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语嫣心头一颤,将眼前的胡枫视作疯人一般,她轻启朱唇,微微后退两步,惊异之情溢于言表:“你……你究竟是何人?”
胡枫缓缓站起,他的目光始终未曾从少女身上移开,此刻看得更加仔细,终于察觉出些许不同。那洞中的玉像,容颜冶艳,眼神灵动,仿佛有着勾魂摄魄的魔力;而眼前的少女,虽然同样美丽,却更显得端庄而带有几分稚气。相比之下,那玉像似乎更为生动,仿佛有着生命的气息。
他定了定神,缓缓开口:“在下胡枫,之前曾与阿朱、阿碧一同来到这山庄的读书人。姑娘或许未曾留意,但我感觉曾经好像在梦中见过姑娘。”
王语嫣以她那独有的清冷嗓音对胡枫道:“书呆子,你我虽初见,但我却不得不问,方才我与小茗的对话,你都一字不漏地听到了么?”
胡枫轻轻一笑,带着几分儒雅和自信道:“小生不才,名为胡枫。至于姑娘所提书呆子之称号,实乃谬赞。姑娘与小茗妹妹的交谈,我虽无意入耳,但字字句句皆已铭记在心。不过,两位大可放心,我胡枫以名誉担保,决不会向外泄露半句,也确保小茗妹妹不会因此受到任何责难。”
王语嫣的面色微沉,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疑惑与不满,轻声道:“你与我们素不相识,你何以如此亲昵地称呼小茗为‘妹妹’?再者,你口口声声说自己非书呆子,却又如何解释你曾在梦中见过我这一说?”
胡枫眼中闪过一丝坚定,他轻轻叹息,似乎有些无奈地说道:“姑娘,若你心存疑虑,我手中确有一座玉雕可作证。然而,这枚玉雕此刻正身居大理,与我相隔千山万水。”
那少女闻言,微微一笑,如同春风拂面,她轻声细语道:“我姓王,你便唤我王姑娘吧。”
胡枫听闻,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他拱了拱手,赞道:“天下姓王的女子固然多如繁星,但如姑娘这般宛若天上仙子般的人物,却是少之又少。即便是大宋、大理、辽国、吐蕃、西夏,这些国家的公主们,与姑娘相比,也似乎少了那么几分神韵。王姑娘之称,或许让其他姓王的女子沾了光,神仙姐姐于你而言,才是实至名归,仙子之姿恐怕还要让其他女子望尘莫及了。”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王姑娘的赞美与敬仰,仿佛在她面前,所有的赞誉都显得如此苍白无力。而王姑娘听后,也只是淡然一笑,仿佛这一切的赞誉,对她而言,都不重要。
王语嫣静静地聆听,只觉胡枫口中喃喃自语,言辞中透出几分痴傻,却又不禁为他那毫不吝啬的赞美而微微动容。她嘴角轻扬,带着一丝笑意,轻声说道:“你倒是运气好,没被我母亲撞见,否则她那火爆脾气,你这双脚恐怕就保不住了。”
胡枫微微一笑,仿佛毫不在意,他轻声道:“令堂夫人与姑娘真是貌若天仙,只是性格上稍显急躁了些,总爱动刀动枪,与姑娘这般的温婉气质,确实有些不搭。”
王语嫣闻言,眉头微微一皱,似是不喜他提及自己的母亲。她轻叹一声,道:“你且去吧,我们还有些要事相商,不便让你久留。”话语间,她已是不再将他放在心上,神态间流露出几分疏离与淡漠。
胡枫却对此并不以为意,他轻描淡写地回应道:“少林寺,武林中的泰山北斗,寺内高僧如云,好手辈出,即使不足千数,也有八百之众,他们大多都精通那七十二般绝技,武功造诣深不可测。”
胡枫顿了顿接着道:“此次,少林派的玄悲大师竟在大理陆凉州的身戒寺中,惨遭毒手,命丧黄泉。众僧皆将此事归咎于‘姑苏慕容’之手,认定是其所为。慕容公子,你孤身一人,踏入这风起云涌的江湖,真是大大的不妥啊。”
王语嫣闻言,身体果然微微一震,藕色绸衫的下摆也随之轻轻颤动,仿佛与她内心的波澜相互呼应。她那如洞箫般柔和而动人的声调轻轻响起:“那少林寺的僧人们,为何要无端冤枉‘姑苏慕容’呢?你可知道么?你……你快跟我说。”她的声音里带着几分疑惑和不解,仿佛想要探寻这江湖中的真相。
胡枫的目光深邃而坚定,他缓缓开口,声音中透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坚定:“慕容公子,他确实是被冤枉的。然而,此事,却也与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无法完全摆脱。”
王姑娘闻言,眉宇间闪过一丝困惑,她疑惑地问道:“既然是被冤枉的,又怎会与他脱不了干系呢?”
