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人既败官军数阵,声势益振。然知战久必疲,民不堪其苦,乃思以和为贵,欲说降官军。遂遣使者,择能言善辩之士往之。
使者乃一翩翩君子,名曰逸尘。逸尘素有辩才,通古今之变,晓人情世故。受命之日,整衣束冠,拜别天命人,慷慨而言曰:“主公放心,逸尘必不辱使命,说降官军,以安百姓。”
天命人嘉其志,曰:“卿乃吾之股肱,此去当以大义说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若能成功,则百姓之福也。”
逸尘领命而去,乘一快马,携数从者,直奔官军大营。途中,逸尘心思缜密,筹谋说降之策。
至官军大营外,逸尘勒马而立,观其营垒,森严壁垒,旌旗飘扬。从者皆有惧色,逸尘笑曰:“何惧之有?吾以大义而来,官军岂敢加害?”
遂命从者通传,言有使者求见。官军主将闻之,疑而未决。左右皆曰:“恐有诈,不可见。”主将曰:“且观其来意,若有诈,杀之未晚。”乃命引入。
逸尘昂然而入,见官军主将端坐帐中,左右将校林立,威风凛凛。逸尘不卑不亢,拱手施礼曰:“在下逸尘,奉天命人之命,特来拜见将军。”
主将冷目而视,曰:“天命人乃反贼,尔为其使者,有何话说?”
逸尘正色曰:“将军此言差矣。天命人非反贼,乃为百姓请命之人。当今之世,朝廷腐败,苛政猛于虎,百姓苦不堪言。天命人不忍见百姓受苦,遂聚众起义,欲推翻暴政,救万民于水火之中。”
主将怒曰:“胡言乱语!朝廷乃正统,天命人叛乱,罪不可赦。”
逸尘曰:“将军且听吾言。朝廷虽为正统,然今上无道,奸臣当道,横征暴敛,民不聊生。天命人起义,乃顺天应人之举。将军若能弃暗投明,与天命人携手,共图大业,必能名垂青史,流芳百世。”
主将哼曰:“吾乃朝廷之将,岂能背叛?”
逸尘曰:“将军忠君爱国,令人敬佩。然将军所忠之君,乃无道之君;所爱之国,乃百姓受苦之国。将军若执迷不悟,继续为朝廷卖命,与天命人为敌,必将成为千古罪人。”
主将怒目圆睁,曰:“大胆!竟敢污蔑朝廷。”
逸尘不惧,曰:“非吾污蔑朝廷,实乃朝廷之过。将军可曾想过,为何天命人起义,四方豪杰纷纷响应?为何百姓皆拥护天命人?乃因天命人以百姓为本,施仁政,行大义。而朝廷却不顾百姓死活,只知搜刮民脂民膏。将军若能明辨是非,当知何为正义,何为邪恶。”
主将沉思不语,左右将校皆窃窃私语。逸尘见时机已到,又曰:“将军若降天命人,天命人必以礼相待,委以重任。将军可保荣华富贵,家族荣耀。若执意与天命人为敌,一旦兵败,将军将身死名灭,家族亦受牵连。何去何从,将军当三思。”
主将仍犹豫不决,逸尘又曰:“将军且看,如今天命人之势,如日中天。起义军连战连捷,官军屡战屡败。此乃天意,非人力所能抗。将军若能顺应天意,降于天命人,必能保全身家性命,为百姓谋福祉。”
主将曰:“吾需考虑数日,再作答复。”
逸尘曰:“善。将军乃明智之人,当知何去何从。逸尘静候将军佳音。”
遂告辞而出。
逸尘归,复命天命人。天命人闻之,曰:“使者此行,虽未成功,然已动摇官军之心。吾当静待其变。”
数日后,官军主将仍未答复。天命人恐其有变,乃召众将商议。
有将曰:“官军主将犹豫不决,恐有诈。吾等当早作准备,以防其变。”
天命人曰:“然。吾等不可掉以轻心。但使者之言,已入官军主将之心。吾料其不久必降。”
又数日,官军主将遣一使者来见天命人。天命人喜,以为官军主将欲降,乃命引入。
使者入,拱手施礼曰:“吾奉主将之命,特来回复天命人。主将曰,天命人虽有大义,然朝廷之恩不可忘。若天命人能退兵,主将愿上书朝廷,为天命人请命,赦其罪,封其官。如此,则双方罢兵,百姓得安。”
天命人闻之,怒曰:“官军主将不识时务。吾起义乃为百姓,岂为封官?吾断不能退兵。若官军主将不降,吾必灭之。”
使者惧,匆匆而去。
天命人乃命众将加强戒备,准备与官军再战。逸尘曰:“主公息怒。官军主将虽未降,然其心已动。吾当再往说之。”
天命人曰:“善。卿可再往,务必说降官军主将。”
逸尘领命,复往官军大营。
至官军大营,逸尘求见主将。主将闻之,犹豫再三,乃命引入。
逸尘见主将,曰:“将军别来无恙。逸尘二次来访,实乃为将军及百姓着想。”
主将曰:“使者何必多言。吾已回复天命人,若其不退兵,吾断不能降。”
逸尘曰:“将军此言差矣。天命人起义,乃为推翻暴政,救百姓于水火之中。将军若不降,双方再战,百姓必受其害。将军忍心见百姓受苦乎?”
主将曰:“吾身为朝廷之将,岂能背叛?”
逸尘曰:“将军忠君爱国,令人敬佩。然将军所忠之君,乃无道之君;所爱之国,乃百姓受苦之国。将军若执迷不悟,继续为朝廷卖命,与天命人为敌,必将成为千古罪人。”
主将曰:“吾若降天命人,朝廷必不容我。”
逸尘曰:“将军多虑矣。天命人宽宏大量,必不会加害将军。且如今朝廷腐败,自顾不暇,岂有余力追究将军之罪?将军若降天命人,可保全身家性命,为百姓谋福祉。何乐而不为?”
主将沉思良久,曰:“使者之言,不无道理。然吾仍需考虑。”
逸尘曰:“将军当速决。若迟则生变。天命人宽仁大度,将军若降,必受重用。若不降,一旦兵败,将军将身死名灭,家族亦受牵连。”
主将曰:“吾再思之。”
逸尘无奈,只得告辞而出。
逸尘归,复命天命人。天命人曰:“官军主将仍未决,吾当如何?”
逸尘曰:“主公可遣一军,佯攻官军,以逼其降。”
天命人曰:“善。”
乃命一军,往攻官军。官军主将见起义军来攻,大惊。左右将校皆曰:“将军,速决。若不降,恐难抵挡起义军。”
主将犹豫不决,忽闻一将曰:“将军,吾等皆愿降天命人。朝廷无道,吾等何必为其卖命?”
众将皆曰:“愿降天命人。”
主将见众将皆欲降,知大势已去,乃曰:“罢了。吾降天命人。”
遂遣使往见天命人,言愿降。天命人闻之,大喜,曰:“官军主将既降,吾当以礼相待。”
乃命逸尘往迎官军主将。逸尘至官军大营,见主将,曰:“将军明智,降于天命人,实乃百姓之福。”
主将曰:“吾乃识时务者。今降天命人,愿为百姓谋福祉。”
遂率官军归降天命人。天命人厚待之,委以重任。自此,天命人势力更盛,与官军分庭抗礼之势已成。
然,天命人深知,起义之路,任重道远。不可有丝毫懈怠。乃思良策,欲进一步扩大势力,推翻暴政,实现天下太平。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