逸而忘了大理的兴衰。”

保定帝嘱咐道,他顿了一顿,又将目光转向一旁静立的胡贤侄,眼中闪过一抹赞许:“胡贤侄,你的武功竟已如此高深,真是让人刮目相看。有你相助,我大理定能更加安稳。”

“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伏。一切都是天意。”枯荣说完便闭上双眼继续面壁。

“誉儿,江湖便是如此实力不足,恐有杀身之祸,以后你要勤加修炼,以后你还要担负起大理的社稷,切不可将之断送。”保定帝嘱咐道,接着道:

“胡贤侄,武功竟然如此之高、高深,不知是福是祸,万一心生歹意江山社稷便危矣,若是助力,我大理定能更加安稳。”

段誉听言,心中初起一丝疑云。保定帝见状,便将他所知的关于胡枫的身世之谜,以及延庆太子与皇室之间的种种恩怨,一五一十地娓娓道来。

“兄长他,对这些往事一无所知。”段誉低声道,他的眼神中满是信任与敬佩,“他性格豪爽,义气深重,曾多次为我舍身犯险,我绝不相信他会对我有所图谋。若兄长真心想要这皇位,我……我,我愿主动让贤。”

段誉对胡枫的好感早已深如潭水,加之他本就对权势无甚留恋,心中更向往的是那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或许,这正是有权有势被关象牙塔久了的官二代通病。

众僧们窃窃私语,心中各自藏着几分忧虑。段正明正欲开口,想要提醒段誉,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却不可无。然而,话未出口,枯荣大师已然开口,他的声音平和而深沉,如同山间的泉水,潺潺流淌。

“本尘,万事皆有定数,种善因得善果,此事,便不要再多言了。”

段正明闻言,心中一凛,随即低头应声道:“是,师父。”

而另一边,胡枫抱着那只小金箱,急匆匆地向外跑去。刚到天龙寺门口,他便看见鸠摩智带着那九名守在门外的汉子,骑着马向北方疾驰而去。他们的身影在晨曦中逐渐远去,只留下一片尘土飞扬。

胡枫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提起黄金小箱子跑出天龙寺,然而他并没有停下来,似乎在追赶鸠摩智一般,跑了不到一里,他已然转过了一个弯道,身后的天龙寺被巍峨的山体遮挡得严严实实。胡枫深吸了一口清新的空气,随后吹出一声悠长的口哨,那口哨声在空旷的山谷中回荡,仿佛带着某种神秘的韵律。

随着口哨声的落下,一个人影突然从右侧的草丛中钻了出来。那人正是司空玄,他身法轻盈,如同一只灵动的山猫。他走到胡枫面前,道了一声:“公子。”

恭敬地解下背上的宝剑,双手递给了胡枫。这正是胡枫之前所安排的,他在得到太阿剑时,因情况紧急不便随身携带,便藏在离悬崖下秘洞不远处的江底,做上标记,眼下即将离开大理,自然让司空玄取了过来。

胡枫轻轻取出那三本陈旧的册子,小心翼翼地放入怀中,仿佛怀揣着世间的珍宝。随后,他接过司空玄递过来的太阿剑,轻轻抚摸着剑身,而后优雅地系在背上,仿佛一位潇洒的剑客。

而那黄金小箱子,虽看似小巧,却是由纯金精心打造,沉甸甸地重达五十余斤。鸠摩智为了它可是费了不少心思,只是后来因为面子问题,没能亲自去取。胡枫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的好东西,毕竟司空玄他们一群人还需要靠这些财物来维持生计。

“这个箱子,你就看着办吧。”胡枫淡淡地说道,眼神中透露出信任。

“公子,关于上次您吩咐的那江陵的寺庙,手下已经传回消息了。”司空玄恭敬地回答道,声音中透露出一丝紧张。

胡枫微微点头,示意他继续。司空玄深吸了一口气,继续说道:“据手下回报,那寺庙已经找到了。不过,却有些荒凉。”

“好,很好。”胡枫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他心中已经开始描绘接下来的一系列行动。他紧接着吩咐道:“其他地方也要抓紧时间派人去搜寻,尽可能多地发动人手,钱财方面不必吝惜,务必全力以赴。”

“你今日便启程前往江陵,着手相关事项,完成后在城门等我。”胡枫的语气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决断。

司空玄闻言,立刻点头应允:“是,属下遵命。”

胡枫又深深看了他一眼,大有深意地说道:“记住,那里面藏着我们成事的资本,至关重要。在我赶到之前,你切不可轻举妄动,明白了吗?”

司空玄再次点头,神色凝重:“属下明白,绝不会擅自行动。”

胡枫微微颔首,神情间流露出满意之色,他轻声道:“去吧。”言罢,他身形一动,如同风拂柳叶,飘然施展出那绝妙的轻功——凌波微步,朝着鸠摩智等人离去的方向迅速追去。

胡枫一路疾行,追了一刻钟的时间,便进入了一片郁郁葱葱的林子。眼尖的他,很快就捕捉到了鸠摩智一行人马的身影,他心中一动,当即全力催动凌波微步,身形如同闪电般掠过林间。

鸠摩智正策马疾行,忽觉眼前一花,似乎有一道人影闪过。他心中一惊,立刻勒住马缰,让马匹停了下来。与此同时,胡枫也恰到好处地停下了身形,两人目光交汇,气氛顿时变得微妙起来。

“小智啊,你来我大理一趟,就这么急匆匆地走了么?”胡枫率先开口,语气中透着一丝戏谑与调侃。他的声音在树林间回荡,显得悠远而深邃,仿佛带着某种特殊的韵律,让人不由自主地沉浸其中。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