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雪悚然动容,道:“你怎么知道是忙李平副科长的案子?”
我强忍内心的悲伤:“刚刚我看了《早点新闻》。”
宋雪恍悟道:“我明白了,昨晚我和同事勘察完现场后,汪副局长为了在社会上广泛征集破案线索,就电话通知市电视台过来录制新闻了,想不到今早上便已播出了。”
我忽然转变话题,问:“许帆所长在吗?”
“你找他有事?”
我不否认。
“许所长在审讯室,这种火燎眉毛的时候他怎么能离得开?他和李瑞在审讯室审讯昨晚带回来的那几名非法采砂者呢?”
“好,我过去找他。”
“我带你过去吧?”
“不用了。”
我感谢过宋雪,就一迭步地向审讯室走去。
审讯室外一片明朗,不止是因为有阳光照耀,更因为今天是个碧空如洗的好天气。审讯室内却一片阴暗,阴暗的光线映在我面容凝重的脸上,我正在朝室内招手。
光线忽如间变得明朗起来,人也顿时变得明朗很多,因为人已站在审讯室外。
两个人笔直地站在外面的走廊里,一个人是我,一个就是被我招手从审讯室喊出的人。他的气色看起来并不比宋雪好,甚至比她还差,虽站的笔直却双眼满布血丝,面上的疲惫任何一个人都可以看得出来,唯一与宋雪不同的地方,就是他手中拿着个封皮嵌有警徽的讯问簿,清风送来刮起询问簙的纸张,隐约可见讯问簿内麻麻密密全是字,这恰说明了他刚才正在审讯犯罪嫌疑人。
这人正是许帆,一个恪尽职守为了案件也已熬夜整宿的警官。
他揉揉胀满血丝的双眼,诧声道:“郭寒,大清早的你怎么来了,有事吗?”
我点头,说出了自己的事情:“许所长,李平副科长的案子有线索了没有?”
许帆这次更诧异,脸上表情就好像是被我用力打了一拳:“你怎么这么快就知道这件事了?”
“我刚看过我市的《早点新闻》。”
“真想不到市电视台的办事效率这么高,昨晚刚录制,今早上就播出了。”
“这是个好事情。
“是啊,但愿广大群众看过电视新闻后能提供些破案线索。”
“许所长,我有个很强烈的想法,不知对案件侦破有没有帮助。”
“你说说看。”
“案发现场不是找到一枚手枪弹壳吗?弹壳底标标识查了没有?另外你有没有想过是司力做案?”
“这点我们警方一开始就想到了,刑侦技术人员也已经查验过弹壳底标标识,但这枚弹壳没有底标标识,我们警方还取出了李平尸体内的子弹头,通过弹头大小和弹壳判断,这应该是一枚发射于七七式手枪的7.62毫米口径的子弹。”
“这枚弹壳为什么没有底标标识?”
“应该是弹壳底标标识被人刻意抹了去。”
突听一人在我们身后肯定道:“所以罪犯可能就是司力,是他在行凶前故意将弹壳底标标识抹了去,也可能不是司力,是其它罪犯在行凶前刻意将弹壳底标标识抹了去。”
我静听着,没有回头。
因为我听出了这人的声音,已知道了是谁在这么肯定的说话。
这人已来到我和许帆的身侧,果然就是李瑞,他双眼一样的布满血丝,却仍神采奕奕,显示着一个年轻人应有的勃勃朝气,正含笑地望着许帆,仿似在等着许帆对他话语的认可。
许帆很快的就给予认可,但没有开口说话,只是点点头。
李瑞笑了,真心在笑。
无论是谁看到别人认可自己,也的确是一件令人感到高兴的事。不管是你说的话被别人认可,还是你做的事被别人认可,都是一件令人相当高兴的事。
李瑞的高兴只是暂时的,思绪很快的就又转回到案件中来:“许所长,我敢断定,案子也不是这伙人所为。”
“我知道。审讯他们时我就知道了,这伙人也没这么大的胆子。”
我在听着,心里却如坠雾里,这伙人是谁?难道也和案件有牵扯?
却就在这时,一个想法闪电般经脑海飘过,我隐约想到了这伙人是谁,要知道我毕竟也是一名执法者,也经常和警察一块参与诸多水事案件的侦破处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