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山三十六剑》乃离山开派祖师无相剑尊所创,看似朴实无华,实则暗藏玄机。
每一招每一式都是最基础的剑招,但若练至化境,却能返璞归真,化腐朽为神奇。
不过陈传生索要这部剑诀,自然不但是为了这些。
《离山三十六剑》实则是修炼《离尘无相剑经》不可或缺的根基。
当年无相剑尊创下这两部剑诀时,便有意将前者设为后者的入门阶梯。这三十六式基础剑招看似简单,实则暗藏无相剑经的入门真意。
陈传生想到此处,不禁摇头苦笑。自从离山上上代掌门自作聪明,将《离山三十六剑》精简为《离山十二式》后,整个离山便再无人能领悟《离尘无相剑经》的真谛。
那位掌门恐怕至死都不明白,自己这一番“改良”,竟让离山剑道倒退了整整万年。
这些看似简单的剑招,此刻在他心神中不断拆解重组。
虽然重活一世的他并没有万法道体加持,但其道体的运行方式却早已刻在他的脑海里。
单靠心神解析下,每一式剑招都被分解为最原始的道纹,又在瞬息间重新组合。
慢慢地,洞中金铁之气开始如涓涓细流般向陈传生汇聚。
他周身三尺之内,空气渐渐扭曲,浮现出肉眼可见的淡金色光晕。
随着呼吸渐趋平稳,一道道剑痕开始在他身前虚空显现——正是《离山三十六剑》中记载的那些。
这些剑痕起初模糊不清,但随着陈传生的每次呼吸,和金铁之气的不断注入,渐渐变得凝实起来。
第一剑“长虹落日”的剑痕在空中凝成,划出一道惊艳的弧光。
紧接着第二剑“星河倒悬”、第三剑“云开见月”相继成形……
每一道剑痕浮现,都如同打开了地脉的闸门,引得更多金铁之气喷薄而出。
渐渐地,洞内金铁之气已浓郁到令人窒息的程度。
这些未经炼化的锐气如千万把无形利刃,开始不受控制地冲击陈传生的肉身。
离山历代最忌惮的正是此景——即便是修为深厚的长老,在金铁玄脉的主脉点修炼过久,也会被这锋锐之气伤及根本。
更何况陈传生如今不过坐幽境修为,这具新生的肉身尚未经过淬炼。即便此处只是支脉节点,那狂暴的金铁之气仍如潮水般撕扯着他的经脉。
很快,他的衣袍上绽开点点血痕,肌肤表面浮现出细密的剑伤,仿佛被无数看不见的利刃划过。
但陈传生连眉头都未皱一下。十万年的修行岁月,什么样的痛苦他没经历过?
当年为成就万法道体,他曾在九幽寒泉中浸泡百日,忍受寒冰噬心之痛;又于熔岩地脉中打坐三年,承受焚身炼魂之苦。
与那些相比,眼前这点伤痛不过是蚊虫叮咬罢了。
“区区金铁之气……”陈传生嘴角扬起一抹冷笑,竟主动放开周身防御,任由那些锋锐之气贯体而入。
每一道金铁之气穿过身体,都像是在经脉中刮起一场风暴,但他纹丝不动,反而运转《离尘无相剑经》,将这些狂暴之气尽数引入丹田气海。
随着时间一息一刻的过去,当陈传生成为一个血人时,第三十六剑“万剑归宗”的剑痕终于在空中凝实,整座山洞轰然震动。
陈传生猛然睁眼,眸中剑光暴射——这一刻,《离山三十六剑》的所有真意已尽数烙印在他灵台深处。
更惊人的变化随之而来。三十六道剑痕突然在空中交织盘旋,最终化作一道璀璨的剑轮悬于陈传生头顶。
以此半步道藏级别的剑典凝聚他的第一颗道果,陈传生打的就是这个主意。
“凝!”他剑指轻抬,洞中金铁之气如百川归海,尽数汇入剑轮之中。
剑轮转速骤增,中心处渐渐浮现出一颗晶莹剔透的剑形道果,通体流转着玄奥的道纹。
道果凝聚后,周围灵气正以一种肉眼可见的速度疯狂涌向道果之中。