胡枫微微一笑,那笑容中似乎藏着某种深意。他轻轻摇头,目光转向王姑娘,沉声道:“王姑娘,你是武学界的翘楚,自然深知其中奥妙。我问你,这天下间,能够施展出那‘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绝技,除了姑苏慕容一家,还有谁能有此等造诣?”
王姑娘微微蹙眉,思索片刻后,无奈地摇了摇头:“这……确实,此等绝技乃慕容家之独门绝学,天下间恐怕再无第二人能掌握。”
胡枫点头,继续道:“正是如此。然而,这也不能直接断定慕容公子便是凶手。但慕容公子与此事之间,确实有着难以割舍的联系。天下高手虽多,但能将此绝技运用到如此境界的,却寥寥无几。而慕容公子,便是其中之一,他的嫌疑目前是最大的。”
王姑娘听后,默然不语。她深知胡枫所言非虚,慕容公子与此事确实脱不了干系。然而,这其中的真相,又究竟如何呢?她心中不禁升起一股莫名的疑惑和好奇。
“我此言所指,乃是慕容公子确实是被冤枉的,然而……”胡枫的话音在此刻停顿,他的目光深远,却并非因为惧怕慕容博的威名。
“慕容府中,除了我表哥,便再无他人与此事有关联?若非他,还有谁能有此嫌疑?”王语嫣的声音中带着几分急切,仿佛迫切地想要寻找出那隐藏在阴影中的真相。
胡枫轻叹一声,摇了摇头,“王姑娘,我所言之事,或许在你看来过于离奇,甚至可能让你难以置信。与其说出来让你心生疑惑,不如让你静静等待,真相自然会如水面上的浮萍,逐渐浮现。”
“你且说来听听,我王语嫣并非轻信之人,也非盲目之辈。你未曾出口,我又怎能预知我是否会信?”王语嫣的语气中带着几分坚定,她的眼中闪烁着对真相的渴望。
“哼,你这人,总是如此无趣,总爱吊人胃口,如同那未解的棋局,让人欲罢不能。”王语嫣的嘴角轻扬,带着几分不满,她的左足轻轻点地,仿佛带着几分娇嗔。她随即转过头去,不再看他,转而向小茗问道,“娘亲还说了些什么?”
小茗微微低头,声音中带着几分颤抖,“夫人说‘唉,这乱子越闹越大,如今不仅与丐帮结下了恩怨,更是成了少林派的敌人。只怕你姑苏慕容家会……会落得个死无葬身之地的下场。’”
王语嫣闻言,神色顿时变得急切起来,她轻蹙眉头,语气中带着几分不解与焦虑:“母亲明知表少爷此刻身陷囹圄,性命堪忧,却为何如此冷漠,置若罔闻,无动于衷?”她的声音中还带着几分无奈,仿佛心中的担忧如同被风吹散的落叶,飘摇不定。
小茗低眉顺眼,轻轻回答:“是的,小姐。怕是夫人要寻我了,我得赶紧去。方才所言,还请小姐不要透露是婢子所说,婢子还想继续在您身边服侍几年呢。”
那少女,也就是王语嫣,见小茗眼中流露出深深的恐惧,不禁心中一动。她安抚地拍了拍小茗的手,声音柔和却坚定:“你放心吧,我岂会害你?你我情同姐妹,我自然是要护着你的。”
小茗感激地看了王语嫣一眼,随后匆匆告退。
胡枫在一旁默默观察,他注意到王语嫣眼中的关切与坚定,也看到了小茗眼中的恐惧与不安。他心中暗自感叹:“这丈母娘的手段,果真是狠辣无情,杀人如麻,令人闻之胆寒。”
王语嫣宛如一位仙子,踏着轻盈的步伐,款款走到青石凳前。她微微低头,似是在思索着什么,随后,她优雅地坐了下来,仿佛整个世界都因她的到来而宁静了几分。
胡枫凝视着王语嫣,她的美丽让他不禁想起了那句古诗:“名花倾国两相欢”。然而,他轻轻摇头,叹息着说:“‘名花倾国两相欢’,却不及,不及。当年李太白以芍药之艳来描绘杨贵妃的倾城之美,但若是他有幸得见小姐,便会明白,花朵虽美,却缺少了小姐的娇嗔、软语、喜笑与忧思。那些花儿,纵然再艳丽,也终究不及小姐的万分之一。”
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深深的情感,让人不由自主地沉浸其中。而王语嫣,却仿佛没有听到他的话一般,依旧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那份从容与优雅,更增添了几分神秘的魅力。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