陈传生的意念也随之进入了自己的丹田。
此时丹田内,只见原本稀薄的灵气海上,此刻正悬浮着一枚锋芒毕露的剑型道果。
道果每一次吞吐,都引动灵气海掀起滔天巨浪。
更惊人的是,这道果竟在自行演化《离尘无相剑经》的奥义,每一刻都在变得更加凝实。
“果然,以功法凝聚的道果会天生自带演化功能。”
陈传生的神识凝视着丹田内那枚剑形道果,眼中闪过一丝满意之色。
“不愧是半步道藏级的功法……”他心中暗叹。
这道果不仅自行演化剑经奥义,更在潜移默化地改造着他的肉身。
那些原本肆虐的金铁之气,此刻正被道果牵引着,一丝一缕地淬炼着他的经脉骨骼。
突然,道果微微一震,一道精纯至极的剑气从中激射而出,直冲陈传生四肢百骸。
这道剑气所过之处,那些被金铁之气撕裂的伤口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开始愈合。
新生的血肉泛着淡淡的金色光泽,显然比之前更加坚韧。
陈传生感受着身体的变化,嘴角微扬。
这正是《离尘无相剑经》记载的“剑气淬体”之效。
当初在拿到这边剑典后,他便想起了众多道体中一个——无相剑体。
相传无相剑尊正是从这门道体中参悟出了《离尘无相剑经》的真谛,二者同出一源,相辅相成。若能修成此体,再配合剑经奥义,威力必将更上层楼。
然而眼下这具肉身距离真正的无相剑体还相去甚远,最关键的是缺少了道体本源——这道体之源如同种子,若无此物,纵有通天修为也难以让道体真正生根发芽。
世间二十四具道体,除却那些逆天之人与生俱来外,想要后天修成,就必须寻得相应的道体本源。
这些本源玄之又玄,无法被人传承,不可强求,唯有吸取道体陨落者的本源,或靠机缘造化方能得之。
但这正是陈传生选择无相剑体的另一个原因。
因为东天灵州正好就有无相剑体的一道本源之一。
据传是上古时期一位无相剑体大成者陨落后,其洞府在此。
十万年前,陈传生曾探索过这座洞府。只是那时的他已拥有万法道体,权衡之下便未再打无相剑体的主意。
毕竟无相剑体在二十四道体中属杀伐之类,但在其他方面却要稍逊一筹。
如今转世重修,陈传生自然不会舍弃万法道体——早在沉睡之前,他就已为万法道体的本源做好了准备。
只是阴差阳错出现在离山,又得遇《离尘无相剑经》,这才让他重新燃起了对无相剑体的主意。
没错,这一世他要修行两种道体!
这个念头若是被当世修士知晓,定会认为他疯了。
万古以来,从未有人能同时修炼两种道体而不遭反噬。即便偶有身具双道体的绝世天才,最终也不得不舍弃其一。
这也正是陈传生在十万年前为何在有了万法道体后,便放弃了无相剑体的原因。
原因无他——道体本就是遭“天妒”的存在,每一种至高道体在赋予无上威能的同时,都会伴随着可怕的副作用。
就像他的万法道体,每次拆解重组神通时,那些玄奥道纹都会如荆棘般刺入经脉,修为越高反噬越强。若是强行模拟超越自身境界的术法,更会引发恐怖的“道崩”现象,轻则修为尽废,重则身死道消。
可陈传生这副身躯,早已不是凡俗之体。
当年转世重生时,他以无上手段重塑肉身——采天地莲的莲子铸就道基,取九天之河的源水洗涤经脉,用破界竹的嫩枝重塑骨骼。
这三样天地至宝,随便一样都足以引发整个九州血战,却被他尽数熔铸于一具躯体之中。
“寻常修士自然承受不住……”陈传生凝视着掌心流转的剑芒,眼中却闪烁着疯狂的光芒,“但这具以三大先天灵物打造的肉身,莫说两种道体,就是三种齐修又何妨?”
陈传生要的正是这种连天道都未曾预料到的变数——一个用禁忌手段打造的,足以承载多重道体的绝世之躯!
这具身体里流淌着天地莲的生生不息,蕴含着九天之河的至柔至刚,骨骼中更烙印着破界竹贯穿万界的特性。
“若非如此……”他抬眸望向洞外,嘴角勾起一抹桀骜的弧度,“我怎敢去碰那些连天尊都要退避三舍的远古禁忌?”
将体内翻涌的气息彻底平复后,陈传生拂袖走出洞穴。
突然,一股阴冷的妖气从溪谷深处传来。
陈传生眉头一皱,神识如潮水般铺展而出——只见折小鱼所在的方向,一条通体碧绿的巨蟒正从岩缝中缓缓游出,鳞片在阳光下泛着金属般的冷光。
最骇人的是,那巨蟒头顶竟生着一朵妖异的白花,血盆大口已然张开,距离毫无防备的折小鱼仅有三尺之遥!
“找死!”陈传生眼中寒芒暴涨,身形瞬间化作一道剑光冲出山洞。
眨眼间,便以至一蟒一人的中间。
葬天剑瞬间出鞘,然而就在剑光即将斩落巨蟒七寸的刹那,折小鱼突然惊喜转身。
“小、小绿?”
陈传生硬生生止住剑势,凌厉的剑气在巨蟒额前寸许处骤然消散。
他愕然看向满脸欣喜的少女:“你认识?”
折小鱼也没问陈传生刚刚去哪了,点点头:“一年前冬天我在山脚捡到它时,它才一棵小树粗呢,冻得都快僵了。”
她说着竟朝巨蟒走去,“没想到长这么大了。”
令人震惊的是,那巨蟒非但没有攻击,反而温顺地低下头,任由折小鱼抚摸它头顶的白花。
陈传生这才注意到,这巨蟒之所以张开嘴,原来是牙齿里卡了一根骨头……
“你这贪吃鬼!”折小鱼气鼓鼓地拍了拍巨蟒的脑袋,动作熟稔得如同在教训自家宠物,“说过多少次了,吃东西要细嚼慢咽!”
她说着便直接伸手探入巨蟒口中,轻车熟路地取出那根卡住的骨头。
整个过程中,巨蟒不仅没有反抗,反而舒服地眯起竖瞳,连信子都惬意地吐了出来。
更令人称奇的是,它头顶那朵白花随着折小鱼的抚摸,竟绽放出柔和的光芒。
“玄蕊青螭……”陈传生目光微动,认出了这头妖兽的来历。
这种坐幽境的小妖,即便有足够的机缘,最多也只能成长到相当于人类圣君的层次。
不过大多数这种妖兽都会止步于为化形的境界。
也正因如此,他才对离山附近出现妖兽并不感到意外。
因为妖兽与人类向来势同水火,相遇往往不死不休。
只是眼前这条青螭却能与折小鱼如此亲近,甚至流露出依恋之态,着实令人费解。
“看来……”陈传生松开剑柄,若有所思,“你的药灵之体比我想象的还要特殊。”
能让妖兽如此亲近,这绝非普通药灵之体能做到的。
折小鱼身上,或许还藏着更多秘密。
但陈传生并不打算深究——他望着正与巨蟒嬉戏的少女,那纯粹的笑容比任何天材地宝都要珍贵。
即便这秘密背后藏着通天彻地的机缘,若是要以改变这份纯真为代价,他宁可永远不去触碰。
“走吧,”微微一笑后,他收起剑轻声道,“前面还有更好的药材等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